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精选8张)

发布者:追索 时间:2025-5-17 13:54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精选8张)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手抄报吧,借助手抄报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手抄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精选8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手抄报简单漂亮

小满节气作文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美学和生活智慧所在。四季有时候,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意思是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种子已经结果丰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在这个时候的世界里,万物充满活力,从容不迫:麦粒饱满,水稻插入,蚕结新茧,桑椹煮熟,菜籽捣油苦菜秀,期待如约而至的雨水,谷物生长顺利。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24节气都是相对的,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等。在这个季节,小满应该对应大满,但没有大满。小满之后是芒种。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有物盈则倾、物极必反的说法,所以节气中只有小满而不是大满。因此,小满是一个充满传统智慧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旬,小满人,物致于此小得满满。不满果你不满意,你会留下遗憾;如果你太满会造成损失。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我们常叹古人智慧之精,如小满一词,虽是节气,但用来比喻生活,也是巧妙的。古人云:君子宁居无处不在,宁处无处不在。如果人们自满,就很难取得进步;如果你不满意,也许是因为人们的欲望太大了。因此,小满这个季节是一个哲学节气,第一次见到小满这个词,就从中深深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幸福。满足的状态恰到好处。这种小满的感觉是让你比刚才多一点,留出空间,期待。所以小满不仅是节气,更是人生追求的最佳状态,是人生哲学。古人以他的哲学智慧,通过季节的转变,温暖地提醒人们感受生活,理解幸福,感恩、不懈进取、顺应自然、满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时间、地点、人的收获时代。

小满气节的来历: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之一。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华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旱更为严重。

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

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西北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使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会影响这些地区的早稻稻穗发育和扬花受粉。俗称“五月寒”,又称为“小满寒”。

小满的气候特点

南方地区

“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俗话说“立夏小满,江河易满”,这句话正反映此时华南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同时,随着端午节临近,广东也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水”时期。当龙舟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

长江中下游

“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黄河中下游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小满节气时,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所谓“一险”就是指小麦在此时刚刚进入乳熟阶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热风的侵害,从而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防御干热风的方法很多,比如营造防护林带、喷洒化学药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