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论文

发布者:上下求索 时间:2023-3-14 00:35

动画电影论文

现如今,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动画电影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画电影论文

动画电影论文1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电影营销对象在获取动画电影信息方面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而动画电影营销主体也能凭借细分受众以及Solomo营销模式,提升动画电影营销成效。在此背景下,我国动画电影营销工作者要树立受众导向意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大力挖掘新媒体的传播潜力,重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确保动画电影营销工作能够与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信息传播规律实现良好对接,继而实现动画电影营销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电影;营销策略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动画电影营销工作所面临的信息传播环境。在此背景下,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要对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信息传播规律做出研究,抓住新媒体为动画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只有如此,动画电影营销工作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一、新媒体为动画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

1.受众主动性的强化有利于降低营销成本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单向传播转变为信息的双向传播,新媒体用户不仅可以对多元化信息获取渠道进行自主选择,而且能够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当中。例如,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寻找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而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传播过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即以受众为中心以及以受众需求为导向。这两个特点为实现信息的精准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动画电影营销信息的传播来看,当新媒体用户得到与动画电影相关的信息并对动画电影产生兴趣之后,就会选择使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中的搜索引擎,对动画电影进行搜索,继而产生观影欲望与观影行为。从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对动画电影营销的价值来看,依托传统大众媒体开展的动画电影营销活动,不仅要投入较大的.广告成本,而且要以获得良好的营销成效为出发点,开展大范围信息传播。而依托于新媒体开展的动画电影营销活动,则能在广告投入方面节省大量资源,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动画电影信息传播的精准度。当然,虽然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主动性的强化为动画电影营销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营销主体不能只是被动等待受众搜索与动画电影相关的信息,而应当做到投其所好、主动出击。只有如此,动画电影才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2.受众市场的细分为营销定位提供助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电影营销主体所开展的受众市场细分工作有了数据作为支撑。当新媒体用户使用新媒体时,新媒体能够记录用户的信息浏览行为,这些数据对于了解新媒体用户的信息获取偏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新媒体用户的行为数据做出深入挖掘与分析,通过准确掌握不同新媒体用户群体在信息接收行为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定位工作以及营销内容与营销策略的设计工作。具体而言,动画电影营销主体依托新媒体平台中的数据开展受众市场细分工作,能够提升动画电影营销工作的针对性,为差异化营销提供依据。应针对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使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打动潜在观影者。

3.Solomo营销模式能够提升营销效果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面,新媒体用户掌握着信息获取的主动权,这让受众信息需求导向成了动画电影营销工作者开展营销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呈现出更强的自由度,即新媒体用户不仅能够接触到与动画电影相关的正面信息,也能够接触到与动画电影相关的负面信息,这些信息都会影响新媒体用户对动画电影作品的判断。在此背景下,依托动画电影首映活动、营销炒作、自我推介等传统营销方式所开展的营销工作,已经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动画电影营销工作中探索新的营销思维、新的营销方式,推动动画电影营销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Solomo营销模式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与信息传播规律,而且体现了前瞻性的特征。Solomo营销模式指的是社会化、本地化、移动化的新型市场营销模式。其中,社会化主要体现为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要重视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互动媒体开展营销活动;本地化主要体现为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要依托定位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过“位置服务+手机应用”等方式,为潜在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移动化则主要体现为动画电影营销主体可以使用平板、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营销工作,从而提升营销信息传播以及营销信息获取的效果。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要清楚认识到新媒体为动画电影营销工作带来的变革,并不断推动动画电影营销模式的创新,从而确保动画电影信息传播能够在新媒体平台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升动画电影营销工作的成效。

二、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电影营销策略

1.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升营销有效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要树立受众需求导向理念,在充分了解受众信息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受众定位。只有如此,动画电影营销主体所开展的营销工作,才能够拉近其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并获得良好的营销成效。在此过程中,新媒体体现了多元化优势,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是确保动画电影营销工作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重要基础。

2.大力挖掘新媒体传播潜力,开展全媒体营销

新媒体平台凭借多元化的信息呈现形式,使动画电影营销信息传播呈现全景式、立体化的特点,这对于增强动画电影营销内容的表现力与吸引力有重要意义。因此,重视大力挖掘新媒体的传播潜力并开展全媒体营销,是动画电影营销主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在挖掘新媒体传播潜力、开展全媒体营销的过程中,动画电影营销主体不仅要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而且要重视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展有效的跨平台传播,从而让动画电影营销展现线上线下互动以及线上多平台互动的特征。

3.重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打造电影口碑与品牌

虽然“意见领袖”这一角色在传统信息传播环境中就已经出现,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的影响范围与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动画电影营销工作中,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开展营销活动是口碑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传统的广告营销、公关新闻稿营销等相比,这种营销策略更有说服优势与成本优势。因此,动画电影营销主体要重视发挥各个新媒体平台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优势,从而为动画电影口碑效应、品牌价值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在发挥意见领袖影响力优势开展营销的过程中,动画电影营销主体可以在动画电影上映之前,邀请动画电影领域中的专业人士以及各大知名电影网站中的影评人观看动画电影,通过他们发出的舆论,提升动画电影信息的传播力与营销力。他们对动画电影作品的评价,对于其粉丝群体对动画电影作品的看法乃至观影欲望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将这种低成本、高成效的方式运用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动画电影营销工作当中,对于打造动画电影作品良好的口碑与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动画电影营销对象在获取动画电影信息方面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而动画电影营销主体也能凭借细分受众以及Solomo营销模式,为动画电影营销成效的提升提供助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动画电影营销工作者要树立受众导向意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大力挖掘新媒体的传播潜力,重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确保动画电影营销工作能够与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信息传播规律实现良好对接,继而实现动画电影营销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①张涛:《新媒体语境下电影营销传播创新》,《中国报业》20xx年第24期。

②刘毅菲、刘山河:《网络传媒对电影营销效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新闻战线》20xx年第2期。

③刘艺璇:《浅析动画电影营销策略》,《戏剧之家》20xx年第16期。

④肖代柏、边恒然:《互联网时代动画电影营销转向探索》,《电影评介》20xx年第4期。

动画电影论文2

摘要: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和漫画家,从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再到后来与高畑勋合作开办吉卜力工作室,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从早期的《熊猫家族》、《幽灵公主》,再到他的封笔之作《起风了》,部部脍炙人口,打动人心,充满着宫崎骏的人文情怀与思想。20xx年8月,宫崎骏被美国电影艺术科学学院宣布授予其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位被迪士尼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的动画大师之所以可以获得这一电影界的至高荣誉,不仅仅是因为清新自然的“宫崎式”画风,与久石让默契的音乐合作,更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宫崎式”思想。宫崎骏在自己的作品中所要传达的不仅仅是环境保护,而是人究竟应该怎样和自然相处。

关键词:宫崎骏;日本动画;人与自然关系

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之一,日本动漫同时也具有极强烈的民族特色。著名的日本动画家手冢治虫曾经把战后日本的动漫分为了六个阶段,记录了动漫在日本社会中不断提高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在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细化期后,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日本的第三大产业,与美国成为了不相上下的动漫强国。在被手冢治虫分为六个阶段的日本动画时期中,宫崎骏被人熟知在日本动漫的成熟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大批出现的科幻机械类动画片,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有大量的动画师从事此类的动画制作,而同时期开始崭露头角的宫崎骏却走出了另外一条风格的路。他的作品有着清新自然的画风、温暖人心的故事、充满深思的寓意等,这些都使他别具一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宫崎式风格”,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宫崎迷”,而宫崎骏本人也成为了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他的影片思想总能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这也是宫崎骏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奠定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地位的作品是1984年的《风之谷》,而真正让宫崎骏走向世界的是宫崎骏20xx年的作品《千与千寻》。这部宣扬人性莫要贪婪的影片在上映后获得了三百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二十亿元,并且还获得了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可谓口碑与票房齐飞。正是这部宫崎骏的巅峰之作将其带入了世界,并且有许多人开始探讨宫崎骏在电影中所蕴含的思想与内涵。

一、宫崎骏创作风格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

如果想要探讨并深入了解宫崎骏动画电影里蕴含的思想与内涵,那么不得不提他的创作风格与创作理念。而在日本动画进入成熟期后,使宫崎骏能够在众多漫画师中脱颖而出的就是他当时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在日本大量涌现科幻机械类动画片时,宫崎骏清新、自然、唯美的作品风格如一阵清新的风吹入了日本动画界。看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即使场景、人物乍看从没见过,像无脸男、汤婆婆,却不会感到突兀。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故事就这样娓娓道来,似乎没有高潮迭起,却依然使人不忍弃之。在宫崎骏的作品里,有现代的城市,如《听见涛声》;有日本的传统建筑,如《起风了》;有许多日本的神迹,如《千与千寻》;也有他自己比较中意的欧洲小镇,如《魔女宅急便》等等。而在人物设置上,宫崎骏把自己最想表达的品质突出在每一个人物的身上。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在进行人物设置时把千寻设置成为了一个性格怯懦、做事慢慢吞吞、不漂亮的小女孩,但这却是最符合一个普通的日本十岁小女孩的样子。当我们看到千寻时,也许最初会觉得她有点怯懦,可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时,谁又不是这样呢?千寻最后让我们看到的不正是她的坚强与善良吗?记得初看《千与千寻》的时候,我甚至在千寻的身上看到了简.爱的影子。其实,试想一下,宫崎骏如此细腻地将自己的理想与感情融入进自己所设置的人物里,观众们又怎会有不喜欢的道理呢?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即使是有些奇怪。正如《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和巨婴,环境的污染导致巨婴的出现,不正是在警告着人们吗?

二、宫崎骏创作理念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

一直以来,宫崎骏都在用自己的作品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女权问题、和平问题等等。宫崎骏生活在战后的日本,战争给宫崎骏带来的记忆深深地印刻在他的作品中。对于战争,给宫崎骏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太平洋战争末期,1945年的7月12日,宇都宫遭遇空袭,整个城市的百分之六十五被毁,目睹大空袭的宫崎骏,后来将回忆画成了《天空之城》的烈火焚城。废墟和战火也成为了他作品中的重要场景,在《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频频出现。1而对于从《风之谷》起,宫崎骏笔下的人物都喜欢救助弱小则是因为在那次大空袭中,在他们逃亡的路上,宫崎骏亲眼目睹了父亲和伯父拒绝给一位妇女提供帮助的这件事。在关于战争的这个题材上,宫崎骏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刻意渲染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但却依然可以使人感受到战争所遗留下来的痛苦与创伤。正如《起风了》,这部作品是典型的二战题材,作品里传达了对自己父辈那种纠结的情感,但这部作品却依然是典型的“宫崎式”风格,这是一部在二战中诞生的清新唯美的成年人的纯爱之作,在战争中穿插着爱情,穿插着崛越二郎的梦想还有女主人公的坚贞与倔强,就像那句宫崎骏与我们共勉的`话一样: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在所有宫崎骏所关心的问题中,有一个是出现过许多次并且被很多学者研究过的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很多人简化地将其概括为环保问题,恐怕并不是这样的。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有一部口碑很高的作品——《龙猫》,在这部影片中,龙猫这种生物生活在照叶树林里。而“照叶树林文化”指的就是在日本新石器时代,又称为绳文时代,居住在照叶树林带中的绳文人与自然一起生活,拥有跨地域、跨语言的共通文化,也就是“照叶树林文化”。从此以后,照叶树林文化就深深地埋进了宫崎骏的作品中,正如前面提到的《龙猫》。而在另一部作品《风之谷》中,也出现了照叶树林。在《风之谷》中,宫崎骏以工业文明全面崩塌的一千年后为背景,创造了“腐海”这个独特的照叶树林生态体系。在腐海中央挺立的,正是一棵具有顽强再生能力的常绿阔叶乔木-楠树。这一设想来自照叶树林文化中的“镇守森林”崇拜习俗,即人类生存的家园由一棵巨大的“世界树”保护。2所以,如果将宫崎骏在动画电影中所表达出来的人与自然关系仅仅概括为环保问题的话就会太片面了。宫崎骏的自然理念不仅表现在植物上,还体现在许多生物形象上。例如《千与千寻》中的白龙原是现实世界的,然而随着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失去栖身之所,不得不到另一个世界去。自然孕育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如果人类继续破坏自然环境,那个世界里的神仙妖怪便会随着神秘隧道来到人间报复,将是巨大的灾难。3至此,宫崎骏不认可自己在别人眼中仅仅是将自己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关系仅看作是环保问题。对于人类和自然,他认为两者都没有错,人类需要科技,需要能量,而同时,自然本身又是残忍的,只一味地保护也许会有相反的效果,因为自然的力量会战胜一切文明。

三、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中国动漫产业起步很早,并且有过辉煌的时期,出现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动画作品,例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这些动画片之所以在当时会引起轰动,就是因为它们都在动画片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优良传统。例如《大闹天宫》,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较精彩的一段。而《小蝌蚪找妈妈》更是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水墨画,这是真正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技术,将水墨画的技术与二维动态的动画片结合在一起,当动画片在电视机上播放时似乎也可以隐约闻到水墨的香味,这正是真正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味道。近几年我国的动画片,随着技术的进步使画面的清晰度等方面得到不小的改善,但内容却越来越“幼稚”,教育意义也较淡薄。制作技术发展迅速时发展动漫产业首先要注重的是受众市场的定位,不仅仅是儿童与青少年,动漫不仅仅只属于年轻阶层。倘若将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富于人文思考的动漫也能争取到成年人市场,也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内容。

动画电影论文3

[摘要]中国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华夏民族在历史演变、沉淀和发展中的艺术文化,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中国传统皮影戏、木偶戏、水墨画等传统民间美术形态,均可为当下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海量的内容题材与视觉元素。通过传统民间美术相关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国产动画电影作品的内容及视觉表现形态,可有效增强国产动画电影的欣赏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动画电影赏析论文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如《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等具有较高艺术性及思想性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动画电影作品风格均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作品呈现出的共同特性就是对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充分借鉴,这一共性造就了中国动画的繁荣。[1]本文通过剖析我国早期优秀动画作品成功的原因,对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作品中对民间传统美术元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未来国产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谓国产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相继问世,其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以及美学意义等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此时中国动画与美日动画竞相媲美、难分上下。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有机结合,演绎并传承民间美术元素,最终形成我国独特的动画艺术风格。但随着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外艺术观念、思潮的不断涌入,国产动画电影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是由于本土民间美术元素的缺失导致其逐渐丧失了民族语境的主导。因此,民族动画风格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并应用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发扬我国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中华民族为我们积累了丰厚的艺术瑰宝,应借助动画电影将我国民间传统美术元素进行应用并发扬光大,通过电影这个载体传播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推动国产动画行业健康发展。

二、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解析

民间美术是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或民俗、民风中流行起来的艺术。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视觉图像及符号载体,其使用与功能完全融合在民间习俗与日常生活之中,显然已成为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标志。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经时间的沉淀及民间艺术家的应用实践,积累了较多的样式,如彩陶、石雕、年画、版画等,民间美术品类多样且内涵丰富。民间美术造型独特、语言鲜明且表达方式丰富,可展现浓烈的民族情怀及质朴的审美观念,是我们珍贵的文化瑰宝。民间美术造型展现出民族文化典型的视觉形象,其造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抽象、夸张、概括、稚拙等,装饰性极强。表现多以动物、花鸟、人物、文字等形态表达特定谚语或神话故事,借助谐音、象征、借喻等表现手法,传递出对于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中国民间美术审美形式独特,可为动画电影提供创作素材与灵感,发挥国产电影的表现力,提高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水准。

三、国产动画电影中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

民间美术元素的表现形式及种类较多,但目前应用民间美术元素的作品大多属于简单的拿来主义,缺少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形式的精神传承。使用民间美术元素时不能只是简单的抄袭,而应该通过研究分析其造型精髓,通过与作品结合进行凝练升华,制作出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作品,延续传统民间美术文化。[2]

(一)民间美术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人物造型设计是一部动画电影的基础,决定了该作品的整体风格及显著特征。动画电影是否能有效吸引观众的关注,主要取决于人物造型的设计。国产经典动画电影中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借助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特色,如皮影艺术、剪纸艺术等美术形象,结合创作者自身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应用,塑造出夸张并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例如,《猪八戒吃西瓜》中主要应用了皮影艺术及民间剪纸艺术,相对注重对人物形象服饰细节的刻画,开辟了我国剪纸类型动画的发展道路。[3]《葫芦娃》中的葫芦兄弟,均是以中国年画娃娃为造型特征进行设计的,均拥有肥硕丰满的身材,头大身子小、手脚粗壮,且整体形象轮廓线条均饱满圆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表现形式上追求日本化及美国化,缺少对传统美术元素的深入挖掘与应用,较少出现可真正代表“中国元素”的人物角色。因此,国产动画电影应结合当下审美新需求而不断进行创新,保持作品中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及传承,致力民族特色动画形象的塑造。

(二)民间美术元素在电影色彩运用中的传承

电影色彩是电影丰富画面、刻画形象、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主要手段。因此,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必须具有独特鲜明的色彩风格。民间美术的色彩配色大胆而夸张,可在角色与场景设计中加以应用,以增加作品的民族风格与感染力。例如,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上衣为鹅黄色,短裙为腰束款式虎皮花纹,红色的裤子,足穿黑色靴子,系翠绿色围巾,其整体打扮具有明显的`中国风味。[4]在设计孙悟空的面部时借助了京剧中脸谱的用色,形象较为夸张,富有人物特征,容易被人们熟记。动画场景中的南天门、花果山等布景均表现出我国青山绿水的色彩体系。《哪吒闹海》中的人物着装多选择红、绿、黑、白、青等颜色搭配,主要应用的是民间传统年画色彩。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凸显了艺术自身文化的本性,民间色彩应用多为艳丽、明快、热烈的颜色,不仅追求强烈的视觉对比,还讲究画面的协调统一。

(三)民间美术元素在电影构图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民间绘画的构图讲究主次分明、完整饱满,并具有强烈的装饰感,在动画电影创作中都可进行借鉴。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是参照齐白石绘画制作而成的水墨形式动画作品,其画面构图均按照国画构图要求,计白当黑并以散点透视构图法则将鲜花、荷叶、水草、青蛙等进行展现,近景及远景均随着小蝌蚪移动而产生变化,将小蝌蚪生动可爱的特征描绘出来,画面具有较强的动感及国画美感。[5]《宝莲灯》中场景的构图主要借鉴了我国青绿山水绘画中的构图方法,装饰性较强且具有国画意境美。由此可以看出,对传统民间美术元素的应用不能简单浮于表面,应从剧本策划、人物设定到技术表现,借助科技手段展现民族文化价值与民族审美特征,使作品带有强烈的中国烙印。

四、结语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在,而传统民间美术元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形式与灵魂。中国动画艺术只有将自身根植于取之不尽的浩瀚的传统民间美术元素之中,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创新发展。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在精神生活中对于艺术的文化认同与审美也越来越强烈。动画电影是当下人们艺术生活中审美的重要对象,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在促进中国文化市场繁荣的同时达成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重大转型的过程中,动画电影创作必须将传统民族元素融入其中,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张璐琪.国产动画电影的文化艺术探析———以《大闹天宫》为例[J].大舞台,20xx(01).

[2]王星儒.国产动画传统美学风格及文化探源[J].电影文学,20xx(21).

[3]张启忠.国产动画“民族化”的“愿”与“能”———“十七年”动画电影“民族化”的历史回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xx(12).

[4]徐坤.“中国学派”动画的内涵建构———以传统戏曲对动画的影响为例[J].当代电影,20xx(10).

[5]傅琪.《大鱼海棠》:新世纪“民族动画”复兴的迷思[J].艺术评论,20xx(09).

动画电影论文4

梦工厂推出的系列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观众塑造出了熊猫阿宝这一得到广泛认可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为人们一窥美国动画电影采用的叙事模式提供了一个较具代表性的范例。

一、叙事中的必要元素

动画电影具备其他影视产品作为视听艺术的一般特征,但是它又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现,即虚拟意义。[1]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叙事模式,在任何一部动画电影中,一个清晰、完整且富有意趣的世界观和一部分极富魅力,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画电影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就世界观而言,世界观是整部电影叙事的基础,它决定了银幕之上这个世界的运营模式以及身处其中的角色们的行为准则。[2]而《功夫熊猫》系列便在打造世界观上做得较为完善,能够较好地平衡想象与现实二者的关系,使整个虚拟世界之中有多个情节的生发点,这也是该系列电影在《功夫熊猫1》(Kung Fu Panda,2008)凭借当年北京奥运会举行以及武术被列入奥运特色项目的助力大获成功之后,能够在失去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创作的原因。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地,山清水秀的和平谷中居住着大量动物居民,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兔子与猪,他们代表了一般民众。

而鸭子则自称“血管里流着面汤”经营饮食业。他们数量虽多,但是体形上都显得较为弱小,身怀武功者则是较为罕见但是体形彪悍的动物,且他们一般都与中国武术之中的某些功夫有关,如“愤怒五侠”中的螳螂、蛇、猿猴、仙鹤等,也正因如此,阿宝才会感慨自己“没有利爪,没有翅膀,没有毒牙,甚至没有螳螂的那个前臂”。而当阿宝投入浣熊师父门下后,有关武术的诸多细节也被设计得比较到位,如全身遍布铁齿的狼头桩、沙袋、不倒翁,阿宝与浣熊师父用筷子在餐桌上斗法,浣熊师父见到乌龟大师时一掌熄灭蜡烛,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乃至西方观众并不陌生的元素,影片的叙事也因此而令人感到自然真切。

其次,就角色而言,与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电影在塑造角色上无疑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动画人不仅可以赋予角色夸张的外形与动作,还能够增加角色的社会属性,从而将角色的内在性格与观众所接收到的外在视觉表现有机结合,通过具有差异化的人物群像来使叙事更为灵活。以《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2011)为例,大反派沈王爷被设置为一只白色孔雀,这一形象无疑是从外在视觉表现上将孔雀的鲜亮羽毛与沈王爷衣着华丽,孔雀昂首挺胸的外形与沈王爷用自信来掩饰自卑的特点结合起来,同时主创又在这一基础上深化了沈王爷的内在性格。沈王爷是一对蓝孔雀夫妇的儿子,有着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长大之后变得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阴险诡诈,与熊猫阿宝作为毛茸茸的哺乳动物笨手笨脚,善良纯真的设定形成鲜明对比。当动画人在影片的世界观与人物角色上做足功夫之后,叙事的局面也就得以打开。

二、叙事中的独立性与连贯性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叙事采用了一个系列电影惯常使用的模式,即兼顾电影的独立性与连贯性,每一部电影都可以视作一个较为独立的故事,但是就目前出品的三部电影而言,它们的情节又有互相呼应之处,这一叙事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消费时代下电影的制造、传播特征。电影的生产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与人力的集体化投入,其价值需要进入流通渠道后,通过观众的广泛参与,以资金的回收来实现。其独立性保证了其后续电影能够对未看过前作的观众依然有吸引力和讨论空间,并且片厂能够根据电影的票房收入来决定是否开始再生产,这一点对于耗资尤其巨大的动画电影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连贯性则有如下优势:首先它有助于电影成为一个突出的品牌,在每年不断涌现的大量动画电影之中脱颖而出;其次,它有利于培养观众对情节的好奇并最终产生对该系列的情结,能够吸引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走入影院。一言以蔽之,同时具备独立性与连贯性能够保证电影在尽量不流失旧有观众的前提下又不断扩展自己的新市场。

以独立性而言,《功夫熊猫》系列每一部都有一个关键的危机性事件,每一事件的起因、发起事件的反派各不相同,而相同的便是主人公阿宝都是扭转这一事件的关键人物,但是阿宝在每一次危机性事件之中获得的感悟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一次危机性事件都有其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问题最后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观众完全是可以单独对其进行赏析的。《功夫熊猫1》中的危机性事件为浣熊大师曾经的叛徒豹子大龙越狱出逃,觊觎《龙之卷轴》,狂暴嗜血的他危及江湖,连浣熊大师都被他打倒。而心宽体胖,武功基础为零的阿宝则需要在短时间内战胜大龙。

这一次事件得到解决后,阿宝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在《功夫熊猫2》中,危机性事件则由希望能够统治世界的白孔雀沈王爷造成,与大龙只是个人孔武有力不同,沈王爷则坐拥财富,精通科技,他先是派人来和平谷抢走大家的金属材料,然后是用这些材料铸就大炮等武器准备称霸全中国,并绑架了多位武林高手。故事依然以阿宝挫败沈王爷结束,阿宝在这次胜利之后收获的是战胜自己内心恐惧的经历。而《功夫熊猫3》(Kung Fu Panda 3,2016)的主线则是五百岁的反派,对“气”有着扭曲追求的天煞越狱,阿宝为了打败天煞而不得不修习气功,但是他最终最大的收获却并非武功,而是认祖归宗,并且领悟到了“做自己”的意义。

促成这一系列连贯性的则主要为阿宝的身世之谜。实际上早在第一部中,梦工厂就为后续情节埋下了伏笔。如观众备感疑惑的为何阿宝的父亲竟然是一只鸭子,两人无论是在外表抑或是人生旨趣上都大相径庭,这种设置也为电影增添了不少幽默元素。如身高体胖的阿宝真情涌动之下拥抱瘦小的鸭子父亲时给观众的“别扭”感。

在《功夫熊猫》的世界观之中,阿宝显然不可能是鸭子父亲的亲生儿子,片中已经明确展现给观众兔子的孩子依然是兔子,猪的后代也只能是猪。在第一部中,鸭子父亲就在期盼着阿宝梦中出现的是面条,从而能够子承父业,老老实实地继续经营他们的小吃店。然而阿宝梦见的却是功夫,这唯一的解释便是在阿宝的体内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功夫基因,因此他的人生注定不属于汤汁。而阿宝尽管看似愚钝,并且与鸭子父亲的关系极为亲密,但还是问过鸭子父亲为什么自己和他长得一点也不像。

但是鸭子父亲并没有在第一部揭开这一谜底。《功夫熊猫2》中则通过鸭子父亲的回忆让观众明白了鸭子父亲收养无父无母的阿宝的过程,原来当年阿宝的父母是因为被人追杀而与阿宝失散的。《功夫熊猫3》中,前来和平谷寻找儿子的熊猫李山出现,他们成为和平谷中仅有的两只熊猫,原来李山就是阿宝的生父。随后李山带阿宝去了神秘的熊猫村,阿宝由此不仅确认了自己的来历,还找到了离散的、跟他一样爱吃爱玩的同胞们。三部电影分别担负着设谜、解谜与让真相水落石出的不同任务。可以说,叙事上的独立性与连贯性如同自行车上的前后轮,共同驱动着《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商业性道路上的前行。三、叙事的套路与细节填充

俄国学者、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普罗普在对一百多个童话故事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神奇叙事公式”以及“31功能理论”,他所提出的'这些叙事套路反映出了人们意识之中根深蒂固的叙事心理。[3]因此,无论是在文学抑或是电影创作中,尽管不同的叙事在价值理念、原型映射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在叙事套路上往往都是不谋而合的。

《功夫熊猫》系列最为重要的叙事套路,便是成长主题的反复使用并对阿宝的成长进行了深化。对于面向成人与儿童的动画电影来说,成长主题是具备普适性的。弗洛伊德曾指出,由于生活过于艰难,人们为了忍受生活而不得不采取了多种缓冲措施,如转移注意力或寻找能够使人陶醉之物,从而麻木生活带来的痛苦。而成长主题叙事套路一般为主人公出身平凡,甚至带有缺陷,但是他有着某类正面品质,如善良、坚持,对于某事物的强烈热爱等,随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在接受友方角色的帮助、鼓励的同时,又遭遇着敌方角色或命运带来的种种阻碍甚至困厄。但是,最终主人公一般都能够战胜困难,取得带有励志色彩的成功,叙事以大团圆结局告终。

这一叙事套路是非常容易对观众产生移情作用的。“我对一个感性对象的知觉直接转移地引起我身上要发生的某种特殊心理活动的倾向,由于一种本能(这是无法再进一步分析的),这种知觉和这种心理活动二者形成一个不可分裂的活动……对这个关系的意识就是对一个对象所生的快感的意识,必以对那对象的知觉为先决条件。这就是移情作用。”[4]首先主人公不起眼的出身能够迅速拉近他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且这种对于观众的吸引是跨越种族与文化背景的。而当阿宝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强敌时,观众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在现实中生存时所遭遇的种种逆境以及自己不得不咬牙坚持的记忆。最后阿宝获得的美妙成功则顺理成章地成为观众对于自己也能够奋斗成功的期待。

以《功夫熊猫1》为例,其中的阿宝给人以憨态可掬的形象,虽然他是一个功夫迷,但其肥胖的外表以及店小二的出身与人们印象之中的“武林高手”有着不小的差距,阿宝甚至还带有好吃、懒惰等不利于成功的缺点。他被乌龟大师选上成为神龙大侠的候选人更像是一个意外,而在被浣熊师父收入门下之后,他更是处处比不上同门的悍娇虎等人。但是阿宝并没有在严酷的训练之中退缩,而是坚定信念跟随浣熊师父,甚至他好吃的缺点都被转化为刺激自己不断进步的优点,甚至发明了“面条护身术”“肚腩凸击”等悍娇虎等人都使不出来的招数。最后他的成功则体现在打败了大龙,捍卫了和平,成为人人敬仰的神龙大侠之上。可以说,熊猫阿宝的成长奋斗历程是梦工厂给陷入麻木和压抑的当代人开出的一剂药方。

而在一部电影已经有了基本的逻辑与叙事框架之后,故事完成的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模型,电影仍然需要补充大量鲜活有趣的细节来使整个故事富有血肉并使叙事形成节拍。这些细节的填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叙事段落前后之间的逻辑要通畅;二是细节本身要足够精彩,为整个故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添砖加瓦。以《功夫熊猫3》为例,电影中阿宝回到熊猫村以后,终于能够见到自己的同胞。为了加深与大家的感情,同时也为了大家能够保护自己,身为神龙大侠的他开始教大大小小的熊猫们武功,让熊猫们能够以游击战的方式团结起来抵御强敌。而最终阿宝能击败天煞也正是得益于熊猫们的帮助。这里的细节不仅满足了叙事的情节线,还满足了叙事的情感线,即熊猫们帮助阿宝化解了危机,同时阿宝的形象也因为这一教学行为而变得更加可亲,观众也能从一直处于“被别人教”状态的阿宝到“教别人”的转变体会到阿宝的成长。

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不难看出,以梦工厂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人们已经建构起了商业语境之下较为理想的动画长片叙事模式,在给观众带来视听方面的娱乐时,又以其较为完善,既具内涵又不失奇趣的叙事获取着观众的口碑。

动画电影论文5

摘要:目前,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各大制作公司纷纷跃跃欲试。然而,在动画产业蓬勃发展之时,我们也要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中国的动画产业几经坎坷,走到如今实属不易,从最初的单一电视行业发展到如今电影、电视双向发展,是一种进步和延伸。但就目前的大环境看,我国的动画电影面临着瓶颈,具体体现在动画电影的美术造型方面。

关键词:动画电影 美术造型 设计 民族

动画电影的美术造型设计是全方位的,包括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角色服饰的造型设计、动画场景的造型设计等。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绘画艺术样式多样,造型形式丰富,为影视动画造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样式,艺术工作者可以基于此进行深度的创作和加工。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本土动画造型样式和艺术风格,如油画之于俄罗斯动画造型风格,中国水墨画之于中国动画造型风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国的动画电影应更加着力于摆脱对好莱坞或其他地区动画造型的模仿,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影视动画造型风格。

一、造型设计创新,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

每一部动画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发行,都有其所针对的受众群体,要做到让观众买账,就必然要迎合当下时代的需求。针对当下受众的审美趣味,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资源和灵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源于生活,动画美术造型设计者需要用心观察生活的点滴,了解当下的时代需求,获取创作灵感。动画影视的受众群体具有低龄化、年轻化的特点,这就需要设计者有针对性地迎合受众的审美需要,创作出具有艺术美、情境美的动画场景,探求当下现实,挖掘青少年的审美趣味,以当下青少年的生活原型、成长原型、审美原型为基础,进行更进一步的艺术加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化强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入探索具有民族符号意义的文化是当下美术造型设计艺术发展动力之所在。如何将这些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好,并运用于动画造型创造,是发展中国当代动画产业的一大课题,也需要设计者深入民间,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在现实中迸发出创作的灵感。

二、开发民族化的动画形象,将民族与时代特

征融入动画美术造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绘画艺术发展之路各有不同,各有所长,这就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造型风格的不同,因此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而我国艺术在发展历程中更是有独具特色之处,尤其是我国水墨画的美术造型形式颇为独特。在我国动画影视美术造型上,也融入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水墨画,并成功创作完成了《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等多部优秀作品。然而,在回顾我国影视动画美术造型成功之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动画作品产量较大,但动画产业的收益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我国动画美术造型缺乏特色。要开发民族化的动画形象,设计者应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出发,深入民间,了解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精华并结合当下的时尚元素,将二者融入动画美术造型,以此创造出真正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我国早期的动画作品是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它们在美术造型上充分借鉴水墨画、剪纸、皮影等民族性很强的造型语言,但综观我国当下的动画产品可以发现,这些成功的造型形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美术造型师如何能将之转化成动画形象,使传统的`本土符号转化成一种能够为当代受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还需要动画美术造型设计者深入地探究。

三、将高科技充分运用到影视动画美术造型设计中

动画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今电脑技术对电影动画美术造型设计的影响之深更是前所未有的。电脑技术在动画造型上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动画美术造型的形式,使动画电影美术造型呈现简单化、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国内的动画美术造型领域面临的问题,是有资历、有经验的老一批美术造型师已逐渐退出动画创作一线,大多身居二线,而新一批动画美术造型工作者往往知识储备不够、经验不足、美学素养不深。一些美术造型师有着纯熟的美术绘画技巧,但对电脑软件应用一窍不通,或者对电脑软件的运用炉火纯青,但偏偏又对绘画艺术不甚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动画产业发展模式有待完善。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新一代的动画造型设计者充分运用当前的有利形势加以发扬光大,动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的推动。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引领动画产业的新格局、新形势,只有顺应这种时代需要,使动画造型设计满足时代的需求,才能创造出具有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的动画造型形象,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动画电影论文6

摘要:中国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如,中国的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感官视听化艺术,将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穷的含义,运用合理的情感因素展现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使人们产生对生命的感悟。中国动画电影采用和谐、共生的方式综合处理色彩、线条、形态等方面,从而展现趣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关键词:和;中国美学;中国动画电影

中国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美学的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它注重情感生命的真实和“天人合一”的整体美。如,中国动画电影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视听艺术,利用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穷的含义,运用合理的情感因素展现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使人们产生对生命的感悟。中国动画电影采用和谐、共生的方式综合处理色彩、线条、形态等方面,从而展现趣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该文通过“和”的三大原则,分析和谐美学思想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一、美学思想下的和谐

和谐,作为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核心,有着不同的观念形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常用‘和’、‘中和’这一概念来表达,尤其是‘和’这个概念,更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①“‘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实际上,‘和’所指向的恰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的最高范畴:天人合一。”①黑格尔说过,“和谐是从质上见出的差异面的一种关系,而且是这些差异面的一种整体”。在和谐的美学中存在着差异与对立,其体现出的是差异的多样性与对立式的统一。中国美学的和谐思想充满了生命的趣味性与多样性以及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它不仅展现出数量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出更高深的艺术境界;它讲究对立,注重适度、协调的原则。中国的和谐美学思想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和谐,也是现代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和”的意味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和”是指万物的和谐,万物皆趋于和。以道教思想中的太极为例,它彰显出阴阳平衡,阴阳化合而生万物,正体现出“和”的意味。从“意”的角度分析,“和”的意思为“和谐”“平衡”“自然”,是物质上的平和与平衡;从“味”的角度分析,“和”体现了韵味中的“平静”“安宁”与“稳重”,这是“和”的精神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中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国画还是青瓷器,都较少出现西方艺术中激烈的碰撞与斗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的表现手法,以及体现出来自生命的和谐。“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创作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动画电影也深受“和”的影响,无论从视觉角度、审美角度还是表现手法、后期配乐等方面都深深体现出中国“和”的美学思想。在此思想下塑造的动画形象不仅具有平衡、和谐的形式之美,还通过物质与精神彰显人类生命的张力。“颇似‘思维不够成熟的孩子给后人讲述的一个美丽的谎言’,而谎言中寄托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②。

三、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和谐原则

1.调和原则调和原则贵在“和”,强调融合性,是中国美学和谐思想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调和美。《晏子春秋》曾提出“和如羹焉”——羹是由各种不同的味调和在一起,从而得到统一之味。“和”就是使各种有个性的东西在保持各自个性的基础上达到彼此和谐、统一。中国动画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也通过调和美的方式将不同的形式要素统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给人协调、稳健的审美感受。《大鱼海棠》这部动画电影从表现手法和后期特效的处理上都具有宁静、和谐之美,形成协调的形式美感。这部影片在元素的选取上结合了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大众所喜爱的绘画风格,给人亲切的感受;在视觉的处理上又采用尖锐的线条与柔和光影,将两者不同的表现方法相互调和,彰显出优雅的影片特征;在色彩的处理上采用大量的灰色调描绘场景,同时运用暖色调绘制人物形象,使整部动画影片更为和谐。因此,《大鱼海棠》这部作品勾勒出一部具有调和美、形式美的优秀动画电影,是中国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动画电影之一。2.平和原则平和原则意指在无冲突的和谐中凸显最真实的形象,即构成形式美的各要素之间没有产生很大差异并且具有规整性,在形成的视觉画面上又可以获得一致的效果,这就是和谐美学思想下的平和原则。这一原则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圣归来》(图1)是近年来备受好评的一部动画电影。它的线条、色彩、形状、形体和结构都运用了自然、统一的规整处理,在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场景的变化上采用了平和的美学原则。影片开头,孙悟空因为刚逃出山洞而且法力全失,是一个看淡名利的形象。影片制作上针对这一情节搭配的服饰也采用了更为随性的方式,在色彩的处理上采用了较为温暖的暖色调,使整个画面轻松、和谐。与此相反的是,在影片的后半段,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出现大量的打斗场景,孙悟空的人物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他在另一主人公江流儿的影响下,慢慢成为一个温暖父亲的形象,结尾时他为了解救江流儿,挣脱法印,唤醒金箍棒,最终回归大英雄的形象。针对这个背景,孙悟空的面部动态和服饰搭配的样式都体现出人物强硬、富有英雄气概的形象;服饰上加以坚硬材质的战斗服,色彩上运用机械质感的红灰色调,给人庄重的视觉感受;在场景色彩的处理上,选用深色与亮色对比的方式,给人深沉却不压抑的画面感受。由此可见,这部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艺术表现和后期制作都融合在一起,不同的情节配上不同的环境、风格、形象,平静和谐,形成一部具有平和之美的动画影视作品。3.情感和谐原则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需要情感和谐的原则。中国动画电影中的形象本无生命,但创作者将自身的'生命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传递给观赏者,形成一种互动性的情感和谐。正如维戈茨基所说:“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③在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中,也体现出情感和谐的美学原则。《大闹天宫》是一部将中国古典文学和戏曲艺术完美结合、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动画电影。这部动画电影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运用了自然中活灵活现的猴子形象,并赋予其一定的艺术色彩。《大闹天宫》在画面上备受好评,创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投射于影片中,为动画形象注入生命的律动,给予观赏者心灵上的触动。《大闹天宫》采用大量的纯色填充,颜色较为艳丽,加上形象上的卡通化与动态感,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迎合了儿童的视觉心理。同时,这部影片在后期配乐处理上采用了老年人喜爱的戏曲艺术风格,在人物形象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如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等人物形象选用了细眼垂耳的画法,与现代的动画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元素的加入使这部影片在任何时代都堪称中国动画电影界的经典之作,使不同年龄阶段的观赏者都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情感和谐的美学思想影响下,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者以情感体验为创作主体,将对自然的思考融入作品。这种情感和谐的思想能够使作品对观赏者的心灵形成冲击,使观赏者能够激发对作品的感动之情,这也是和谐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

结语

中国经典的动画电影作品突出了和谐的美学思想,不仅注重形式上协调的美感,同时也注重人文的情感之美,不以外在美为动画影片的重心,而是强调作品与欣赏者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守海.设计美学原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动画电影论文7

《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充满了诚意的动画巨制,而诚意,也正是该片创作的最大亮点。本文将从“诚意之形”“诚意之心”“诚意之情”三个方面分析该片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诚意之心

一部成功的电影,通过核心故事与情节的呈现,往往能够起到教化人心、感化天地的作用。《疯狂原始人》的编剧便创作出了这样一个朴实却又不乏胆量、简单却又饱含智慧的主体故事。

《疯狂原始人》讲述了一群住在原始洞穴里的咕噜家族的故事。咕噜家族原本在保守派老爸“瓜哥”的指挥之下,每日以鸵鸟蛋为食,为了躲避原始野兽的追击和对夜幕来临的未知,长年住在洞穴里,每晚重复听着老爸所讲的同一个故事,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而家族的女儿小伊却有着与老爸截然不同的好奇、冒险精神。在某个晚上小伊由于好奇,独自外出认识了游牧族人类盖,从他口中得知了世界末日的消息。随后,世界末日突然来临。咕噜家族赖以生存的洞穴被毁,被迫在盖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欢乐与泪水并存的冒险之旅。

简单的故事结构,却让我们看到了编剧从心底发出的诚意之心,每一段故事之中,都充满了智慧与幽默,闪烁着爱与希望的光芒。不论是开场“抢夺鸵鸟蛋”的滑稽场景,还是旅行过程中,老爸“瓜哥”传统守旧的思想与盖的勇于创新、喜欢开动脑筋的`对比,都告诉我们一个诚意的道理:有爱就有希望,而希望就在未来。咕噜家族的被迫离开,是为了生存下去的未来;小伊喜欢上了盖,是在于他们走向了期待的未来;父亲在最后危难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大家,是懂得了珍惜的未来;而圆满的大结局,是证明了存在的未来。

二、诚意之形

一部成功的数字动画电影,应该具有出色的技术外形和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态。这便组成了《疯狂原始人》的主创奉献的第二份诚意。

近年来,3D数字电影席卷全球。无论是在新兴影视产业迅猛发展的中国,还是在好莱坞大片生产地美国,各式各样的3D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影《阿凡达》让我们记住了:一切都可以那么梦幻。虽然并不是每部电影都有必要披上“3D外衣”,但是3D技术所带来的难忘性与温馨感,是不容忽视的。《疯狂原始人》通过3D效果,将我们带入了童话般的仙境。无论是飘荡的光点,还是历险中的冲击感,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这部影片的诚意之形。最先进的技术、最温和饱满的色彩搭配使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能够“让爱发光”,都能产生疯狂的爱美之心。而看过整部影片、走出影院的人们,眼里通常都会多了美的色彩。

《疯狂原始人》的角色设计是诚意之形的另一面。老少咸宜式的家庭剧,正是该片的创作初衷。咕噜家族一家6口,从年迈的奶奶到尚未懂事的小珊,外加一同历险的盖和历险途中大家领养的各种宠物,不得不佩服“梦工厂”艺术家的深思熟虑。既然角色包含了各个年纪的原始人类和人类搭档,那么,每一个观影者也就能在该片中自然而然地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而这份亲切感,又是该片难能可贵的成功之处。

三、诚意之情

一部成功的引进版电影,不仅要保留原片的原汁原味,而且要根据本土文化特点,呈现出译制后的本土文化风情。《疯狂原始人》就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也是整个主创团队带给中国观众的诚意之情。原版和译制普通话版同时上映,但院线纷纷将具体场次做了科学化的时间安排,想必也是出品方与内地同行良好沟通的结果。每日大致分为日场与夜场,具体分界线以下班、放学高峰期18:00为准。日场承担大部分老年和青年观众的观影需求,在这个时间段退休者与大学生是相对悠闲的;夜场则改弦更张,成了上班族和亲子族的天下。因此,日场多半为中文译制版,夜场则增设英文原版,这种“原味儿”最适合上班一族的口语学习与放松需要。因为上班日的夜场观众稠密程度会大于日场,所以晚上的场次和衔接也更加紧密。这种对本土实际情况的认同和回应,也是诚意之举。

中文译制版中,角色配音和对白翻译同样体现了足够的诚意。对于男一号老爸的配音演员,片方选择了第3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得主梁家辉。而女一号小伊和其恋人男二号盖的配音演员则选择了范晓萱和黄晓明这对人气组合。三位配音演员性格鲜明:梁家辉是十分热爱家庭的好男人;范晓萱以个性化、突破性艺人着称;黄晓明则是华人地区的“当红小生”。这三人的个性也非常符合剧中“三角”的特点,因此,本土化与原版化才能天衣无缝地互相融合。而片中的经典台词,如“你那能叫活吗,你那只能叫没死”;“老爸!我没有大脑!”等,更是流行于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之中。英文原版配音方面,老爸瓜哥的配音演员选用了国际巨星尼古拉斯·凯奇担当,可以说诚意之情溢于言表,成功之果,实至名归。

结语

《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内外兼修的好动画;是一部带着诚意唤起人们沉睡已久的改变之心、爱人之情的好影片;是一部能让所有观众产生思考的佳片;是一部筹备耗时8年之久的巨制。笔者以为,如此辉煌的市场反响,是对《疯狂原始人》主创“这份诚意”的最好回报。

动画电影论文8

摘要:近年来,几部优秀动画电影的出现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燃起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希望。不同于传统的电影艺术形式,动画电影一个极大的特色就是画面的质感,优秀的动画电影能够在通过精致画面给人美好享受的同时,向观众输出文化的魅力,散发独有的气质。我国是一个历史深远、传统文化沉淀深厚的国家,传统文化因素及美学风格的源泉取之不尽,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因素和传统的美学风格应用到国产动画电影中来,不仅成就了动画本身,提升了动画电影自身的层次和境界,同时也赋予了传统文化美学新的生命。但现实是目前我国动画电影并不能将传统元素充分体现出来,甚至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本文旨在简单介绍美学风格和传统文化因素如何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体现,并阐述从其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国产动画;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文化元素

传统的观点坚持认为动画是儿童的专属品,青少年以及成年已然告别了动画时代。这种观点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凭借优秀的画面、精良的制作、动听的背景音乐、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等,近年来,动画电影不仅占据了一定的电影市场,获得了丰厚的电影票房,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国际上迪士尼对动画电影的开拓不遗余力,同时也享受到了不小的甜头,致使全球对动画电影都趋之若鹜。国际上的《疯狂动物城》、《功夫熊猫》、《神偷奶爸》、《疯狂原始人》、《冰雪奇缘》等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十分喜人。邻国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让我们神驰神往,在不同的年龄段去回顾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和见解,此外,诸如“龙猫”等形象已经成为一个标志,不断虏获观众的心。“天空之城”的背景音乐总能荡涤我们内心的复杂,让我们沉陷在片刻的幽静中。国内《大圣归来》更是掀起全民对动画电影的怀念和追捧,江流儿河大圣之间感情的变化牵动着观众的心弦,精美的画面每一帧都有人拿来做屏保,群众的口口相传让这部起初票房增长极缓的电影最终拿下十亿出头的喜人票房成绩,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国产电影的新希望。《大鱼海棠》评价两边倒,这部动画电影诚然存在硬伤,我们不否认情节上的诟病和对传统文化浅尝辄止的肤浅,但是依然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的运用为我们呈现了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一、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形成的文化因素。

1.1 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传统美学的融入

我国传统美学十分注重意境美,强调通过虚实结合来呈现主旨,很多时候都给人意犹未尽却其乐无穷的感受。这种见好就收的方式带来的效果是让人惊喜的,它的价值宛如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又像一段余音绕梁的天籁之音,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种对于意境美的追求在国产动画电影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动画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将想要表达的内容不直接公之于众,而是通过人物的服装、场景的细节等隐晦的表达出来,至于能不能一眼看破天机那就得看观众自身的水平了,因此,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同一部动画电影的评价往往区别很大,甚至两极分化;同时也有人表示对于某些动画电影看过几次,每一次的感悟都不一样,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注意到的细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懂电影的核心,看到了以前忽视的内容。而这些正是因为国产动画电影受到了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20xx年与观众见面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准备时间据说长达12年之久,这12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噱头,对部分人来说却融化成满心的期待。它以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为基础进行描绘,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高质量的画卷,因此它的每一个场景都让人仿佛置身于国画中。此外,除了受到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该电影在追求意境美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因此,在这部动画中我们看到了诸如“鲲”、“对联”等中华文化实体,同时其建筑风格、人物服装都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开篇引用庄子的《逍遥游》,同时也简单的.阐述了该电影的核心。虽然这部电影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的一次完美尝试。

1.2 国产动画电影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

国产动画电影很多都是在民间故事或者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创作,既尊重了传统文化,同时也融入了与时俱进的新的内容,赋予了传统文化新时代的新血液。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因此如果将民间文学以动画电影的形式呈现出来必然会激发人们的兴趣。基于“孙悟空”的形象,《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等优秀的动画电影将人们通过文字和语言传递的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大荧幕上,既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将抽象的故事变得具体起来,赋予了它们生命,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当然,民间文学能够成为国产动画电影不竭的创作源泉也是有不少原因的:第一,民间文学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文学形式,没有具体的、固定的内容,它可能由于时间、地点、讲述者而产生变化,因此在细节上可以创作的地方很多,给创作者既提供了素材又提供了自由发挥的部分;第二,民间文学为了突出效果,往往会使用夸张的表达手法,其描述出来的画面和境界在真人电影中表达出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就简单多了,甚至很多动画效果能够超出人们的想象。

二、传统美学风格与文化渊源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借鉴意义。

2.1 中国元素是不竭的艺术源泉。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其变迁和发展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往望尘莫及的,历史的沉淀赋予我们更多的是文化元素,这些与众不同的元素运用到国产动画电影中去不仅能够体现创作者的功底、提升电影的境界,同时也能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虽然《大鱼海棠》在情节和主题上缺乏深刻,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它依然不失为一次将传统中国元素融入到国产动画电影中的伟大尝试:从宏观上来看,电影整体给我们一种强烈的古色古香的味道,让我们置身于上古神话之中。同时,开篇点出《逍遥游》,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向观众传达豁然、不争的价值观。从微观上来看,虽然人物便向日系,但是发型、发饰、服装、建筑甚至连人物的名称都十分考究,让观众看到了主创的诚意,很多情节上的细节也在不断呼应庄子的意境,凸显电影的主题。

2.2 深挖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拒绝流于表面。

我国传統文化元素的内涵十分深厚,流于表面的浅尝辄止犹如管中窥豹,而且没有深挖的文化表现给人一种肤浅、幼稚的印象,贻笑大方。所以,国产动画电影想要讲传统文化元素和电影完美结合在一起,切记不可以浮躁,要沉下心来钻研传统文化的内涵,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依然拿《大鱼海棠》为例,这部动画电影在画面和人物设计上总体还是十分让人满意的,古色古香的设计让观众看到了诚意。但是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却呈现两极化的状态,很多人认为电影的诟病突出。比如整体画面的古色古香和主人公颇具现代化的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湫在遭受椿的冷落后面对悬崖大喊“你拒绝的是一个天神的爱”,看到这里观众不仅不能感同身受湫的悲凉,反而有一种“出戏”的尴尬,因为电影发生在上古时代,整体风格也十分古朴,但是这台词却像青春偶像剧男主角才会说出来的,格调上十分突兀。其次,由于电影时长等原因的限制,《大鱼海棠》在情节上做出了不少的删减和调整,让人费解,因此很多观众抱怨部分情节看得云里雾里。

参考文献:

[1]刘翠翠: 国产动画传统美学风格形成的艺术根基及文化探源[J]. 美术教育研究20xx(4)

[2] 席威:大鱼海棠》: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J]. 电影评介,20xx(17)

动画电影论文9

摘要:20xx年,导演不思凡推出了自己的首部个人动画长片《大护法》,动画中的场景设计、剧情编辑充斥着强烈的艺术反差,让这部动画影片独具特色。这些极具反差的阴暗画面、剧情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有着明显的不同,画风和剧情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与以往的中国电影区别较大。《大护法》凭借着暴力美学、独特的反差艺术成为了动画影片中的一匹黑马。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反差艺术

21世纪,中国动画在时代的牵引下寻得了新的发展。20xx年田晓鹏执导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影片的3D效果使中国动画有了新的研发,给人好莱坞特效的即视感。20xx年由梁旋和张春共同执导的《大鱼海棠》进一步升华了国产动画的艺术美学,动画的创作回归中国古典文化。继这两部影片之后,导演不思凡的《大护法》从视觉和艺术表达效果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大护法》主要讲述了奕卫国的太子为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与前来追寻的大护法一起误入花生镇。伴随着太子和大护法的闯入,花生镇的神秘面纱也一步步被揭开;花生人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世并进行反抗…。整部动画电影不仅加入了西方的暴力美学,还多处运用了反差艺术,使得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人物角色乃至台词语言上都存在着强烈的反差效果,这种反差对比运用独到,使整体压抑、黑暗的风格却又闪烁着一丝曙光。

一、场景色彩之反差

《大护法》延续了不思凡一向擅长的水墨画风,但其同时还作为国内首部自主分级“PG-13”(不适合13岁以下的儿童观看)的动画影片,更多的是极度暗黑、堪称R级的设定,如贯穿全程的爆头画面、蓝色和绿色血浆的各种喷涌等暴力美学元素的体现,所以影片中色彩对比十分明显。红色的蚁猴巢穴、蓝色或绿色的花生人血液等一系列重色调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片中的光线也偏向于墨绿色、暗红色,这种细微的颜色对比使诡秘、恐惧、黑暗的场景气氛瞬间被衬托起来,也更加突出花生镇这看似平凡的村落却处处充满危险和杀戮。虽然标注了PG-13,不思凡还是做了一些消解暴力元素的设计,如开篇的青绿山水背景,色彩淡雅秀丽、清新恬淡;花生人的样貌奇特,血液的颜色是蓝色或绿色,杀戮时没有人的代入感等,通过悬念不断的情节转移注意力,并在真相大白之后,形成最强烈的戏剧冲突。《大护法》这种独特的将中国淡雅水墨画和哥特式暴力血腥的画风进行反差对比的方式,既削弱了暴力场面带来的不适,也使得《大护法》上映之后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二、人物经历的矛盾反差

在《大护法》电影海报上有这么一句话——感谢给我逆境的众生。这是《大护法》整个故事的主题。《大护法》中的每个角色无论好坏都有属于自己的逆境,导演想表达的`是,人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逆境,面对逆境如何选择是决定命运的关键。有的人面对逆境屈服甚至被奴化;有的人面对逆境坚守本心直面困难;有的人面对逆境则如醍醐灌顶,瞬间清醒,方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就像电影中的花生人小姜即便知道安吉老爷对自己和同伴的恶行,依然称呼安吉为“安吉大神仙”,并向其下跪为太子求情。人的奴性,一旦被根植,便很难消除。就像养尊处优的太子如果不是遭受了逆境,他或许还是那个“拥有一双为艺术而生的手”的闲散太子,而在影片最后亲眼看到花生人小姜为了保护自己而被杀,原本一直反对大护法打打杀杀的他第一次命令大护法杀了害死小姜的人。而吉安老爷的孙子小鸣从小就知道一切恶行的真相,但心有城府的他仍向所有人展示如孩童般的懵懂无知,后来向太子道出真相并表明要借黑蛊石辅助太子统治国家,更有言:“黑蛊石如果落入敌国之手,天下大患。”言下之意是,若太子你不带我走,我就把这些最厉害的武器交给敌国。在影片中小鸣的动机逻辑是与其追求金钱不如追求权力,权力高于金钱的思想。这种拥有孩童的身体却有着不属于孩子的邪恶思想形成的强烈的对比,让人觉得细思极恐。

三、人物的形象与性格之反差

影片中简笔水墨画的人物,例如“大护法”这一角色,他是武艺高强的奕卫国大护法,然原本应是孔武有力的壮汉造型,实则却是形似矮红冬瓜,圆圆萌萌的三角形状,使观众觉得大护法呆萌可爱,而其呆萌憨厚的形象与他未知恐怖的战斗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同时他中二的台词又与他严肃的行为和表情形成反差。奕卫国的太子体型五大三粗,有着似徐锦江大叔的外在形象,内心却是一个文艺青年,怕死,害怕打斗;明明自己是未来国家继承人,坐拥荣华富贵却去追求艺术,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反派安吉老爷,一肚子坏水,长得却很像少儿频道的卡通人物。

四、台词语言的反差

在观看《大护法》时不难发现,导演不思凡通过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话来化解这种血红色场景,如大护法不着调的话痨与剧情、画面等形成的喜剧效果。例如,黑衣人罗丹是吉安老爷雇来的杀手,从不说话,这种神秘的角色却让人觉得他冷酷无情,可是在生命结束之际他居然会留着泪说“妈妈,下雨了”这种不符合一个杀手会说的话,这种前后的反差让人觉得那个世界的人也并非都是无情的,只是情感被遮住,没有被唤醒。再如太子明明是未来国家的继承人却去追求心中艺术,从影片开头让人觉得他很没用自私——一个怕死、害怕打斗的太子;但到影片最后,太子看到小姜为了保护他而死,目光空洞但却十分坚定地说出“杀了他们,杀了他们”这句反差很大的话语,这样一个重情义的太子与影片开头我们所认识的太子截然相反,这是在经历了花生镇的事件后才变得成熟稳重。

五、结语

不思凡创作的《大护法》这部动画影片的场景的对比、颜色的极大反差都是整部影片的突出之处,他通过独特的对比动画表现手法和独特的电影语言,使影片获得了丰富的表现力,特别是各部分塑造的反差效果,对人性的挖掘,使黑暗与光明相独立又相印证,赋予了该片强大的艺术震撼力,成功的将反差艺术赋予到《大护法》中并和暴力美学结合,使得这部动画影片成为了一批黑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参考文献:

[1]邢昱健.浅析动画电影《大护法》中的暴力美学,今传媒,20xx(10).

[2]张静.大护法:中西双重语境下的新式动画电影结构,电影详介,20xx(15).

[3]徐露.浅谈动画电影《大护法》的反乌托邦主题,大众文艺,20xx(8).

动画电影论文10

摘 要:动画是一门艺术,其中不但包括了文学艺术,还包括了音乐艺术、戏剧艺术等多种艺术类别。中国动画电影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初,到现在已有百年之久的历史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电影是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的《大闹天宫》。

关键词:艺术风格论文

动画是一门艺术,其中不但包括了文学艺术,还包括了音乐艺术、戏剧艺术等多种艺术类别。中国动画电影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初,到现在已有百年之久的历史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电影是万氏兄弟在上海拍摄的《大闹天宫》,随后拍摄的《铁扇公主》成为仅次于《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的排名第四的世界动画电影,自此,中国动画电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中国动画工作者在动画创作过程中结合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将皮影、剪纸等运用其中,因此,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界得到了“中国学派”的美誉。但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对商业利益等的盲目追求,在“中国学派”道路上显得渐行渐远。

一、具有民族艺术风格的中国动画电影

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之时,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结合传统文化,动画爱好者数量在不断增加,他们对中国电影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也预示了中国动画电影蓬勃发展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动画电影巨大的潜在发展力。《骄傲的将军》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一位将军在胜利归来后,变得骄傲自满,逐渐荒废了兵法和武艺,被敌人活捉的故事。[1]动画的编剧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影片中中国民族艺术风格浓郁,将军的形象通过京剧脸谱呈现,背景音乐与中国戏曲相结合,动画的建筑也是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碧瓦和青砖。《骄傲的将军》是“探民族形式之路、敲戏剧风格之门”的首部作品,将“中国学派”展现得淋漓尽致,运用了多种民族元素,使得动画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界亮丽的风景线,《骄傲的将军》也成为中国动画借鉴的对象。

二、民族艺术风格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

中国动画创作的民族艺术性,一直是动画艺术家关注和追求的重点,民族艺术风格也是中国动画发展的方向,它将中国的民族灵魂、民族感情融入其中。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大批优秀的思想文化、民间传说、寓言等,使中国动画创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这种民族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几千年来社会环境、文化、语言、风俗传统共同影响的结果。《神笔马良》《三个和尚》《草原英雄小姐妹》《大闹天宫》等作品都是中国动画电影中融合了中国古代神话、寓言、历史等民族特色,动画在艺术手法和技术运用上,都是民族艺术风格发展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美国、日本的动画电影作品,导致中国动画进入了艰难的困境之中,中国动画甚至在这种困境中迷失方向,逐渐忽略了它的民族艺术风格。动画中的民族艺术风格是通过艺术风貌、特色、格调和气派将体现的,并非一味地重现历史。中国动画电影要在跟上时代要求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艺术与时代感相结合,注重艺术的表达和民族化的展示。

三、民族艺术风格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体现

(一)人物设计的民族化

《大闹天宫》是一部彩色长片动画电影,影片以神话形式,通过孙悟空闹龙宫、反天庭的故事,集中而突出地表现了经典人物孙悟空的传奇经历。影片中孙悟空造型奇特,面色粉红如蟠桃并且长满毫毛、弯眉呈绿色、眼睛周围还有红色鸡心;在衣着方面,孙悟空上着黄色上衣、下着豹纹短裙、黑色短靴配大红的裤子,脖子上还围着绿色围巾,这些看似其他的造型,却融合了中国古代服装的民族化特点,使得孙悟空看起来神采奕奕、勇猛矫健。以古代帝王画像为灵感,玉皇大帝慈眉善目,留着胡须,在影片中玉皇大地的形象采用较大比例,高高的坐在天宫之上,受各路神仙敬仰。动画中的神仙也与中国古代寺庙的神仙雕像相符,将托塔李天王、哪吒、太白金星等神仙刻画的栩栩如生。

(二)音乐的戏曲化

音乐是动画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动画音乐的创作必须依据动画的情节,使动画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通过音乐,可以突出动画的情感、加强动画的戏剧性,对渲染动画气氛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学派”的代表作《骄傲的将军》中,电影创作工作者对于动画音乐的创作就结合了戏曲元素,通过传统乐器锣、鼓等,演绎了人物或是紧张、或是风怒的情绪,就连人物的台词,也如京剧一般,拖长尾音,将声调提高。可以说,动画电影创作者将中国戏剧的精髓融入到《骄傲的将军》中,戏曲的运用使动画内容更加丰富、新颖,《骄傲的将军》也正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产物,动画中充满了民族魅力的中国戏曲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戏曲爱好者。

(三)动画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相互融合、凝聚、整合后,形成了传统文化精神。中国古代有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体系,动画电影《山水情》将水墨画引入动画制作当中,虚虚实实的意境与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的民族格调有了重大突破,将老琴师与渔家少年的师生情谊充分展现出来。动画体现的是道家清静无为、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天人合一的超俗境界通过纯洁的水墨画展现,显得更加和谐、自然,仿佛身临其境。

四、中国动画电影艺术风格民族化的进程

(一)时代性的增强

动画电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包括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中国动画电影与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相结合,通过影视银幕将民族艺术向世界展示,但是,动画电影并非简单的重复历史,应该紧跟时代步伐。[2]与中国动画电影兴起初期不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根据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进行内容扩展,采用先进的3D技术,由多个电影公司共同合作所创作,情节不再是虚实相生的传统制作风格,而是用细节构建电影框架,演绎了小和尚江流儿与齐天大圣相互陪伴,在冒险途中齐天大圣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借鉴了好莱坞的电影叙述模式,电影演绎采用冒险模式,赋予了西游记新的时代感,给予观众视觉和感官上的新鲜感。

(二)精神传承更具现实化

《大圣归来》中江流儿为了救被妖怪劫掠的童男童女,误打误撞地进入五行山,解除了孙悟空的封印。孙悟空本是江流儿心目中的大英雄,但是,在与江流儿接触过程中,大英雄也会流眼泪,有伤心、有无助、有愤怒,动画将孙悟空演绎的具有了人性化,孙悟空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大圣归来》通过纯真的江流儿的一路相随,消除了孙悟空与观众的距离感,甚至让观众感受到了孙悟空的喜怒哀乐。时代发展至今日,世界经济文化逐渐融为一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继续将其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值得全中国深思的问题。目前,很多动画制作只在乎追逐商业利益,艺术性被置之脑后,面对此种现状,动画电影制作更应该注重中华精神文化的传承,注重中华精神传承的现实化。

(三)叙述方式的幽默化

与国外动画诙谐搞笑、夸张的拍摄手法不同,中国动画一直都以平稳安然为主,其中幽默成分稍有欠缺,这是受到了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的影响。国外动画中动作相对夸张,语言犀利,与整个电影情节形成鲜明反差,中国电影情节就稍显平淡、严谨。中国电影应该适当加入幽默有趣的表现手法,博观众一笑,这样不但使电影更有吸引力,观看氛围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容易使观众在思想和情感上相互感染,达到共识。

(四)中国动画电影定位的改变

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初期,总是留给国人以“小儿科”的印象,观看电影的人群大多集中在儿童之中,但是,动画电影是一门艺术,并非只是针对儿童娱乐和教育的影片。为了改变“小儿科”的印象,中国在动画制作上开始严谨其逻辑性,并且丰富动画的故事内核,为动画的表现力提供更加充分的发挥空间。目前,很多中国动画电影已经受到各年龄段观众的喜欢和追捧,这样的成功就是在于动画定位的改变。

五、民族艺术风格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一)运用传统民间故事

中国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文化艺术不断沉淀,各种神话、寓言、历史、民间故事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并且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的培养、对自由和权利的主张都有积极作用。动画《孔融让梨》就是通过儿童孔融的故事让观众明白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还有《小兵张嘎》,嘎子年纪虽小,却有报效祖国、敢于和鬼子斗争的革命精神,有着为了国家主权、维护自身权利和敌人战斗的勇气。中国传统民间的故事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事迹,极易引发观众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识。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民间故事的运用,具有深刻的精神、思想内涵,对人民思想观、价值观的树立也有着积极作用。

(二)运用民间工艺美术

民族工艺美术是在大众生活中形成的民俗艺术,可谓是我国的纯正国粹和百年基业,每一种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根植在特有的乡土风情和地域文化中。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的领域很广、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很多“绝活”,如剪纸、皮影、木偶、泥塑等。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新颖的手法将民间工艺美术展现出来,如《金色的海螺》就是一部剪纸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是一部木偶动画片,这些动画都给予观众视觉上冲击感和新鲜感,特别是国外的观众。

结语

中国传统的戏剧、剪纸、木偶等元素都是独具特色的,所以中国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民族化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被誉为“中国学派”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中国动画电影也应该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走民族艺术风格的道路、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民族的与世界的相结合,以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打造中国动画。

动画电影论文11

摘要:色彩作为动画的一种表现手法,是艺术表现的重要视觉符号。色彩情感是动画视听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整部动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色彩情感在整体美术风格、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中的应用,充分挖掘其色彩情感特点,为动画电影的色彩情感运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为国内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色彩情感;动画电影;功夫熊猫

动画电影由黑白发展到彩色,迎来了动画史一个崭新篇章。现代动画电影制作技术的提高,给观众带来更高质量视听冲击力及震撼性的艺术享受。色彩在所有的视听语言元素中,是最不易被观众察觉、却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渲染情感或营造气氛的元素。动画影片大量运用色彩来传递情感、塑造气氛,对创作者来说要认识并把握好色彩基调,运用色彩基调来表达情感。本文通过分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色彩,以及通过色彩设定其所需要的情感氛围和色彩基调从而达到的整体影片风格,来挖掘其色彩情感特点,以期为国内动画电影的色彩情感运用提供参考。

1色彩情感表现形式

人们对色彩的物理认知经过大脑处理,会产生心理感受,根据这些心理感受总结出的规律,称之为色彩的情感表达[1]。色彩本无任何的情感,但是它能为人们带来直观的生理感受,如颜色的冷暖对比,即“冷暖感”。如火焰的温度很高,每当人们看到红色就会附带着情感而感觉温暖,蓝色的海洋温度低,人们看到蓝色会有寒冷的情感表达。色彩也拥有对比的原则,彩度高的显得饱和、浓郁,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彩度低的给人一种萧瑟、冷静情感,丰富的色彩对比更能突出情感变化[2]。色彩还给人们其他的直观感受,如空间感,暖色调会让人们感到推进、扩张,冷色调则会给人一种缩小、退后的感觉。色彩情感也有民族情感表达,不同民族有着自身的习俗与传统,例如白色,它是雪与云的色彩,通常给人心理上纯洁、干净的感受,但在中国白色多用于丧礼,表达对死者的敬重,而在西方白色则象征着纯洁的爱情[13]。

2色彩情感在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应用

近年来,色彩心理学迅速发展。例如,在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动画大师布莱克通过色彩的合理搭配和运用,巧妙地将东方色彩与好莱坞色彩融合在一起,运用大量的红色和中间色调绿色,显现开场的东方式神韵和一只熊猫的梦幻侠客之旅。同时,创作者还通过色彩的情感特征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引发观众的情感体验,使观众产生视觉联想。

2.1色彩情感在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情感表现在《功夫熊猫》角色造型设计中,分为正义与邪恶两面,形成了喜爱与憎恶情感交替的效果。以《功夫熊猫》中几个主要人物为例,首先主角熊猫阿波是和平谷里公认的最能吃的动物,肥胖的身躯、黑白相间的皮毛、打着补丁的大裤衩,颜色由黄色为主色加上少许的粉紫色,最特别的是眼睛的颜色为绿色。根据色彩心理学,大多数人对绿色的情感是最安全的,绿色的运用也象征自由和平、新鲜舒适、有活力。整个主角造型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只心地善良、性格随和、憨态可掬的单纯且爱好吃喝的大熊猫。相反,熊猫阿波的师傅是一只黄白相间的小熊猫,身穿一套偏咖啡色的武道服,整个造型给人深沉和内敛的感受,表达出师傅的庄重与严肃。其次,盖世五侠悍娇虎、猴王、快螳螂、俏小龙和灵鹤,其色彩元素带给人的是对中华武术的炽热情感,色彩上也偏向明亮的色系,突出英雄们独特的傲骨侠情气质。悍娇虎是盖世五侠中最有胆识并且最稳重的一员,她严肃认真、情绪强烈、斗志旺盛,全身心投入到功夫的练习中,并且忠于守护山谷的职责,她有着鲜明的虎纹色彩,展露女性坚强的气势。古灵精怪的猴王在盖世五侠中是幽默和热情的象征,色彩上以黄、黑、白、赭石为主。快螳螂是盖世五侠中体形最小的且擅长冷幽默,他以草绿、柠檬黄为主。富有魅力且行动敏捷的俏小龙有着超强的力量和精准的攻击,他的`色彩搭配主要以鲜艳的柠檬黄为主,黑色、棕色为辅。灵鹤耐心、冷静、镇定,可以算是盖世五侠中的情感调解员,白、灰、黑是其特有的颜色,加上一条蓝色短裤子,蓝色赋予灵性知性,意味着诚实、信赖与权威。第三,阿波的父亲平先生,衣着以紫、黄为主,紫色的搭配往往能体现出哲学家的气质,同时也散发着忧郁的气息。作为父亲为儿子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同时,与其他的父母一样,平先生也很担心在外闯荡的阿宝,随时准备着帮助遇到困难的阿宝。最后,残豹作为该片的一大反派角色,该角色的造型设计有两种:一种是小时候的造型,以金黄色表达天真的童年时光;另一种是成年的造型,是一只黑色斑点的灰豹子,一件深紫色的裤子,一双赤黄色的眼睛,表现出凶残、暴怒的个性情感。

2.2色彩情感在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动画的一种重要的表现语言,不但可以刻画对象还可以烘托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它能起到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作用[4]。在动画色彩场景中,正面角色所属的场景一般多使用明快的色调,反面角色则使用灰暗的色调,传递和表达出两种相反的情感表达,场景中要表现出高昂、积极、快乐的情感等多使用明快色彩,而表现低落、消极、难过的情感等多使用灰暗色彩。色彩的合理运用在动画场景中,可以让人沉浸在某一场景的情感思考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动画《功夫熊猫》中,阿波借助烟花飞入玉龙殿的背景色彩以青绿色为主,一方面为人们传递选举神龙武士的隆重场景信息;另一方面也通过场景色彩来表现情绪的波动,明快的色调来表现艳阳高照的晴天,带给观众新奇、欣喜的情感,同时能够衬托出此时阿波璞玉未雕之前的那种青涩,这种青涩情感的反映正是色彩在场景设计中的情感运用。在阿波初次训练而被师父踢出玉龙山门场景中,场景色彩被替换成了朱红色,此处的朱红色彩运用不仅是为了传达傍晚夕阳的大自然信息,更是以特有的色彩方式来暗示师父及五位师兄师姐已经被这个肯吃苦、不怕输的小子打动了,剧中人物情感的交流传递刻画真实,向观众传递着阿波不怕吃苦的精神。在阿波早上背负打包的行李攀爬于盘山道并接受师傅教授的场景中,画面以青绿色调为主,表现出阿波此时还是璞玉,到了中午时段,画面红色调开始逐渐增多,则显示出练功的辛苦和阿波对习武的热情高涨,到了傍晚时段,万山红遍,正是收获的时节,阿波也已武学初成,场景一转,此时画面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阿波新的任务开始。在这一段场景中背景的色彩变化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慢慢地给观众留下热血澎湃的情绪。创作者通过色彩在不同场景的转换运用,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暖色调的运用带给观众喜悦、快乐、温馨的气氛;冷灰色的色调加上大面积的使用黑色,带给观众压抑、恐怖的情绪。

2.3色彩情感在影片风格中的应用

动画电影存在很强的主观色彩,动画电影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意图,通过色彩设定自己所需要的情感氛围和色彩基调,从而形成整体的影片风格[5]。在《功夫熊猫》开场二维动画中,导演运用红色来渲染热血、侠义的情感氛围,以红色的色彩基调来谱写影片主题思想情感。艺术家们在色彩、构图、特效等方面花费较大的心力,为达到最佳烘托剧情及其内涵情感表达的效果。正是这些技巧与手法的运用,动画影片最终形成一种特有的影片个性,从而形成该动画影片的创作风格。在《功夫熊猫》中,丰富的色彩搭配运用展现了场景的不同特点,整部动画都以暖色调为主,带给观众无限美好的情感体验。冷暖感是色彩情感中表现最强烈的,也是引起人心理反应最为突出的。影片中暖色系转换到冷色系则预示着挫折、挑战的出现,这些冷色调的运用,不仅给整部影片风格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作者较多地运用明亮的暖色调,融合中国古典建筑的颜色,加上一些蓝偏红的冷色调,描述着人物情绪的情感变化,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主人翁克服困难并努力前进的勇气。

3对国内动画片色彩运用启示

色彩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外化,运用色彩来表达作品的情感性,不仅能让观众喜爱作品,更能让观众受其情感感染,产生共鸣,因而学习和研究色彩语言的情感性理论知识,将会给国内动漫企业带来新突破[6]。色彩情感也具有民族情感表达功能,不同民族有着自身的习俗与传统,《功夫熊猫》展现了很多典型的中国色彩。本土色彩与世界色彩相互融合,体现了色彩的共鸣与认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色彩从来就不是单方面的吸取或输出,从动画创作角度看,国内动画创作只有建立在本民族文化色彩的基础上,才会迅速得到本土大众认可,同时,要保持特色民族情感色彩也要兼顾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才有可能使本土文化色彩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得新的生命力。

3.1色彩情感在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启示

色彩的情感是在角色造型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正面形象角色通常使用暖色系,这样可以给人鲜明、稳重的印象;反之,大反派则都是冷色系或者饱和度较低的色彩,给人丑恶的印象,通过对比加深彼此之间善恶的差异[7]。人们所感受到喜欢与不喜欢的情感表达,也都是主观上赋予色彩的,大胆尝试色彩的运用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功夫熊猫》中的角色造型色彩的运用差异很大,正反两势力,单单从颜色上观众都可以看出善恶,从而对其加以情感倾注,也为他们潜意识建立其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在主角与盖世五侠中,部分角色也尝试采用了大胆的色彩,但都是根据创作者主观的喜好和叙事需要来设计。例如快螳螂,角色看似对所有元素进行了颠覆,角色设定虽然不是暖色系,以绿色和蓝色为主,但仍然是十分鲜明的色彩。

3.2色彩情感在场景设计中的运用启示

在动画中,场景的色彩视觉元素不一定是符合真实情况的,而是可以根据特殊心理暗喻或戏剧含义来赋予色彩。梦工厂公司在《功夫熊猫》中利用色彩作为表达情感的语言,在动画影片场景中色彩的运用十分自由,通常直接在不同气氛的场景里套用不同的色调,最大限度地通过色彩来渲染情绪、建立气氛,其选择色彩的原理还是遵循色彩对人类视觉、知觉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在场景色彩的选定创作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一方面通过色彩的暗示烘托情感表达,另一方面通过主观的赏心悦目表达。在制作上,优秀的国外动画场景制作相当完美,他们运用先进的技术,每个场景细节都能反映其特色,惟妙惟肖、细致入微,色彩上更显得接近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3色彩情感在影片风格中的运用启示

当动画影片中色彩的选择能概括真实参照物的色彩,并具有某种主观倾向时,色彩便成为影片“风格化”的工具[8]。例如《功夫熊猫》中,二维动画使用了对比强烈、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动画影片兼具电影与绘画的艺术表现力,色彩是线条造型之外建立美术风格最重要的视觉元素,通常情况下角色的色彩运用根据角色性格特点、故事情节、作品的色彩基调、角色造型等确定用色,不能偏移整体的美术风格。色彩情感特征在画面场景风格、民族风格上有所体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因而艺术是有风格的,动画色彩也同样具有这个特征[9]。因此,在动画创作中,只有认识并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深入研究和探讨色彩的运用规律,才能把握好色彩基调,运用色彩基调来表现大众情感、民族情感,从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

4结语

动画影片《功夫熊猫》中的色彩运用,不但传递出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而且给观众带来震撼的心灵感受;影片色彩渲染接近于现实,视觉色彩带人真实感受,产生真实的情感联想;色彩的合理运用对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和美术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色彩是动画生命力所在,而色彩情感是生命的灵魂,色彩的情感是抽象表达,作为创作者要将作品渲染得尽善尽美,则需要充分发挥想象,挖掘国外动漫电影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特点,洋为中用,中外融合,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世界水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冯文.动画视听语言[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155玻保担

[2]杨静,刘军.动画色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188玻保福

[3]华冰,赵建.主观性色彩结构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J].短篇小说,2014(11):83玻福

[4]裴俊.动画色彩设计研究:浅谈色彩在影视动画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0(9):157

[5]胡亮,曾军宏.《功夫熊猫》对当代国产动画创作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4:57玻担

[6]冉小稳.色彩在影视动画当中的作用及表现功能[J].艺术评论,2007(6):87

[7]王莉.色彩:灵动绝妙的意象:探究动画电影语言中的“色彩叙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23玻玻

[8]田晓菲.基于色彩心理学的动画角色设计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2:13玻保

[9]徐育忠,张怡.动画色彩的语境渲染[J].装饰,2007(6):109

动画电影论文12

摘要:制作于1999年的《宝莲灯》是一部国产大型动画电影,它是中国第一部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平面动画电影。电影放映后,因其曲折而丰富的剧情、精良且唯美的制作收获了广泛的赞美,它是中国动画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通过对此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此片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中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它依旧代表我国动画电影良好的发展现状以及独具优势的发展前景。本文以部分优秀的动画电影为鉴,试图为中国的动画电影的发展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商业化;发展优势

一、《宝莲灯》动画片介绍

这部动画电影的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神话《劈山救母》,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99年拍摄制作的。这是中国电影制片厂继《大闹天宫》、《哪咤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之后又一部动画长片。影片讲述的是小沉香劈山救母的传奇故事,在各个环节上都采取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片制作方式,尤其在音乐制作上,邀请了中文歌坛的巨星级人物来演唱片中的三首歌曲,将精美的电影画面氛围营造得更加婉转动人。成为近年来中国平面动画电影的代表之作。

二、《宝莲灯》的成功

2.1商业化运作的成功

电影的故事从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中来取材。该片由国家一级动画设计师、导演常光希执导,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担任本片艺术指导,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任音乐总监。该片总投资1200万,历时四年后才露面。全片前后共有超过300位工作人员参加制作。总共绘制逾150000幅动画画面、20xx余幅背景,镜头20xx多个,全片人物近50个。这部耗巨资精心打造出的中国美术电影精品,一经推出,就受到疯狂追捧,创下上亿元票房。堪称中国动画电影之最。《宝莲灯》动画人物的配音与音乐的配置是促成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独特、有创意。整部影片音乐旋律十分讲究,配合上高科技的动画场景制作,留给了音乐十足的展示空间,体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精良制作的趋势。给观众带来了优美、深厚、婉转的视听氛围。

2.2动画场景制作精良

全面学习好莱坞动画场景的制作的同时也保留了民族文化内核,全片对动画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细化分工,在人物形象和场景的转化切合上,都下足了功夫。为了让影片的场景更具有艺术性和形象化,主创人员在西双版纳、敦煌、宁夏、西安、华山等地区取景和进行素材收集,比以往的动画片更加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效果。在场景与实景的结合制作上,一幕幕经典片段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沉香与母亲泛舟湖上、顽皮的沉香与母亲坐在船头,小舟划过满满的莲花,这一幕使观众体会到了美好的母子情,也是沉香心中温馨的回忆。影片中人与景的处理也十分讲究,沉香寻母道路上的酷暑骄阳、激流险滩;又如跋涉在金色的沙漠上的沉香,随着镜头推移逐渐化为地平线上的一个点,这是写实与写意的一种巧妙结合,使影片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影片开头时三圣母与刘彦昌的爱情故事被低沉的男画外音娓娓道来,但是转眼就是一阵阴霾狂风,一段凄美的爱情就被这样巧妙地形式带过了,画面上的视觉反差与剧情的快速进展形成同步,抓紧了观众的心,观众自然担忧起了沉香的命运,不由自主被带进了《宝莲灯》的故事。

2.3对传统神话故事的继承和发扬

这部动画电影根据动画美术片特定对象群体的审美需要,对原本的神话故事进行了适当的增加和删减。影片突出了主人公沉香的曲折经历,着重描述沉香寻母、救母的曲折经历,突出了沉香历经磨难之后的成长过程。观众在观影后领会了美好的亲情、少年的勇敢、孝子的智慧。影片主题揭示了永恒的爱与真诚、勇敢智慧与美德。运用勇气和智慧才能使宝莲灯人灯合一,铲除邪恶、维护正义、救出至亲。也教会了大家只要精诚所至,金石就能为之而开。影片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增添了小猴、嘎妹等人物,通过叙述他们相互依靠,共患难的友好情节,来向观众传递友情珍贵这一观点。还增加了经典人物孙悟空,使得沉香劈山救母的过程更加曲折、动人。

三、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建议

3.1新颖的故事与创意性

商业电影一般会设置几条互相交替的线索,情节上急切推进,在紧张的氛围下叙述完精彩的故事。从一系列优秀的中国动画影片可以看出:明确的故事主旨可以牢牢把握住观众的心。同时配合上精彩的创意段落:电影中安插许多线索使观众对接下来的情节会更加期待。如《宝莲灯》中沉香走过桥头,镜头一转,桥栏上的石柱变为了一只小猴,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增添的人物使得剧情更加丰满,这令人惊喜的一幕充满了创意性。到了影片中间段,没有母亲陪伴的沉香却有了小猴和嘎妹的陪伴,虽然路途艰辛却拥有忠实陪伴的朋友。在传统的故事上适当融入现代的元素,充满了创意性的同时又不会使传统的故事主旨单一。

3.2加强角色的刻画

丰富多样的人物类型也是我们动画电影创作的优势之一。对角色的刻画是影响故事艺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动画电影中的部分人物刻画单薄,除了孙悟空、哪吒等人物外,缺少了一些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从《宝莲灯》中反派人物的创作来进行借鉴。在影片的一开始,二郎神看似被简单塑造成了一个只是听命于天庭的冷酷的大将,完全看不到心理变化与情绪波动,但是其脸部冷色调的配色,试图靠近沉香时的语气,配合上背景音乐的节奏,都代表着二郎神心中的挣扎与无奈。二郎神因其是充满矛盾的特性有别于一般传统的反面人物,压在山下的是自己的亲妹妹,而他自己也有过劈开桃山救母的传说,面对着和自己拥有相同命运的沉香,但是代表天庭的他又必须亲自动手来对付自己的外甥,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非常矛盾的情感。神仙也应该是拥有感情和内心活动的。影片中没有将所有罪责都安排在了二郎神身上,避免了人物刻画显得过于脸谱化。将二郎神这个角色刻画的饱满鲜活,这便是角色塑造的成功之处。《哪吒闹海》中的冷酷的龙王则也是以冷色调为主题,刻画出一个狠毒的反派形象。国外经典动画片《狮子王》中,也可以看到各式饱满鲜活的角色:如主角辛巴,或者是作为反派角色的刀疤等等。反派角色都是起着推动故事的关键作用。反观国外动画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狮子王》中的刀疤,一开始屈服于穆法沙,接着诱导辛巴陷害穆法沙企图夺取王位,最后与成长了的辛巴决斗,一幕幕将他的虚伪、卑鄙、奸诈、狡猾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人物的造型和性格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如孙悟空的紧箍咒、红裤子与金箍棒的标志性外形特点结合塑造了这个鲜活的角色。色彩和传统元素的`搭配有助于更好地发扬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的艺术性和独特的魅力,争取创造出更多深入人心的动画角色。

3.3呈现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

在经典的中国动画电影中能感受到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代表着我们拥有巨大的动画创作空间,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下,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用丰富的素材来谱写动人的故事。取材于传统民间故事的影片中出现的一些场景如宫殿建筑、母子在荷塘泛舟、民间艺人街头表演等,这些古代场景都能够很好地传递我们丰富的传统文化。带有中国风的色彩也对意境表达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影片中的色彩对传统艺术的表现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的。中国的水墨画、民族乐器所演奏的音乐都可以融入使用到动画电影中,为电影赋予更多的民族风韵。中国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丰富民间文化和素材,将它们收集运用起来,动画的整体意境与色调都可以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性。

3.4创作手法的与时俱进

在中国传统动画精品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中表现出十分完备的空灵流畅的动画运动之美,《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动作中体现了中国国画追求的行云流水、衣带当风的审美效果和古典戏曲对动作韵律感以及韵味的追求,设计这样的运动形式,更形象地传达出孙悟空这个角色的横空出世、洒脱不羁的精神特点。但部分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还存在着动作僵硬,不能流畅地融入剧情的不足。因此,只有更好地将动画电影艺术特性灌注于动画中人物运动形式的创造上,结合上与时俱进的创作手法来叙述完整精彩的传统故事,从而抓紧观众的视线发挥动画电影的艺术特色与魅力,有助于对画电影的创作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

四、中国动画的发展前景

从《宝莲灯》在平面动画中的成功试水后不难看出,中国的动画电影正走在一条光明大道上,因其商业化运作的成功,成为了国产现代化商业动画电影的领军之作,这是一个好的势头。虽然一些中国动画目前还没能很好地把握住发展方向,但是我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可以慢慢克服技术上以及表现上的问题,并且在电影的故事性和节奏上进行更好的把握。纵观其它各国发展较好的动画:美国的动画电影具有其特有的商业娱乐性和领先的高科技和创意,动漫形象令人震撼且深入人心;欧洲动画电影致力于动画艺术的表现;日本动画电影则致力于对风景对人物对内心世界极其细腻的刻画和升华。各个国家都有值得中国动画思考学习之处。动画发展的历史不同也就会导致不同的动画风格,中国动画电影应该立足当下,努力找寻到自己的风格。如何将我们的动画电影做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是继续从丰厚的传统题材中寻求新意,还是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为大众所接受的现代动画?在提高故事的艺术性的同时也能用好的技术形式将故事更好地呈现出来,我们要从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开始,我们的动画之路还有很长的过程等待着我们。

五、结论

《宝莲灯》这部以神话故事为灵感的国产动画电影作为动画影片商业性推广的一次开端之作,整体上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传播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同时也使人欣赏到中国的美景。奠定了中国商业动画片发展的基础。借鉴学习影片的优点和创新点,同时结合思考影片的不足之处,才能使我们在创作动画电影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提升。

动画电影论文13

摘要:21世纪全球化下,美国动画电影制作公司不再拘泥于本国的文化资源,而把目光投向全球,美国动画在题材选择上采用多元文化融合策略,将他国的文学名著、民间传说、文化和历史进行本土化融合和商业化改造,以适应全球不同市场的文化结构习惯和各个年龄阶段的受众需求,这样既为美国的主流电影文化带来异域风情,注入文化营养,也为美国动画进入国外市场带来文化认同和心理共鸣。

关键词:全球化;美国动画;文化选择

21世纪全球化下,美国动画电影制作公司不再拘泥于本国的文化资源,而把目光投向全球,美国动画在题材选择上采用多元文化融合策略,将他国的文学名著、民间传说、文化和历史进行本土化融合和商业化改造,以适应全球不同市场的文化结构习惯和各个年龄阶段的受众需求,这样既为美国的主流电影文化带来异域风情,注入文化营养,也为美国动画进入国外市场带来文化认同和心理共鸣。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电影生产国,仅有的文化传承被不同的题材轮番使用,美国的历史文化资源被挖掘殆尽,已经很难在陈旧的故事中展现新意,所以好莱坞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面临发展的瓶颈,很难再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文化产品。特别是在全球化下,单一的美国文化受到了新时期的挑战,为了迎合观众日益提升多样化的品味需求,好莱坞只有不断的在世界各地寻求各种题材来运用到自己的电影中,一来可以增加电影的选题,扩展视野;二来可以更容易的打入题材来源地,得到当地观众的认可。历史清楚地表明,一个善于吸收其它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其发展就会更加迅速,文明程度也会更高。而美国正是这样有着包容性的国家,美国善于容纳各国文化之精华,并且将其相互渗透和融合。美国动画电影制作公司不拘泥于本国的文化资源,把目光投向全球,许多动画片取材于他国的文学名著、民间传说、文化和历史,进而与本土化进行融合和商业化改造,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动画电影风靡全球,正是利用跨越民族界限和国家界限的多元文化题材来赢得世界的普遍认同和接受,从各国的优秀文化中吸取养分,应用他们熟悉的世界通行的文化符号和美国思维来包装,然后推向世界。如取材于欧洲文化名著或神话传说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取材于《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故事《阿拉丁》,取材于法国名著《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寡人》,莎士比亚著名剧作《哈姆雷特》的《狮子王》,以及取材于中国南北朝《花木兰》等。美国动画电影人以世界优秀的文化作为创作来源,将美国式的精神理念植入其中,再加上好莱坞的精美包装,成功地将他国文化进行吸收和改造,形成一种全球观众都接受的文化形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犹如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多少具有一致性,每一种文化内部又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而这种目标是其它别的社会所没有的,所以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美国人创作的作品必然会带有美国人的审美特色和文化表征,美国的动画电影尽管取材于他国,却已经过本土化,影片的内核是美国的精神理念,美国人所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自由、民主、轻松、幽默和调侃都渗透在影片中,例如将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塑造成好莱坞语境中的女英雄,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传播着美国的特有文化与价值取向,这势必会造成其他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认为中国的文化如影片所示,抹杀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这种有意无意的误读传播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对中国的文化价值造成了侵蚀,而且这种侵蚀还会随着文化传播中双方不平等的境遇而扩大。影片《阿拉丁》、《埃及王子》、《钟楼怪人》无不幸免带有浓郁的美国风格,传播着西方的自由和民主,侵蚀着这些弱势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

动画电影论文14

[摘要]动画电影是以动画制作的电影,是一种新生艺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并为人所青睐,在动画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艺术领域。随着中国文化逐渐风靡全球,加之中国市场目前被认为是全球潜力最巨大的市场之一,动画电影近年开始逐渐吸纳中国传统文化并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本文基于此探讨中国文化对动画电影产生的影响,认为中国文化对动画电影的场景设计、角色设计、故事情节设计和色彩设计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文化;动画电影;影响

动画电影目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随着中国市场的打开,不管是国外动画电影还是国产的动画电影,均吸收中国文化为之创作提供丰富而宝贵的资源。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从传统的文化、传统人物造型,还是涉及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和国家尊严的形象等都正在成为动画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笔者将其称为“中国元素”。本文将在动画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中寻找“中国元素”,试图探析中国文化以何种路径影响动画电影,并提出自身对中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应用的一些思考。

一、中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目前,中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被广泛应用,不管是国产动画电影还是国外的动画电影,而且以中国文化为依托的动画电影其中有一些也堪称经典创作,要了解中国文化如何影响动画电影之前,有必要清楚中国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一)中国文化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前与80年代之后,有过辉煌的动画成就。中国动画电影的出现和产生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从其创作之日起便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取材方面,有着大量丰富且反映民族文化和特征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作依托,而且在表现手法或是动画形象方面也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

如《骄傲的将军》(1959年),《东郭先生》(1955年),《抬驴》(1991年),《葫芦兄弟》(1986年)这些动画电影或电视剧的创作都是选择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或者是神话故事,体现了“寓教于乐”的中国精神,电影故事的教育意义成为当时动画电影制作的主要宗旨之一。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1962年万氏兄弟制作兼导演的《大闹天宫》,该作品便是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取材、形象设计、服饰、音乐等,不管是从角色分析还是从整个作品的美学设计方面都无不折射出“中国元素”,令国人骄傲。更加令人叹服的是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奇葩,是世界动画电影中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作品。这些影片强而有力地彰显了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财富。它是土壤,是美学营养,中国动画电影将在未来的创作中更多地吸收中国文化。在动画片的设计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其内核与灵魂的最终展现,以本民族文化为支撑的动画创作应该是我国动画艺术创作的主流。

(二)中国文化在国外动画电影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日益深入,加之中国市场成为动画产业巨大潜在市场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动画电影制作商开始将眼光投向中国。在他们所创作的动画电影中,吸收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和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和气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取材、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到片中所传达的思想,无不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影子。

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花木兰》则是最为典型,该电影取材自中国优秀民间故事《木兰从军》,在该片中,花木兰被演绎成为一名具有现代特色的女性,从现代青年的视角出发得到大众的共鸣。由日本制作的《神赐太郎》,影片虽以日本本土文化为载体,但是在画面背景方面,犹如中国山水画展现在人们面前,水墨的运用带着中国韵味,在日本动画电影界曾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再如,近年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热映又一次将中国文化与动画电影的结合推向高潮,从影片的核心思想到影片的背景音乐,如在神龙武士竞选的那一片段,背景音乐便是中国乐器组合,唢呐锣鼓,鞭炮齐鸣,这些都使得影片的中国风味浓郁,另外《功夫熊猫》的背景画面均以中国水墨画出现,写意特质尽显其中。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在国外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将会是动画电影界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和创新,丰富了动画电影的内涵,同时更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二、中国文化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上文可知,中国文化越来越渗透到动画电影的创作当中,不管是国产电影还是国外电影都有成功的应用,那中国文化具体是通过何种路径影响动画电影?笔者将从动画电影本身的创作进行分析,动画电影的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动画场景、动画角色、动画故事、动画色彩设计及动画意境。笔者认为,中国文化对这五个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影响动画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是指动画画面中除了人物和动物形象以外所有构成部分的设计,场景对于动画电影而言犹如一个载体和依托,所有的动画形象均以此为背景进行动画故事的演绎。以此动画场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画电影的审美效果。中国文化为动画场景的设计提供一种比较开阔的思路,国产电影自不用说,几乎所有的国产动画电影均以中国文化浓厚的动画场景作为背景,如《宝莲灯》《大闹天宫》等这些神话故事影片场景基本上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以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描绘了一个天界,烟雾缥缈,仙气弥漫等。最惹人注目也被国外动画电影所大量采纳的则是中国特色的水墨丹青,《小蝌蚪找妈妈》是最早使用水墨画作为动画背景的,《功夫熊猫》的背景也是中国山水画,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文化对动画场景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影响动画角色设计

角色是动画电影作品的中心,将会牵引整个动画故事的情节发展走向。是否能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衡量动画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也将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文化在动画角色设计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不少人物角色,这些人物都形象鲜明,个性特征突出。这些都对动画电影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孙悟空动画形象的设计,哪吒动画形象的设计,花木兰形象的设计,包括到最近《喜羊羊与灰太狼》影片中喜羊羊、灰太狼、村长角色的设计,等等。

(三)中国文化影响动画故事设计

动画故事设计是动画电影的主线,包括角色设计、场景布置等都要与动画故事相联系,动画故事引导观众通过既定的意图进行互动的艺术体验与享受,因此对于动画故事的设计是动画电影质量好坏的标尺之一。现有的中国动画电影的故事设计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在传统作品当中,《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都将成为动画电影的制作题材,中国丰富的寓言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都以情节动人吸引大众眼球,将其搬上电影银幕,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令人欢欣。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花木兰》则是最为典型,电影取材自中国优秀民间故事《木兰从军》,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演绎得很到位。还有《东郭先生》则取材于原名寓言故事,其故事幽默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四)中国文化影响动画色彩

动画色彩在动画画面中通过渲染自然环境,通过描绘建筑景观和角色形象,丰富了动画画面的表现语言,能起到烘托整体氛围,增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国画色彩语言丰富,风格鲜明为动画色彩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传统赋色的中国画中,讲究随类彩赋。不同于西方画注重对物象真实感的追求,中国画通过丰富变化的墨色以及多彩的'颜料注重作者情感的表达,而这些元素同时也契合了观众的审美要求,被大量地应用于动画电影的制作当中。如《牧笛》画面色彩的明快简洁,配合故事情节让人迷醉其中,《功夫熊猫》背景则为中国山水画,其色彩丰富,让人眼前一亮。

(五) 中国文化影响动画意境

动画电影的制作离不开对动画意境的追求,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动画电影意境的创作。以中国画为例,北宋时期郭熙的“三远构图”强调的是中国画的虚无缥缈的意境,从景观而言给人以空间感,人物来说,给人以立体感觉。由于人的情感丰富,因此从造型而言,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强调“形似”象形法,强调“写意”人物画,在人物画中常以某历史人物来象征某种人格、寄托某种思想和情怀具有审美价值的造型和形式。在动画片的实际拍摄过程中,可以表现这样的意境,《牧笛》中,牧童爬上山顶,眺望远山,寻找水牛时的镜头,牧童人物线条的移动,画面中出现的群山,云雾,疑如人间仙境,非常完美地体现了剧情的需要,给观者以美的熏陶。动画意境在动画画面中通过渲染自然环境,通过描绘建筑景观和角色形象,丰富了动画人物的形态和神情,能起到烘托整体氛围,增强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的作用。

总之,中国文化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动画电影的创作,不管是有形的背景设计、动画色彩,还是无形的角色设计、情节设计与动画意境等方面,许多电影作品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成功应用。除了以上五个主要方面以外,其实还有许多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与动画电影的融合,如背景音乐的使用,服饰,线条,包括电影中所倡导的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等。

三、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动画电影的创作之中,许多影片都成为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实现融合的成功典范。在这些影片全球热映的同时,也让充满意蕴的中国元素及文化走向世界。笔者认为,在中国文化对动画电影渗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化将成为动画创新的包袱,因为中国文化始终是世界动画电影无尽的财富;二是要正确对待国外动画电影植入中国文化,我们必须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认真对待那些经典影片,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更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动画电影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与时俱进成为其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国文化对动画电影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还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新思路,这才是不断发展动画电影,更好将中国文化与其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万康.艺术市场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

[2]彭玲.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3]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xx.

[4]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xx(06).

[作者简介]谢永(1979― ),女,重庆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动画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漫艺术教育。

动画电影论文15

当人们为一部动画影片的精彩内容而赞美喝彩时,却往往忽略了构成动画电影最重要的场景设计,它包含了剧情中除角色之外一切在画面中出现背景,道具,设置等事物。是创作一部动画电影成功的关键。

一、场景设计基本要求

(一)理清剧本思路

一部电影的灵魂便是剧本,所以在排演一部电影时首先要搞清楚理透彻的也是剧本,对于场景设计来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综合民族,艺术和思想等各方面的设计理念而进行的,而是需要场景设计者对剧本经过详细阅读透彻的理解把握之后再进行完整的综合思路创作。因为对于一部动画电影来说,他表现的时代背景,教育意义以及烘托人物形象的目的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因此掌握剧本内容对于设计者来说在创作动画场景时可以更好的创作出符合剧本内容的作品,另外因为设计师需要从各种渠道获得适合剧本布景的相关材料,然后根据剧本整理规划将可用部分添加到设计创作中去,这样才可以使得剧情,角色,意境等达到完美融合。

(二)明确影片风格

每部影片表现的中心思想都只有一个,而设计师在进行场景时需要根据这个中心来展开思路创作,既要是整个电影的整体思路达成一致协调配合,还要体现出该剧本独有的风格特点。所以,在每一部动画影片中都包含着设计师自己对剧本独到的理解和个人设计风格,这样通过对作品的良好掌控力和把握方向感,设计出一部部经典的影视作品。

二、场景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重要性

当一部动画影视在剧情已经敲定的.情况下,其中的角色和场景设计就成了设计内容的主体。而由上述所说,我们在影片中所看到的除了角色之外所有的画面事物都是属于场景设计的范畴。和角色设计不同的是,场景设计是为了更加完整的展现给观众一个合理的情节,因为人们的思维很广阔,单纯的只靠角色来填补会很枯燥单调,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场景设计来丰富画面色彩空间,将原本虚构的动画效果慢慢变得清晰实化起来,这样就可以使观众在欣赏影片时剩下遗留的空间部分补充起来,使得剧情中的人物形象和主体更加的鲜明立体。就比如说在《猫和老鼠》中,讲述的是一只猫和一只老鼠在一块斗智斗勇的喜剧情节,整个影片都是采用无声的效果来展现的,这就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加得把握好全局,整个画面都是在家里发生,只是简单地配上建筑,景物和道具等,就让人忍俊不禁。

三、场景设计的误区

(一)非环境艺术设

环境艺术设计和动画电影场景设计确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过二者差异也同样明显。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它在表现设计者思维概念时是按人的标准去要求创作的,更注重的是表现其人性化的艺术特点;而动画影视场景设计的关注点却是与剧情和角色的融合,在整个故事为准则的依托下创作的,它的视觉效果更加的丰富,色彩更加的鲜明和多样化。再对比二者的发展方向,前者主要是以人所生活的现实空间为基础,更讲究实用性,而后者则主要是为了融合整个故事情节而进行设计,对带给观众的视觉审美更为关注。

(二)缺乏合理性的设计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风格个性,但这种自己独有的特性需要用到合适的场合展现才行,在场景创作中也一样,很多时候,设计师往往在表达自己独立的创作思维的同时就忽略了整个作品的协调性,作为一名设计师,自己独特的创作思维很重要,只有一个可以不断创新,给予观众新的感受新的冲击力的设计人才才能不断创作出成功的影视作品,不过当一名设计师一味的追求新鲜的视觉感官冲击性,贪求表达自己的作品概念而将剧本所要表现的剧情和角色都置之不顾,那么只会让整个作品充满突兀感,有时甚至会让观众不知所云,这样的设计在创作中时万万不可的。所以一名真正优秀的设计师是在创作设计时不仅将自己独特思路引入剧情,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新奇感,而且还可以让整个情节完美和谐,给人以别样的美感。

(三)创作思路不完整

所谓动画影视作品,就是将剧本、角色、场景等各方面因素融合在一起而创作出非现实世界的构想作品,而为了使得画面效果及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设计师需要在角色和剧情的基础上补充场景设计,这样才能形成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而对于一名好的场景设计师来说可以在全面掌控整个画面感的同时假如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相当成功的,而对于很大一部分设计者来说,盲目追求模仿一些优秀的作品而不考虑自身所要设计的作品是否适合,这样就导致设计出的作品空洞多余,毫无新意。所以作为一名场景设计师,看到好的作品应该取其精华,将它很好的内化吸收,然后再将他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切不可一味借鉴模仿,这样只能是邯郸学步,一无所成。

四、结语

作为一名优秀的场景设计师,在创作设计前一定要对剧本深入的了解研究总结,做出自己对剧本独到的评价与见解,对整个剧情有着合理的把控,做出适合剧情与角色特点的场景风格设计,使得给予观众的整个视觉感受更加的具体化,完善化,创作出有自己个人独特魅力的优秀的动画影视作品。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