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姑娘》教学设计(精选7篇)

发布者:胡子哥 时间:2024-5-16 00:44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精选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柳树姑娘》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精选7篇)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 《柳树姑娘》

【教材分析】

歌曲《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炼,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 全曲xx”为基本节奏型。第1—8小节,上下句对称,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曲调舒展而又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飘柔的姿态。第二声部只用了第一声部的同音支声,配以八分音符节奏及跳音的 “啦”唱法,烘托出欢乐的气氛。第9—12小节,节奏突然紧缩,向上三度的模进,使曲调更为欢快,与前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最后曲调又趋平稳舒展。结束句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啊哩啰”中欢快地结束,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设计理念】

1、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设计教学。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 首先让学生聆听合唱版《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感受和声之美。 接着创设情景,把学生带进一个美丽的春天意境中,让学生用春风和春雨的声音来进行发声练习,具有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开展活动。审美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体验歌曲节拍,主题旋律模唱训练,尝试运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情感,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以音乐改编练技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演唱《柳树姑娘》,学习同音支声的二部伴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技能。

4、以趣味评价促成长。教学中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的评价,真正做到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目标】

1、参与歌曲《柳树姑娘》的学唱和表演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大自然的美,并愿意把这份感受表现出来。

2、在游戏活动中聆听、感受,体验歌曲《柳树姑娘》的力度变化、节奏舒展与紧密以及同音支声伴唱的欢乐情绪。

3、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演唱《柳树姑娘》,学习同音支声的二部伴唱。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2、二声部合唱教学。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童声合唱《春天在哪里》,这里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轻松进入音乐课堂!

2、找春天

师:大家知道这首好听的合唱歌曲叫什么名字吗?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谁来说说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听,春天在召唤我们呢,它要和我们一起唱起来。

3、发声练习(略)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说春天)。

师:湖岸边,池塘旁,总有一个柔美的声音在随风摇曳,她是谁呢?听,老师用歌声呼唤她:(唱)柳树姑娘、柳树姑娘,生随琴唱:柳树姑娘、柳树姑娘!

师:我们在呼唤柳树姑娘时,强调了哪一个字?

再呼唤一次,(柳树姑娘,做呼唤动作)

师:孩子们,柳树姑娘被你们这亲切的呼唤声真的吸引来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和柳树姑娘交个朋友吧!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歌声吧,同时大家要思考一下,歌曲中柳树姑娘带给你怎样感觉,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播放歌曲《柳树姑娘》初步体会歌曲的旋律。

2、教师范唱。

师:下面听老师唱一唱,看我的声音是否优美、轻柔,如果我唱得好,就请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师随伴奏范唱。

3、感受三拍子。

师:柳树姑娘说,她也想得到你们的掌声,可是她提了一点小小的要求,看大屏幕,(出示)请按歌曲节拍的强弱规律为我鼓掌。这首歌曲是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师拍手示范)强弱弱。

师生一起多种形式拍强弱弱(拍手、拍腿、拍肩等)

师生随歌曲用你喜欢的方式按强弱规律鼓掌。(随音乐拍强弱)

4、读歌词。

师: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它的歌词也写得很美,我们赶紧来读一读吧。

学生跟读;全体齐读歌词。

5、唱春天。

(1)用“呜”模唱歌曲

师:大家读的真美,全体用“呜”试着齐唱一遍。

(2)跟唱歌谱

(3)带词演唱

师:赶快把优美的歌词加进来吧。

(4)解决难点:(歌曲演唱的处理)

师:同学们在唱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句唱不好?

1前倚音怎么唱?

音符上面有一个倚音,倚音唱得要短促一带而过(教师示范,学生模唱)。

2注意让学生唱出三拍子的感觉,音要唱满。再次齐唱一遍。

3师:同学们有没有感觉柳树姑娘在什么地方越来越高兴、越唱越高兴?

生: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师:柳树姑娘越洗越高兴,越洗越漂亮,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力度来表现柳树姑娘越来越高兴的心情呢?

生:轻快的声音。

师:这句应该怎么掌握力度变化。

生:由弱到强。

师:对,我们可以由弱到强来唱,(跟琴唱)再来巩固一下。 这次老师能感受到柳树姑娘越洗越干净,越洗越漂亮,美在了心里,最后这个“阿里罗”要唱得怎么样?

生:轻巧、有弹性、弱。

学生随琴唱后两句。

(5)处理歌曲感情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我们的湖岸边,站着一排排柳树,一阵春风吹来,柳树摇动,又一阵春风吹来,柳条随风轻舞,来睁开眼睛,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们现在就是小柳树, 来把手举起来,把小柳条举起来,我是春风,我来吹风你们一起摇一摇,(师唱前两句,学生双手摇)哇,这小柳树摇的真好, 能不能把这种感觉唱出来?

学生随歌曲伴奏演唱。

师:孩子们你们的歌声真的让我感受到了阵阵春风吹柳树,掌声送给自己吧。

三、加入打击乐器

1、教师拿出串铃,让学生先听一下它的声音。

师:大家的歌声真优美,把一件小乐器都吸引来了,看,它是谁?

生:串铃。

2、音乐中加入串铃。

师:串铃也想加入到我们的歌唱当中,你们仔细听一听, 串铃是怎么唱得?

师随音乐加入串铃。

师:串铃的.声音好听吗?你知道它是在歌词的哪个部分唱的呢?一共敲几下?

3、找学生上台表演串铃。

四、学习二声部伴唱 1、听二声部音乐。

师:这首歌曲不仅吸引了串铃过来,还吸引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是谁呢?一只百灵鸟,它要和柳树姑娘合唱,你们来找一找百灵鸟唱得是什么?在哪里出现了?

播放歌曲。

生:前两句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后面唱得“啦啦啦”。

2、练习二声部

(1)师:百灵鸟唱得“啦啦啦”出现了几次,每次是不是都一样啊?你们听(老师弹琴来模仿唱啦)。

生:最后一句“啦啦啦”比前面的低一些。

(2)学生跟琴唱“啦啦啦”。

(3)再次演唱。

师:百灵鸟的声音非常清脆悦耳,我们唱时也要像它一样。

3、师生合作。

(1)师:下面大家唱歌词,老师来当百灵鸟唱“啦啦啦”,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

(2)师生交换,老师唱词,学生模仿百灵鸟。

(3)生生合作:分成两组,一组唱百灵鸟“啦”一组唱柳树姑娘,看你们的配合怎么样?(两组交换)

(4)领唱和伴唱(找一位唱的较好的学生唱词,全体唱“啦啦啦”)。

五、拓展

师:微风吹过,柳树姑娘甩动着她长长的辫子,跳着优美的舞蹈,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美,让我们也一起用歌声、舞姿赞美大自然吧!

学生小组合作:唱歌、跳舞、乐器伴奏一起表演歌曲。

六、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习了歌曲 《柳树姑娘》、学会分两个声部演唱,并且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希望同学们不仅唱好歌曲,还要好好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能轻柔、有表情的演唱。

2、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少数民族歌曲独特风格。

活动准备:

l、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春天景色,观察柳枝风吹的动态,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2、根据歌曲设计图谱一幅。(也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谱)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课题 教师:春天来了,嫩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姑娘的什么呢?你们听一听?(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出示图谱,学唱歌曲

l、教师出示图谱,边演示边完整清唱。

①教师:这张图谱可以帮助我们学唱歌,下面我来唱,你们看我唱到那儿了?

②教师演唱,提问幼儿。

2、学唱歌曲。

(1)教师指图演唱,让幼儿了解使用图谱的方法。

教师:小朋友,这张图谱用美丽的画把歌词给画了出来,这谱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歌词,使我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每一句用什么样的情绪唱?

(2)幼儿跟随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

(3)教师提示:

①幼儿注意唱好三拍子的旋律。(强、弱、弱)

②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洗洗干净,多么漂亮”……

3、学唱衬词,练习二声部唱。

(1)这次演唱请小朋友唱歌词,每两小节歌词的后两拍教师用“沙沙沙”衬词演唱,从第9小节开始至结束师幼合唱。下面我们来试一试。

(2)幼儿分组轮唱衬词(教师参与),练习二声部唱。

4、教师可鼓励幼儿创编动作有表情地边唱边表演。

现在正值秋天,开始导入的一段谈话已经不适合季节了,因此我改成了直接介绍歌曲名称,然后再通过歌曲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美。

这首歌曲很普遍,有部分幼儿以前曾经接触过,因此在学唱歌曲时幼儿表现的很轻松。

由于幼儿练习二声部的机会不多,因此活动中幼儿显得有些难度。

活动反思: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歌曲。歌词简练,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因此这首歌曲深受幼儿的喜欢。

活动中我尝试用填充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动,再加上每贴一张图片就预示着一句新歌词的产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困惑,让幼儿愉快、主动地学习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丝成功的喜悦。并且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3

活动目标:

1、学习新歌,了解歌曲是三拍子歌曲,唱出句首重音。

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柳树。

2、有关池塘柳树随风飘动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学习歌曲:《柳树姑娘》

(1)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提问:"这首歌中为什么把柳树称为柳树姑娘呢?"

(2)幼儿随着歌声旋律用不同方法打节奏。

(3)结合录象,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4)幼儿有节奏地随着音乐念歌词。

(5)鼓励幼儿跟着钢琴轻轻唱一遍,教师针对幼儿跟唱情况即使指导。

(6)学习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唱,用优美及活泼的唱法表现歌曲。

2、音乐游戏《逛公园》

提醒幼儿进行游戏时,注意保持前后的适当距离。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4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较好地演唱三拍子歌曲,唱出句首重音。

2、用唱衬词的方法,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柳树。

"柳树姑娘"画面,幼儿大胆地拟人化想象,激发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活动过程:

一、学新歌

(1) 老师想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给你们听,听听老师唱的是什么?

(2) 教师有感情、准确清楚地范唱。

(3) 幼儿有节奏地随音乐念歌词。

(4) 幼儿学唱二、有表情的演唱。

(1) 教师有表情范唱,以琴声暗示,提醒幼儿唱出句首重 音。

(2) 用优美及活泼轻快的唱法表现歌曲。提示语:开头两句表现柳树姑娘拖着长长的辫子,随风轻轻摆动,我们应该怎样唱?(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应该怎么唱?(活泼、轻快)

三、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提示:我们想一个方法把这首歌唱得更好,一部分小朋友有表情地唱歌词,另一部分小朋友同时跟着音乐旋律有感情地哼唱,从地五句开始全体合唱。教师示范演唱并带领幼儿有表情地分声部合唱。

活动反思:

幼儿在听听、唱唱、跳跳中充分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旋律;在听听、说说、念念中反复感受诗意一般的歌曲内容;在哼哼、唱唱中学唱歌曲,整个活动幼儿都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着,符合新《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目标,及“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的指导精神,使幼儿初步学唱了歌曲《柳树姑娘》,抒发了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5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柳树发出了鹅黄色的嫩芽儿,一场春雨过后柳叶翠色流,所以我紧扣《指南》设计了这次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柳树、装扮柳树、表演柳树萌发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柳树实物和图片,准确地说出柳树的形状、颜色特征。

2、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表演柳树感受手工美术活动的乐趣。

3、尝试用胶水将“柳叶”准确地粘贴到柳条上。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能准确地说出柳树的形状、颜色特征。

【活动难点】

尝试用胶水将“柳叶”准确地粘贴到柳条上。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观察春天刚发芽的柳树、柳树的图片。

2、物质准备:柳树树干、柳条,卡纸做的柳树叶子,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观察柳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手里拿的这根树枝是谁的枝条呀?对了,是柳枝。

2、出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柳树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你看到的柳树长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春天到了,柳树姑娘的枝条上长出了小嫩芽,一场春雨过后,柳树姑娘的`头发变得更绿了,一根根枝条越来越长,叶子越长越绿。

二、装扮柳树姑娘。

1、老师今天也把柳树姑娘约到了我们教师,想不想见一见柳树姑娘呢?让我们一起用温柔好听的声音请出柳树姑娘:“柳树姑娘,请出来吧”!

2、柳树姑娘出场:“小朋友们好,我是柳树姑娘,见到你们我很高兴”。引导小朋友和柳树姑娘打招呼。

3、老师发现柳树姑娘今天来的太匆忙,都没有好好装扮自己的头发,让我们一起来装扮柳树姑娘吧!

①教师示范讲解,如何粘贴柳树的叶子。拿一根柳条放在桌子上,再拿一片叶子,用食指蘸一点胶水抹在叶子一端,然后贴在柳条上,左边贴一片,右边贴一片,然后再左边贴一片右边贴一片,贴满为止。

②幼儿制作柳条,教师指导。胶水放在桌子中间,从篮子里选一条柳条。贴好柳条,用抹布擦手,坐在蓝线上。

三、和柳树姑娘翩翩起舞。

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和幼儿随音乐一起翩翩起舞。

四、活动延伸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装扮了柳树姑娘,我们玩得都很开心,柳树姑娘还和其他小朋友有约会呢,让我们一起送送她:“再见,柳树姑娘”。

美丽的柳树不但绿化了环境,还净化了空气,让我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为柳树浇一次水,施一点肥料,好不好。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6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结合情境感受和掌握歌曲中附点节奏和弱强的'表现方法。

3、感受柳树姑娘柔美和活泼的形象。

活动准备:

柳条、图谱、钢琴、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教师出示背景图。

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了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幼儿欣赏歌曲《柳树姑娘》。

你觉得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

2、 教师清唱一遍,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你觉得哪句最好听?(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3、教师清唱第二遍,幼儿结合“柳树姑娘”内容,进一步理解歌曲。

你听到了哪一句?你会唱吗?它是怎么唱的呀?

三、幼儿学唱歌曲。

1、第一遍完整跟唱。

2、第二遍重点练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3、第三遍重点练习强弱的处理及唱出柳树姑娘柔美和活泼的形象。

四、歌表演。

我们拿着柳条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吧!

《柳树姑娘》教学设计 7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孩子更多的感受春天带来的美好,从观察春天、感受春天到歌唱春天,体验合作演奏、表演的乐趣,体验不同的表现节奏的方式及创编歌词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引导泳儿了解三拍子歌曲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并用多种方式表征。

二、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

三、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体验多种方式表现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活动难点:

尝试在前四句歌词的结尾处添加衬词。

活动准备:

1、 教师带领幼儿事先学习歌曲,到户外观察春天,寻找春天。

2、 歌曲光盘、柳树姑娘头饰、三角铁、沙锤、响板。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在《小鸟落落》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模仿小鸟飞到活动室。

二、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思考春天的各种变化,进而复习歌曲。

1、 春天来了,你发现了什么?(天气变暖了,小草发芽了,人们穿上毛衣。花开了,有桃花、梨花、杏花、迎春花,蝴蝶、蜜蜂、蚂蚁、青蛙都出来了。柳树也发芽了,长出了一片片的叶子)

2、 柳树发芽了,我们学过一首唱柳树的歌,是《柳树姑娘》。一起来唱一遍。

三、幼儿观察图谱发现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用不同的方式变现节奏。

1、1棵大树2棵小树,这就是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第一拍是大树,第二拍和第三拍是小树,也就是第一拍的声音重,强,第二拍、第三拍的声音要弱一些,就是强弱弱。

2、用动作表现节奏。(拍手、跺脚、拍肩)。教师清唱幼儿用动作配伴奏,然后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用动作配伴奏。

4、用乐器打节奏

(1)教师示范乐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清唱分组演奏乐器

(3)播放音乐《柳树姑娘》幼儿分组演奏乐器。

四、引导幼儿表现柳树姑娘的美和高兴地心情

我们在唱歌的时候怎样表现出柳树姑娘的美呢?(微笑的唱歌,加上优美的动作)。怎样表现柳树姑娘洗头发高兴地心情呢?(高兴地去唱,跳起来)

五、尝试创编衬词,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在这首歌曲中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我们可以加入自然界的声音帮衬一下,让这首歌曲更好听。微风吹来,树叶发出什么声音?沙沙沙。我们把沙沙沙加在歌曲的前四句的后面。分组唱,二声部合唱。同样引导幼儿创编流水哗啦啦、滴答答的声音加入歌词。

六、自由表演,充分体现艺术活动的愉悦功能

老师准备了头饰,每个孩子一个头饰,随音乐自由表演。

到户外看柳叶又长大了没有,带出活动室。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