《悲哉行·悲哉为儒者》原文翻译

发布者:青灯问童子 时间:2024-10-13 10:54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原文翻译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悲哉行·悲哉为儒者》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

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

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肌。

手不把书卷,身不擐戎衣。二十袭封爵,门承勋戚资。

春来日日出,服御何轻肥。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

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

翻译:

永不倦于学习,只要还拥有光明。 始终握笔写作,直到手指酸痛。付出了十倍艰辛,而成功总姗姗来迟。 当谋得官位,两鬂却已斑白。命运与他又何言欢喜? 年轻力壮时穷困潦倒。当年老病残,金钱名利已无意义。豪华的朱红色门宅内,乳臭未干,青春洋溢的脸庞。 只看一眼,就有如少年白皙的肌肤。他不必像战士一样去摸爬滚打。 二十岁就承继了父业,春去春又来, 衣着轻便华衣、骑着骏马。享受着骄逸的生活 白天与赌徒、酒鬼为伴。夜晚有歌舞美人相陪 父亲留下的家。都挥霍在了饮酒享乐 最终,他穷困的只知道饮酒、唱歌、与狗马相戏。看那一坐小山,挺拔的松树下长满野草 同是鲜活的生命。一个向往高峻 一个安于卑微。其实这世间的一切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可怜的人啊 若你仍陷在这样的悲哀。

赏析: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诗歌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以儒者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为主题,深刻揭示了古代儒者在追求学问和仕途中的艰辛与无奈。诗中充满了对儒者命运的同情和悲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二、诗歌内容解析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能疲。”: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儒者命运的悲叹。儒者们为了学问和仕途,日夜勤学不辍,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

“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儒者们的学习生活。他们长时间地阅读书籍,导致眼睛几乎失明;长时间地写作,使手生出了厚茧。这些生动的描写,充分展现了儒者们的艰辛与付出。

“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这两句揭示了儒者们仕途的艰难。他们往往需要经历多次考试,才能获得一官半职;而即使成名,也往往是在晚年,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这句诗再次强调了儒者们仕途的艰辛。即使有些人最终能够官运亨通,但他们的青春和年华也已经消逝在无尽的追求中。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儒者与权贵子弟的生活境遇,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权贵子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享受到优越的生活;而儒者们即使再努力,也难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最后,诗人以“山苗与涧松,地势随高卑。古来无奈何,非君独伤悲。”作结,表达了对儒者命运的无奈和同情。他深知儒者们的艰辛和无奈,但也无力改变这一现实。

三、诗歌艺术特色

形象生动: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将儒者们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刻画得淋漓尽致。

情感真挚:诗人对儒者们的同情和悲叹溢于言表,情感真挚动人。

反思深刻:诗人不仅揭示了儒者们的艰辛和无奈,还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综上所述,《悲哉行·悲哉为儒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想的佳作。它深刻揭示了古代儒者们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