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反思

发布者:穿越激流的人 时间:2022-11-29 00:21

过秦论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秦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过秦论教学反思

过秦论教学反思1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平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海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平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学反思2

今天学习了《过秦论》的前两段,在了解了组要战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事迹的基础上,对联纵的失败也有了初步判断能力。不过鄙人在这并不想多费一点周折,我大概概括几点:用人失当、战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刘老师问我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却不知何以言明,周围的同学被一个个叫起,道着大同小异的看法。我不问自答:“要做到绝对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们在联合攻打秦国时一定会量着打败秦国以后自己怎样才能吃掉这个大肥肉。”

当时心里还有别的话,不过不善言语,所以作罢了。

先说说看灭秦失败的见解吧,以鄙人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恩怨模糊的记忆,和个别诸侯国主上的失策,可以断定“合纵缔交”的战略是终归失败的。若不是齐人私下撤军,亦不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失败退场;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从散约败”!说到底,“从散约败”的原因仅说是私心作怪导致的也不足为过。

我大胆做一个假设:假设六国灭秦以胜利而告终,结果又会如何?在那时候,秦国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谓地大物博。这块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来者会怎样对待它,我们可想而知!必定是强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丝毫不拥丝毫。战国时弱小者如中山国、卫国和楚国等,这些小国命中注定被欺负,不论孰胜孰败。如齐国和赵国,这类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当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国的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设齐、赵中一国举兵天下,而各诸侯国又恐惧,又“会盟而谋弱‘齐(或赵)’”,我想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国那样是哪里了。毕竟两家都在亡秦的时候占据了肥饶之地。因此,统一天下者要么是齐国,要么是赵国了。

回到史实中来,在“从散约败”以后,各国居然“争割地而赂秦”,简直可笑之极!难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这是丧权辱国、慢性自杀的行为吗?我想并非如此。毕竟缔虽败,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这是不行的,我想问题出在诸侯国的君王身上。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国土和人民考虑在内。

不论是谁统一天下,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和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代史的循环法则。

过秦论教学反思3

在教学《过秦论》一文时,老师们在备课会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中,本文是篇幅最长且难度最大的一篇,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实词的生字较多,虚词用法比较复杂,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是,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此文,它很不规范,议论文不讲理,而全靠摆事实,议论成分很少。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 确实教学目标,如,在讲解第三段的时候,我重点讲解了“余烈”、“六合”、“却”、“愚”、“弱”等实词;虚词重点讲一个“而”和“以”字,其它地方可以淡化。

2. 第四段我在确实教学目标的时候,重点讲了实词活用现象名词用如动词和名词作状语。如“瓮牖绳枢”、“云集响应”、“景从”等这段的虚词可以不讲了。

3. 第五段中虚词的重点依然是“而”和“以”的用法,照应前面的文段继续巩固这个虚词的用法;在实词方面,我重点选择了“小弱”、“道”、“序”、“朝”等实词的用法。

4. 由于贾谊这篇“论”文是以赋作论,其中文学的味道很浓,应该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让学生体验语言的表现力。在前面的段落里可以看到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辞采飞扬,如行云流水。像大量的排句、对偶句的使用;夸张手法的运用(关于六国的谋士将领很多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相距甚远;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练习三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本文的句式特点,当然,骈散结合,使得行文在整齐中富于变化,朗朗成韵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5. 在相关的语段的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键的字词的作用和表现力,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我在教学第三段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西段中能够表明作者态度的是哪个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味?在章法上,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明确:“自以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同学认为是“狂妄自大”,有的同学说是读出了秦始皇的自信,有的同学读出了秦国实力确实强大而不可撼动,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对秦始皇的否定,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嘲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问学生,这个词在文章的章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很多同学都能理解说是引起下文,但是,这只是说对了一半,作者这样写实际是为下文张本,否则,这段话难以与下文关联起来。即,按照正常的逻辑,秦始皇统一六国,又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密措施,那么,秦国,不秦朝当然应该是子子孙孙为皇帝可传万世而不绝了。但是,作者在这里偏要说是“自以为”,给了它一个似褒实贬的结论,为下文秦灭亡的结果来做铺垫,真是匠心独运,妙手天成。通过这样的赏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赏读关键字的时候,我还让学生比较了“愚”和“弱”这两个近义词在表现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知道作者在表现的时候有所侧重:一个是指思想上的愚昧,一个是指实力上的削弱。这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地方。

6. 在第四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认真比较名词的活用的现象:作状语和作动词。两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用这个例子来区别,很有可比性,也容易让学生通过记住语言材料来记住用法,效果明显。然后让学生讨论“转而攻秦”的“转”里暗含着作者的表达意图。学生只有联系整个这段话才能作出比较确切的解释。很多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他们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结合全段的语境,显然作者是表达出陈涉等人的起义是仓促之间攻打秦国,强调没有准备的意义。

7. 在第五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金圣叹的对《过秦论》的点评来思考。本文以大量的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以衬托、对比来形成反差,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结果,劝戒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作为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饰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总之,《过秦论》虽是一篇长文,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短教,也可以尝试简教。语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当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因为,一篇文章可以有无数种的教法,此所谓教无定法。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语文课必须有语文的味道,必须像语文的样子,必须循语文的规律。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当然是教学目标,目标定了,我们才不会跑偏,此所谓万变不离其踪,“缘督以为常”。

过秦论教学反思4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

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但贾谊的一生或许是个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怀才不遇,因为他的才不是一般的才,而是一种足以作为帝王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长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和中国许多文人一样,都没办法真正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排除在帝王之外,渴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却偏又不能如愿,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功夫上,铺排纵横,洒洒洋洋,用文字本身来吸引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欣赏。无疑,贾谊也是如此。我们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和崇敬的贾谊以及贾谊的《过秦论》。从《昭明文选》到《古文观止》似乎历代文人都将此文奉为经典,可见其文字铺排渲染之功力。贾谊之写《过秦论》气盛而情浓,仿佛一战国纵横家再世。

贾谊是在大汉朝开平盛世之下写此文的,独见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王朝的统一过程是极其赞美的,不惜波墨如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种汪洋恣肆笔锋大概也只有贾谊才能写得出了。秦王朝争得天下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但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农民义军的打击下还不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于是他很自然地就说出了这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尽管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贾谊确有先见之明,但我不知道处在歌舞升平中的汉文帝看了此文后心中有何感喟,不知这是不是贾谊的悲剧根源之所在,因为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喜欢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个贤明的君主。

我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把《过秦论》这么大气的文章和那个因梁王堕马而郁郁寡欢、从而早逝的贾谊联系在一起,我不知贾谊是否是自己选择这样的一种悲情生活,而正是这种选择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解。而正是这种悲剧,才得到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为他写传记时,把他和屈原列在了一块,在司马迁的心中,他是极喜欢磨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同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人生是个悲剧,但他们同样可以让后人景仰。

我不知道是贾谊成全了文学史还是历史成全了贾谊,亦或是贾谊自己成全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都为我们留下了经典性的文字。他让我们知道,即使看似最枯燥的政论文,依然可以写得很壮美。

过秦论教学反思5

今天学习了《过秦论》的前两段,在了解了组要战国的历史背景以及有关事迹的基础上,对联纵的失败也有了初步判断能力。不过鄙人在这并不想多费一点周折,我大概概括几点:用人失当、战略失策、私心作怪等等。

刘老师问我们目前有什么想法,我有所思却不知何以言明,周围的同学被一个个叫起,道着大同小异的看法。我不问自答:“要做到绝对信任这是不可能的事,当他们在联合攻打秦国时一定会量着打败秦国以后自己怎样才能吃掉这个大肥肉。”

当时心里还有别的话,不过不善言语,所以作罢了。

先说说看灭秦失败的见解吧,以鄙人对战国时期各国的恩怨模糊的记忆,和个别诸侯国主上的失策,可以断定“合纵缔交”的战略是终归失败的。若不是齐人私下撤军,亦不至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失败退场;若不是互相猜疑,亦不至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若不是私心作怪,思想不宜,亦不至于“从散约败”!说到底,“从散约败”的原因仅说是私心作怪导致的也不足为过。

我大胆做一个假设:假设六国灭秦以胜利而告终,结果又会如何?在那时候,秦国已有巴、蜀以及其他“膏腴之地”,可谓地大物博。这块大肥肉的主人不在了,其它的外来者会怎样对待它,我们可想而知!必定是强健者居多,弱者得少,更有甚者丝毫不拥丝毫。战国时弱小者如中山国、卫国和楚国等,这些小国命中注定被欺负,不论孰胜孰败。如齐国和赵国,这类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无疑是获利最多的。当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壮大自己以后,固然走秦国的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假设齐、赵中一国举兵天下,而各诸侯国又恐惧,又“会盟而谋弱‘齐(或赵)’”,我想这次的“以多欺少”未必像打秦国那样是哪里了。毕竟两家都在亡秦的时候占据了肥饶之地。因此,统一天下者要么是齐国,要么是赵国了。

回到史实中来,在“从散约败”以后,各国居然“争割地而赂秦”,简直可笑之极!难道那些“肉食者”都不知道这是丧权辱国、慢性自杀的行为吗?我想并非如此。毕竟缔虽败,士然在。明智之士一定知道这是不行的,我想问题出在诸侯国的君王身上。他们只想着自己的安全和衣食住行,根本不把国土和人民考虑在内。

不论是谁统一天下,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和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国古代史的循环法则。

过秦论教学反思6

在教学《过秦论》一文时,老师们在备课会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中,本文是篇幅最长且难度最大的一篇,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实词的生字较多,虚词用法比较复杂,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是,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此文,它很不规范,议论文不讲理,而全靠摆事实,议论成分很少。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 确实教学目标,如,在讲解第三段的时候,我重点讲解了“余烈”、“六合”、“却”、“愚”、“弱”等实词;虚词重点讲一个“而”和“以”字,其它地方可以淡化。

2. 第四段我在确实教学目标的时候,重点讲了实词活用现象名词用如动词和名词作状语。如“瓮牖绳枢”、“云集响应”、“景从”等这段的虚词可以不讲了。

3. 第五段中虚词的重点依然是“而”和“以”的用法,照应前面的文段继续巩固这个虚词的用法;在实词方面,我重点选择了“小弱”、“道”、“序”、“朝”等实词的用法。

4. 由于贾谊这篇“论”文是以赋作论,其中文学的味道很浓,应该通过反复的诵读来让学生体验语言的表现力。在前面的段落里可以看到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辞采飞扬,如行云流水。像大量的排句、对偶句的使用;夸张手法的运用(关于六国的谋士将领很多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而且相距甚远;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练习三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本文的句式特点,当然,骈散结合,使得行文在整齐中富于变化,朗朗成韵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5. 在相关的语段的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键的字词的作用和表现力,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我在教学第三段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西段中能够表明作者态度的是哪个词?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味?在章法上,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明确:“自以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同学认为是“狂妄自大”,有的同学说是读出了秦始皇的自信,有的同学读出了秦国实力确实强大而不可撼动,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对秦始皇的否定,有的同学读出了作者嘲讽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问学生,这个词在文章的章法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很多同学都能理解说是引起下文,但是,这只是说对了一半,作者这样写实际是为下文张本,否则,这段话难以与下文关联起来。即,按照正常的逻辑,秦始皇统一六国,又采取了一系列的严密措施,那么,秦国,不秦朝当然应该是子子孙孙为皇帝可传万世而不绝了。但是,作者在这里偏要说是“自以为”,给了它一个似褒实贬的结论,为下文秦灭亡的结果来做铺垫,真是匠心独运,妙手天成。通过这样的赏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赏读关键字的时候,我还让学生比较了“愚”和“弱”这两个近义词在表现上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知道作者在表现的时候有所侧重:一个是指思想上的愚昧,一个是指实力上的削弱。这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地方。

6. 在第四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认真比较名词的活用的现象:作状语和作动词。两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学生容易混淆,用这个例子来区别,很有可比性,也容易让学生通过记住语言材料来记住用法,效果明显。然后让学生讨论“转而攻秦”的“转”里暗含着作者的表达意图。学生只有联系整个这段话才能作出比较确切的解释。很多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他们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结合全段的语境,显然作者是表达出陈涉等人的起义是仓促之间攻打秦国,强调没有准备的意义。

7. 在第五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金圣叹的对《过秦论》的点评来思考。本文以大量的篇幅铺张宣扬秦的兴盛史,再以秦的速亡史与之比较照应,运用了先扬后抑、扬中有抑的手法,处处以衬托、对比来形成反差,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说明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施仁政施暴政结果,劝戒后来的统治者只有施仁义,行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这也体现了贾谊作为辞赋家的政论特色,用夸饰的手法叙事状物,达到文势滔滔,波澜层迭的艺术效果。

总之,《过秦论》虽是一篇长文,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短教,也可以尝试简教。语文教学首要的问题当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因为,一篇文章可以有无数种的教法,此所谓教无定法。但是无论如何变化,语文课必须有语文的味道,必须像语文的样子,必须循语文的规律。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当然是教学目标,目标定了,我们才不会跑偏,此所谓万变不离其踪,“缘督以为常”。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