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通用

发布者:彭泽先生 时间:2023-5-11 01:13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5篇

在高中阶段中,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地理教案通用,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篇1】

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本节知识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性移动规律,为后面课时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内容做好基础铺垫。“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节,本节内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需要在前面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原理、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知识来分析,而后面的气候类型的判断则也需要由全球大气运动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三圈环流控制着各种形式的大气运动,它的分布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天气和气候,因此三圈环流是本节重点,是关键之关键。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进而使学生发现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免死记硬背。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由于九年级地理课程开设的缺失,基础较差,同时高一学生还没有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在空间想象能力上较欠缺,再加之理解运动又需要相关的物理学科知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欠缺,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化繁为简,层层推进,加强讲解便于学生的理解,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效果会更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规律。

2.能力目标: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地理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移动过程。

2.难点:

(1).三维空间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风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设问式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层层讲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设条件,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总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再否定其中条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环流的结论;否定其中条件之二,分析得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论。

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强调自主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火山的概念、组成及其形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能描述火山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会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火山的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学难点】

火山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一组日本富士山的图片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组图片,大家看看图片上的地方是哪里?我听到很多同学都认出来了,说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确,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征和骄傲。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属于我们上节课所学的三种山岳类型中的哪一类?对,属于火山。这节课,我就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火山。(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做演示实验,模拟火山形成过程:

在桌上放一个锥形瓶,瓶中装适量白醋和洗涤剂,用滴管向锥形瓶中滴入小苏打溶液。滴入后,瓶内产生泡沫,随着泡沫的不断增加,溢出瓶外,堆积在锥形瓶周围。

教师做实验时,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观察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解决以下问题:

(1)学生观察后,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

(2)学生运用初中所学化学知识——酸碱中和反应,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学生类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火山的形成过程: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这样形成的山体就是火山。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宽广的玄武岩高原。

2、结合课本和实验后的泡沫状态,学生思考并回答: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分别对应泡沫堆的哪个部位?

3、结合课本,学生回答:火山的规模范围有多大?

(三)巩固拓展

(1)PPT展示我国长白山天池的视频和图片。

(2)介绍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关小知识。

(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其他火山的相关资料,做成PPT或视频,下节课进行汇报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火山的形成:

处于底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形成火山。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篇3】

一、教学目的

“三圈环流”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本节内容空间尺度大、要素多,只凭课本中的图片,学生难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展示,也只能看得见,仍然摸不着,学生也只是凭借画面去想象,难以形成空间思维的概念,最后也是晕头转向。因此我们决定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以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思路

本次实验按照实验准备――小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师总结这5步完成。在实验准备阶段,由老师事先安排好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分工对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组结合课本上“三圈环流的形成”相关文字介绍,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展示,教师对模型制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三、教学准备

(1)地球仪。每个班准备10个橡胶地球仪玩具,其大小适中,并自带经纬网,学科性强,可以在实验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地理认识。

(2)硬纸条。以打印纸为材料,上面已经绘制了4个垂直气流、3个近地面风向和3个高空风向,只需要学生在上课时沿线剪下即可,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在设计上,高空风和近地面风是不一样的,高空风成弧形,最后偏转了90°,近地面风成直线形。这是因为高空风向和近地面风的成因略有差异,在制作前需要给学生具体强化。

(3)透明胶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2个同学负责剪纸,2个同学负责折叠,准备出4个垂直气流、3个高空风、3个近地面风,另2个同学负责阅读课本,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合作互助。材料准备齐后,小组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区受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而极地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所以极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

第二步,赤道地区空气上升后,高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后,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气由赤道流向极地(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30°N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断在此堆积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气流。因此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低纬环流形成。

第三步,从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气流(南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逐渐偏成西南风(近地面);极地空气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空气向南流出(北风),逐渐偏成东北风(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从南边来的西南空气和从北边来的东北空气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气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分别流向30°N(高空风)和90°N(高空风),组成了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城市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上一节,教材把城市是作为一个点,从宏观上讲解城市的区位因素,而本节把城市作为一个区域,从微观上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重点在于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能够举例说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2)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城市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对城市有所了解,但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了解很少,所以讲解时需要细致。对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了解更少,讲解时应多提供一些合适的案例。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高一地理教案通用【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