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论文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论文
导语: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以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体划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活动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部分,四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其构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全面性。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启德———学校实践性德育意义的彰显
首先,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实践的。学校德育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无论何种目标,其根本都在于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只有学生践行才是对德育目标的最好检验。同时,学校德育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担当着指导者的角色,师生相互作用,使活动真正实践化。另外,德育实践活动及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在学校德育中,关键在于将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与道德行为培养相结合。所以,学校德育本质上是实践的,它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其次,学校德育的内容是宽泛的。学校德育涵盖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等。学校德育内容的宽泛,一方面体现于德育面“宽”,即学校自身定位,另一方面体现于德育侧重点“泛”,具体来看,源于学校德育受“大德育”的影响,注重个体自我实现与社会进步的高度统一,取向于国家与社会层次,而学校德育不仅要兼顾国家与社会,更需准确定位于学生。整合宽泛的德育面与点需要将恰当的内容纳入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不断融入学校系统中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体现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同时,应多样德育并举,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发展,以实现集约化的“大德育”教育分散化、合理化,也有利于泛化的学校德育内容走向特色化。再次,学校德育的形式是多样的。近年来。为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家、社会、学校都加大了道德教育力度。德育内容的丰富决定了德育实现形式的多样,这一方面体现于学校德育课程形式的多样。传统的道德教育以学科课程为主,以传统课程为载体,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而当下选修课、必修课等以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于学校德育教学形式的多样。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学校德育的践行应以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道德教育的“育人无痕”。对道德教育的认知与践行,不仅要基于理念、内容、形式的考虑,更应从整体上重新构建学校完整的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彰显德育的教育力量。
二、立德———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结构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以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具体划分为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活动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部分,四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其构成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全面性。
(一)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一套完整的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需有清晰、准确的目标予以指引,以求突破传统学校德育模式。历次课改要求渗透道德教育的思想,不断突出德育目标与时代发展相联系的要求,突破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心理的分层局限,以实际本位的目标引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德育内容、形式与功能的层次性与全面性,德育课程改革的稳定性与变革性等,因而,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目标以“实践”为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社会科技发展现实,统筹学科知识、经验和社会,力求实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目标的深刻性与创新性。实践性德育目标大致分为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和具体分项目标三个层次,总体目标作为纲领性要义控制全局发展,分类目标依据九大内容进行分类,分项目标是基于分类目标而具体划定的层次目标。三个层次目标之间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前者对后者起导向性作用,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总体目标为:结合学校德育的过程实践与结果实践,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德育知识武装头脑,加深道德认知,并能自主参与社会活动,敢于面对道德质疑、解决道德疑惑,成为热爱祖国、有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感,逐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四有”新人和社会的强生军。由于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生动性与实践特色,所设置的目标体系力求突破时空限制,每一学龄段的目标分别从认知与技能方面螺旋上升,目标编写主权移交给施教者。在德育总体目标的指引下,依据实践性德育课程的实质内涵和具体内容要求,将实践性德育总目标进一步划分为生命教育目标、文明规范目标、基本道德品质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集体主义教育目标、劳动与社会服务目标、生态环保教育目标、创新精神目标九大分类目标体系。每一分类目标体系下设分项目标。生命教育目标分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分项发展目标;文明规范教育目标下有礼貌、礼仪、行为三个子目标;基本道德品质目标下有诚实、勇敢、勤奋、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培养的目标;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分为爱自己、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四个渐进层次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目标分知荣和明耻两个目标;集体主义目标下有服从、利益、团结合作三个子目标;劳动与社会服务目标包括劳动、志愿、服务三个目标;生态环保目标包括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生态破坏、生态环保四个层次目标;创新精神的具体分项目标为好奇、兴趣、质疑、探索四项。每一分类目标下的分项目标主要依据内容体系而划分,具体的分项目标在德育课程实践过程中依托教师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而变更,从而达到认知与技能的同步发展,给予教育者充分发挥的空间,真正做到把课程还给学校、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推陈出新以良好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其中学校文化氛围、制度背景等成为核心要素。构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内容的前提在于营建良好的校风,校风是一个学校文明的标志,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因而具有稳定性,它渗透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环节,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人文素养的形成。构建学校的实践性德育课程,基础在于由严谨的作风、务实的教风及踏实的学风所构成的良好校风。在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德育新指向,首先综合1993年和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学德育大纲》的主要内容以及现阶段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划分为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情教育、法律教育、经济教育、哲学教育、生活规范教育、自然教育和文化教育九大板块;其次结合德育课程内容呈现的非专门、自由性、潜在性等特点,确定实践性德育课程将不呈现具体课程内容,而借由德育课程主题给予学校、教师充分的扩展空间,达到德育目的。最终确定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九大主题为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学习、基本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体主义教育、劳动与社会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创新精神,并将九大主题贯穿于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中。这里的实践性并不简单意指课程以实践活动方式进行,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多维的过程实践、结果实践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不同主题之间横向联结组成学期课程,纵向构成阶段内容,不断螺旋上升。
(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活动体系
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回归到真实生活情境中,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学校实践性道德教育活动,符合新课程改革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校作为施行正式教育的场所,是联系进行零散教育的社会、家庭及个体的纽带,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活动体系是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的。个体的社会活动与交往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志愿服务将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主要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合作互动式的家校德育共同体模式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主要实践性德育活动。重视家庭伦理教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充分体现了伦理政治化、等级化特征,因而作为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应与时俱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源自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因此,自我教育是学校与个人之间的实践性德育活动之一。自我教育在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内在品质的提升,有助于个体的内外兼修。所以,志愿服务、家校共同教育与自我教育将共筑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体系。三类实践性德育课程活动的具体内容各有千秋。一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活动中所蕴含的道德意识是珍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直接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对象提供服务,还可借助学校社团人力资源网,同各个团体或单位建立合作项目,有利于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定向的形成,加深学生对道德本质的认识与了解。二是合作互动式的家校德育共同体模式。家庭是教育问题累积的温床,但家庭教育中所蕴含的爱情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礼仪规范的启蒙教育等内容是其他教育无可替代的,因而密切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共建是其奋斗目标,通过横向互助、纵向引领、外力提升等方式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增强家校合作魅力,有利于学生形成道德美感,也有利于建立高尚、纯洁的道德审美关系。三是自我教育。开展“德育综合主题活动”,以自主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特点;开展“活动性德育课程”,借鉴英国德育教育模式———“体谅模式”三阶段“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证明规则”、“你本该做什么”,将其转化为“活动性德育课程”的三部分,有利于学生通过集自我发现、自我意识、自我纠正、自我评价为一体的德育自我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参与意识、责任感、能力与素质。
(四)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学校德育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实效性与发展性。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多元化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适应于学生个性化的长效发展。所以,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立足于过程和结果,关注德育课程的静态和动态,将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划分为德育实践评价和德育课程评价两个方面。德育实践评价是渗透性和感染性的教育,是关于德育课程的动态实践部分,主要是对具体实践活动的评价,涉及活动中学生待人接物的态度、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德育课程评价是一种学校班级的常规性教育,是对课程设置、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及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的静态评价,关注了课程本身、教师和学生。德育实践评价与德育课程评价之间有交叉,所以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课程进行全面评价,力求建立以德育实践评价为主、德育课程评价为辅的学校实践性德育评价体系。不同德育主题需结合不同德育活动予以践行,德育实践评价内容涉及活动过程的始终,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与问题解决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所以,这部分评价主要借助活动记录袋和活动观察进行评定,通过学生的活动参与度、积极度、表现度等进行综合评定。德育课程评价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设置,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地区、学校和个人的需求与突出地方特色;二是德育课程方案,即校本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计划、教材等,既要符合学校办学宗旨,也要保证整个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的连贯性;三是课程实施,考察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执行情况;四是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四个不同方面的评价内容可为德育课程的顺利推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德育实践评价还是课程评价都应以德育目标为中心,坚持综合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的评价原则,将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行动评价相结合,活动中的即时评价与延后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扩大评价主体范围。学校德育课程将道德教育理论化,而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所以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体系需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动态发展的方法,激励学生生成积极持续的发展动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治德———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实现
一套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建立的目的在于发挥其教育与发展功能,实现育人目的。“治德”力求综合化上层管理,结合校本课程的理念,突破形式化与教材化的德育课程内容,将陶行知所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密切融入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的实现环节中。
(一)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化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在于协调德育组织之间、德育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完成德育目标的同时增强德育的实效,是整个德育工作的指挥系统,具有协调、组织、实施及评价管理的'职能,也是使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需要规范化的章程予以保证,以彰显其内外双修的本质。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应注重科学化、制度化的透明化、公开化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者有制可循、有章可遵、有据可依、有理可评。要达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管理上行下效的目标,必须有一套有力的课程管理系统予以保证。首先要有健全的领导体制,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家庭、社会德育网络。学校领导者要有优秀的品质、丰富的学识、扎实的能力、灵活的教育技巧等才能成为管理的核心群体,引领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其次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综合网络化管理和责任管理,明确规定人员构成及清晰的责任分工;继续推行“德育学分制”管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将一系列德育目标具体化与详细化,德育行为、德育活动可量化与学分化,用相关数据反映学校的具体德育要求。“德育学分制”不仅有利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及时监控调整,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
(二)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实践的生活化
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形成是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个体被给予充分的活动与发展自由,并进行感知、体验、学习和改进,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学生置身于道德情境,经历道德考验,框架性的德育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生动地内化为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课程实践的生活化,一方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准则与道德规范发挥其实效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落实新课程改革对乡土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改编与创生出更多因地制宜的学校德育课程;同时,还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天性,使教育回归自然,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的生活化,也是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响应现代德育发展的新方向,德育将成为一种体验性德育、探究性德育和生活化的德育。首先,课程资源是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保障,需要构建贴近生活的德育课程资源体系,深入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素材,将地区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状态;其次,课程设置走向乡土化、多样化与个性化,学校自主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乡土德育,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经验或积累,寻找其“最近发展区”,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认识和了解所出生和成长的乡土环境,增进其对家乡的认知,提高情感认同度;
最后,依托社会生活,利用学校的社团组织或兴趣小组,将教材内容延伸至生活,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最终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稳定的道德行为。
(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的学习化
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的学习化,涵盖学习和受教育的平等性,那么,在德育课程评价中,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评价主体,享有平等的教育和行使人权的机会,能充分发挥个体的社会价值。平等性和公正性符合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也是课程评价走向学习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走向学习化具有时空的开放性特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性学习的实现首先在于从空间上打破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垄断性地位,与社会形成关系链,保证学生有宽泛的受教育空间和评价空间。同时,还可以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提供现实条件。学习化评价的取向使道德教育从静态的书本知识走入生动的生活,对德育课程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学习化评价的实现在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差异性特征,其根本在于把握德育课程学习化评价中的平等性、开放性和发展性。
第一,平等的评价主体地位。要进行联合评价,壮大第三方评价的力量。
第二,生活化和开放化的实践性德育课程。采用生活化的评价手段更能保证公平、公正和开放,在时间向度上适当增加对学生道德评价的时长、频率、时段、范围,同时将学生的实际行动与相应的道德规范联系起来,在具体的日常表现中形成德育素质考核成绩。
第三,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个体,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个体纳入评价范畴需充分考虑阶段性的人格特征,此外,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方式特征,这就要求评价应契合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伴随不同教育时期学生的活动,从以“游戏”为主到以“学习”为主,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在满足学生多样学习需求的同时,注重横向与纵向评价相结合。无论是社会、学校、个体都处于变化发展中,学校德育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更背负着社会希望,兼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于一身,因此,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评价以学习化为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