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16册知识点总结

发布者:穿越激流的人 时间:2023-12-16 11:18

初中语文16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16册知识点又有哪些的呢?不晓得朋友们都知道吗?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16册知识点总结汇总,欢迎参阅呀!

初中语文16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一)名词作动词

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3、天雨墙坏(雨,下雨)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8、愿为市鞍马(市,买)

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__;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缟素(穿孝服)

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

(二)名词作状语

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

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

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作状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

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动词作名词

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__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__(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三、形容词活用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6)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36)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42)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__水底)

15、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25、互相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四、数量词活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_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语文学科基本学习方法是哪些

听讲听思路,记笔记记方法

作业不能只是完成任务,要主动实践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答题方法和思路。

课后的知识落实要靠自己

建议准备一个积累本,分门别类抄上易错的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文言实词、虚词等知识点,并常常反复回看。教材上课后要求有背诵默写的篇目,要在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提前下手,不要等着老师给你计划安排什么时候查背诵或者默写。总之,不能依赖老师的检查。

要养成日常的写作习惯

最好要有写周记的习惯,不管老师收不收周记本,自己每周都要写1-2篇。或者有一个自己的微博或公众号,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情,评论时事以及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和事。养成随时可以观点明确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看法的写作习惯。

写作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是靠自己写出来的,不能依赖于老师打分、写评语。如果周记交上去了,老师没给我写评语,我下星期就不想写了,那么写作水平是很难提高的。一定是自己有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只为了写给自己看,这种写作才会越写越好。

最重要的是要多读

读名著,读时评,读文化散文,读科普、艺术、哲学等各个门类的书籍,从中学习写作技巧,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如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部编教材中文言文比例大幅提高,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提升文言文水平势在必行。

1、要明确文言文知识结构和考试内容

文言文必会知识主要分为三大块:实词的解释与虚词的用法解释;重点句式;内容简析。

文言文经常考查的内容也分为三个部分: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明确了这些,我们就能找到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升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2、要运用“三多原则”提升能力

多读、多记、多练简称为文言文的“三多原则”。通过多读能够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义语法;记忆乃智慧之母,通过多记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能够加深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通过多练能够及时发现文言文阅读弱点,综合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要重视平时的归纳和积累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些人觉得只要翻译成现代文就可以了,而真正考试时,问题恰恰就出现的翻译这一关,因为文言文中很多字都是一字多译,也有不少是古今异意。因此我们善于归纳总结、积累经验,比如,翻译时要注意三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这就是很好的经验总结。

很实用又简单的语文复习方法

对照考纲说明,梳理板块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高考这场硬仗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各考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同时,还要对照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一个习题就是一个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建立习题档案,反复思考研读

有的同学到了复习后期还在盲目做题,结果是题目虽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个知识点或是同一类题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重典型例题的总结,不对照自己的错题反思,更不对错题归档整理。

殊不知,失分点就是增分点,所以,后期复习要注意运用不同颜色的笔对作业进行勾画圈点批注,加强解题后的反思并舍得花时间再次钻研历届高考试题,领会其命题风格,对典型习题做好归档工作。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