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习俗作文汇总[15篇]

发布者:一叶扁舟 时间:2024-1-27 03:40

家乡的习俗作文汇总[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习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汇总[15篇]

家乡的习俗作文1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2

家乡过年的习俗——跨火盆泉州市惠安县崇武西华小学201班郑祎指导老师龚萍蓉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我的家乡崇武,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闽南过年的习俗,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跨火盆”。我至今还忘不了第一次跨火盆的情景。那个年兜的晚上,一家人喜气洋洋地吃完团圆饭,奶奶就恭恭敬敬地在香炉里点上线香,然后把用红纸、金纸包着的薯藤柴枝堆在大门外,点燃,等到烟绕火旺时,她让伯伯、爸爸和哥哥按辈份跨过那堆火焰。我也兴致勃勃地排在哥哥后面。可是,被奶奶拉到了一边,严肃地说:“这是男人才能跨的,你女孩子家跨什么火盆?”我嘟起小嘴,不高兴地走开了。爸爸把我抱了起来,对奶奶说:“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女儿也是儿啊!”

在大家的说服下,奶奶才同意让我跨火盆,我高兴极了。我们一个接一个跨过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奶奶在一旁大声念道:“跨入来,年年发大财;跨出去,无忧又无虑;跨过东,五谷吃不空;跨过西,钱银滚滚来。”

我当时只觉得好玩,并不知道“跨火盆”意味着什么。后来妈妈告诉我,这也叫“过火盆”,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我们跨过火盆后,奶奶把一串鞭炮放进火盆里,立刻传来一阵清脆的噼噼啪啪声。随后,奶奶急忙把“跨火盆”未熄的`余灰用畚斗收集起来,添于炭炉中,她说,这叫“添旺”,象征家业更加兴旺。

时代在变,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不会改变。这有趣的习俗不正寄托着家乡人们企盼来年幸福好运,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美好愿望吗?

家乡的习俗作文3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包饺子、吃元宵、扭秧歌、舞龙灯、灯展、逛庙会等等。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面还包邮硬币,谁吃到硬币饺子预示谁有好运。

春节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晚辈收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紧接着又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节,正月十五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幸福、安康。

每年的元宵节都有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文艺表演,场面真壮观。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中心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盏盏红彤彤的小灯笼,还有用灯光做成的各种动物造型,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栩栩如生、好像在人群中游动。

春节习俗最有趣也是最有收获的'就是逛庙会,正月十六上午,大约经过四十分钟的路程,到了我的老家去赶仓颉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在碧波荡漾的人海里,一只调皮的小龙在追逐着一颗宝珠,那宝珠好像故意戏弄小龙,小龙怎么也追不上,随着人们的摇旗呐喊,我知道这是在舞龙灯呢,看得我心花怒放。

没等我看够,就随着闹嚷嚷的人群来到了小吃摊旁,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不由得吸吸鼻子,各种美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舔舔口水,一种种、一样样地吃,什么也不用想,尽管吃,一直吃到撑,真是饱了口福。

另一旁石工艺品的摊位,每件看上去都精雕细琢,有小猴上树、孔雀开屏、嫦娥奔月等等,每一样都那么晶莹剔透,每个都让我爱不释手。

还有儿童游乐园,过山车、海盗船、蹦极、魔鬼世界等等好多好玩的项目。

这次逛庙会,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春季还有许多习俗,我就不一一讲了,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家乡的习俗作文4

我们家乡的春节可好玩了,不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烟花燃放,还可以吃到家人亲手包的饺子。

尤其是今年春节,妈妈说要带我回老家过节,我开心极了。

期盼中的家乡到了,奶奶和爷爷正在包饺子呢!我看到妈妈和爸爸正跟爷爷奶奶学包饺子。于是,我也赶紧凑过去,想看看饺子是如何包成的,“哇!包得好漂亮呀!”一个个包好的饺子,像裂开的笑脸,整整齐齐地排放着。奶奶和爷爷熟练的包着饺子,只见奶奶先把饺子皮擀好,爷爷拿过一片,先夹点肉馅放在面皮上,然后开始攥饺子。动作是那么娴熟,一会儿功夫,一个漂亮美观的'饺子就好了。

于是,我也学着爷爷包起饺子来。可是,我包的一点也不漂亮,也不像样。妈妈看着我微笑地说:“不要灰心,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我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暗暗想着:“不要灰心,灰心是做不好的,要相信自己能行。”经过我一番的努力,终于,我把饺子包得也像模像样了。当时,我是多么的开心呀!

后来,奶奶把饺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自己包的饺子美美品尝了起来。妈妈看在眼里,高兴地在旁边说:“你包的饺子还真不错呀!妈妈也品尝品尝。”我的心里面甜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要甜,我开心极了!

晚上,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还在空旷的院子里燃放烟花,“轰轰、轰轰”一枚枚烟花在夜空炸响,乍时,天空中绽放着一朵朵色彩鲜艳、姿态万千的花朵,美丽极了。这响声,这绚丽的花朵,传达着我们一家人新年之伊的喜悦和祝愿。

这个春节,是我过得最开心的春节,因为我不仅学会了包饺子,还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睦。“家和万事兴”,能与家人快乐地度过春节,我感到十分的幸福。我也相信,我们家的生活会像那美丽的烟花一样多姿多彩。

家乡的习俗作文5

在我的老家安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清明节祭祖”,别认为这很普通,其实我们全家人对其是非常重视的。

在离老家几十公里处,有一个小镇——许岭镇,是我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许岭,安葬着我们徐氏几十代先人们。

山上,数不清的树木,荒草和荆棘,证实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为了祭拜祖先,我们也不会屈服,折断多余的树枝,踩平多刺的荆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坟地,我们看见了大大小小的坟。爷爷带路,先找到我们最亲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坟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张纸钱插在坟头上,接着叔叔拿出一叠纸钱在墓碑前点燃,我当时亲眼看见墓碑上玄孙一栏里有我和两个弟弟的名字,还有几个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他们没有来祭祖呢?也许是他们在外地过年,没有回来。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们就要给祖先叩头了,叩头时,先要双膝跪下,然后双手触地掌心向上,叩头三次,这样重复三遍才是对祖先最恭敬的礼节——三拜九叩大礼。最后,我们要把祖先“请回家”。

回家后,要将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还要摆上供品,这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肉、豆腐、糕点、水果、酒、茶等一样都不能少,而且鸡和鱼的头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也要空一个座位,那是留给祖先享用美食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断的,否则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们就要送祖了,送祖时要将供品移到餐桌上,鸡和鱼的头也要向着门外,我们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门外拜三拜,以示将祖先送回到极乐世界。这样整个清明节祭祖仪式才算结束。

就像奶奶祈祷时说的那样,祖先们时时刻刻在身边保佑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让我们也时时刻刻怀念他们吧!

家乡的习俗作文6

虽不及老舍笔下北京的春节那么热闹,但我认为,我的家乡芮城县农村老家的春节最美好了。

老家的春节差不多是从腊月开始忙碌的。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很少有人闲来无事。全家人忙着打扫卫生,洗衣服,换床单。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气象。

过年,就当然少不了年货。快过年时,人们会忙着置办年货,衣服,食品和日用品是必不可少的,而我们小孩子的最喜欢的,当然是各种零食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糖果和饮料。年买完了,就坐等过年了。

除夕下午,就是贴对联的时间了。大人们贴对联时,总会邀请小孩子一起。贴对联时,首先要准备好剪刀和胶纸,最好不用浆糊,因为来年不容易弄掉。在贴对联前,一定要把门的两边打扫干净。对联有左右之分,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最后,将横幅贴好,就大功告成了。

除夕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年夜饭一般都是由奶奶来做的,有花馍,鱼,撒子,肉丸子,炸豆腐,排骨,猪蹄等各类美食,还会喝上几杯可乐,让人馋得直流口水。看春晚可是春节最精彩的环节了,有小品,相声,歌舞武术等精彩表演,总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

吃完饭后,到处都是放鞭炮礼花的,大人们放“大礼花”,伴随着“咻”的一声,一道金光冲上了天空,变出了一颗颗宝石,宝石边还有黄色的花边,美丽极了。紧接着,道道金光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凤仙花,有的像百合花。最后,天上的花炮如流星一般落下来,继而消失不见。

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饭,就要出去拜年了。一句“恭喜发财”就能收到红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压岁钱”。听说压岁钱是为了赶走一个叫“祟”的小妖才给小孩子发的。

从腊月二十四到大年初一,从打扫屋子到拜年走亲戚,整个春节的各种事情宜,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玩玩闹闹,更重要的是为了体现祖国的民族精神,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乡的习俗作文7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只要谁家小孩满十岁了,准在初八那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来,今年刚好赶上,又有人过十岁生日了,我和妈妈带上礼物,一大早便出发了。

这个亲戚属于那种不是特别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见了面,我连他叫什么,该怎么称呼他都不知道,毕竟,一年就见一次面啊!到了他家,很龙套地向他拜了拜,说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请进了里屋,留我妈妈一人在客厅,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礼金,也可以理解为份子钱,但未成年人是免费的。哈哈。

过年时,中午饭吃的特别迟,一般是在一点或者两点时才吃的,这时,大人们可以聊会天,把小孩子们放在一边,小孩子们这会无非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轻松自在。

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但你吃饭总不会站着吃吧,你首先得会“坐席”坐席也有讲究,辈分越低就要坐在离门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翘二郎腿,这样对主人们不尊重。不能大声喧哗,会影响别人,也很不礼貌,吃完饭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离位,必须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离开。吃完饭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万不要放在碗上,这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因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时候,才会这样摆放碗筷,如果没有人去世这样摆放碗筷,可以说是客人对主人的诅咒,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

上完菜后便没有过多的规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饭时大家谈的很开心,什么话题都有,说说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绩如何,一派和谐,从话中透出的是对亲人的怀恋与关心,主人将鞭炮烟花燃起,在这本不安静的和谐中增加了几声重重的'喜悦。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样,但少不了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也许桌上并没有山珍海味,也许在一起吃饭的都是普通人,但是,在年中,在平常的菜也是被大家所喜欢的,家人在一起,哪都有年夜饭。

家乡的习俗作文8

每一条彩绳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题记

前两天大连一向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日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日,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确定,那里前一阵子应当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齐度过的。那时的自我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能够清楚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轻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普通的彩绳,拧在一齐,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认真而细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楚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温暖,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我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此刻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历无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似乎在欣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若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只是之后,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家乡的习俗作文9

灯笼一挂,春联一贴,鞭炮一响,我们翘首以盼的春节就来了。

我的家乡全南虽然不大,但是过春节时却分外热闹。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一吃完早饭,妈妈便出去采购食物,我则跟着爸爸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等妈妈回来了,我们就开始大扫除,它的.意义可深呢,代表着“辞旧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前,伴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举杯祝福。不过,我们这群小孩子最期待的还是收压岁钱。每当大人们把红包派给我们,我们无一不喜笑颜开,还外加一声甜甜的“谢谢!”。收完压岁钱,我们便进入了新年的第一个梦乡。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闲得多。这一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拜社年”。看到这,你一定会问:“‘拜社年’是什么?”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初一这天一大早,我们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会开开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龙源坝寨下。大约九点钟,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祠堂前,由宗长带领,挑着“头担”(“头担”里面摆放着鸡、鸡蛋、扣肉、炸鱼、茶叶、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紧接着全村人便浩浩荡荡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树下,宗长先恭恭敬敬地摆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点上香烛,随后示意几个小伙子点燃一排排的红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争先恐后地响起来。在鞭炮欢快地燃放完后,宗长带领大伙向“社神”三鞠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族人平安、万事如意!最后宗长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树前,寓意“社神”已饮,也意味着祭拜“社神”的仪式基本结束。

过了初一,人们就开始四处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家家户户都会把零食、水果摆的满桌都是,应有尽有,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吃得过瘾。

家乡的习俗作文10

我的家乡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城市——涡阳。又被称“老子故里,道德之乡。”这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热爱生活,所以习俗也丰富多彩。其中就有一个传统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经历一冬的龙也在二月二这天被春雷惊醒了,抬头而起,所以也叫“春龙节”或“龙头节。”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天子下地,臣赶牛。”也就是意味着从这天开始,就告别农闲,开始劳作了。大家在这一天祈龙赐福,希望一年风调雨顺。在这一天吃的`东西都和龙有关:吃春饼,称作吃龙鳞;吃馄饨,称作吃龙眼;吃面条,称作吃龙须;吃米饭,称作吃龙子……另外,还吃煎粉、炒豆子等。

为了讨吉利,在这一天,人们早上起床都要说:“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还有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所以家长为了给孩子讨个吉利,同时也是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就在这天带孩子剪头。理发店门口都排成长长的队,理发师傅都忙得顾不上吃饭。

在我的家乡,有给男孩留辫子的习俗,也当然选在这天剃辫子。大摆筵席,广请宾客。男孩要盘腿坐在八仙桌上,有几个人抬着,唢呐手吹吹打打在前面引路,到村外的小桥上或小河边举行剃辫子仪式。

剃辫子的师傅要说唱祝福歌,祈祷孩子一生平安,长大金榜题名。而且,要看孩子有几位舅舅,就把辫子分成几缕,每个舅舅分一缕,舅舅拿到头发,要给孩子红包。然后把几缕头发用红纸包好,系在鸭子的腿上或鲤鱼的背鳍上,放入河里,众人会一哄而上抢鸭子或鲤鱼。也把仪式推向了高潮。

另外在二月二这天,农村还有“围仓“的习俗,就是在房前屋后,用青灰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就是期盼今年是个大丰收。

我们家乡有着浓厚的民俗特点,需要我们传承、保护。

家乡的习俗作文11

今天,我坐在老爸的车里,窗外景色迷人,但我无心欣赏,只回味着昨晚看到的奇特的“游神”仪式。

所谓“游神”,简单地说,就是抬着菩萨的雕塑满大街的走。小时候只是听爸爸妈妈说“游神”只是为了祈求平安和得到神的帮助保佑,是封建迷信,没什么好看的。但我好奇心就是那么强,没有亲眼见到过“游神”我就心痒痒,今年的初十晚上,我终于见到了!

正所谓“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我家乡的“游神”会怎样的.与众不同呢?想着想着我就迫不及待地左顾右盼起来,越来越近的锣鼓声引来我的一阵欢悦,太好了,“神”快游来了!慢慢地,“神”“游”了过来,我也看清了大致形状。

两个人拿着铜的锣和皮做的鼓在整个列队的最前面吹吹打打,四个人抬着类似于古代花轿的轿子,里面坐着一尊菩萨,后面还有两个人拿着喇叭在吹。花轿前面的下方挂着两个筒,里面插满了香。我还注意到,四个人很有默契,抬花轿的肩膀都是一起一落,上下起伏的,菩萨在中间摇晃。菩萨雕塑也随着轿子一起一落的,远看就像真人一样。四周都是静悄悄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庄重二字,这种逼迫感倒让我这个小孩子不知所措了。我无意间把目光放在了菩萨身上,我发现,菩萨的脸竟然是红的!那也难怪,世人做了那么多违反天理的事,菩萨不生气才怪呢。菩萨的眼睛就和普通人的眼睛差不多大,脸上都没有一丝表情,嘴唇微抿着,好像还为世人犯错的事情耿耿于怀呢。菩萨他昂首挺胸,左手优雅地放在大腿上,右手拿着一把铁锤。这把铁锤,仿佛可以把世间所有的坏人锤死,仿佛可以把冤枉好人的铁笼锤破。正在浮想联翩之间,猛地感觉……有人推了推我,我结束了我的联想。

我睁着茫然的大眼睛,不解地看向了打扰我的人。妈妈笑着说:“我看你一直睁着眼看着窗外,还不眨眼,以为你和鱼一样可以不用闭眼睡觉嘞。”听完后我哈哈大笑,对妈妈解释说:“我在回想昨天晚上的“游神”呢。”“喔……”妈妈似乎也沉淀在回忆之中。

家乡的习俗作文12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舒城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四周都是山,听妈妈说以前那里有一个工厂,工厂现已搬到合肥,车间已经拆掉,当地人在那里盖起了一幢幢小楼房。

妈妈说家乡的春节非常热闹,有跟合肥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年三十贴对联,不能在12点钟之前贴,因为以前农村人家穷,年三十12点钟前把对联贴好,要债的就不会再上门要钱了。现在农村生活富裕了,家家户户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对联都在下午才贴。吃年夜饭前,村里人都会买那种最大最长的鞭炮,缠在竹竿上,鞭炮声此伏彼起,震耳欲聋。

为纪念家里的祖先们,奶奶辈的或是妈妈辈的在吃饭前会站在大门口喊到:“老祖先们,过年了,你们回来吃年夜饭喽”。这时桌上摆好饭菜,倒上酒,请祖先们先上桌子。等祖先们吃好喝好,一家老小才能欢聚一堂。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敬酒祝福,小孩们最高兴的时候是大人们发压岁钱,拿到压岁钱都会挤在一起比一比谁得到的多。

年初一一大早,每家的男主人都会起得很早放开门炮,炮声响得十里外都能听到。吃过早饭,穿上新衣服,先给村里长辈们拜年,再挨家挨户的拜,小孩们跟在大人后面凑热闹,拜年的队伍像一条长龙,从村子一头到村子另一头。每到一户人家,都是祝福声和笑声,小孩们在大人中间蹿来蹿去,互相打闹,口袋里装满人家塞给的花生和糖果。正月初三,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才正式开始,这时村里每户人家都会选一个日子,请全村的人在他家欢聚一下,场面非常大,要请好几个人帮忙烧饭、上菜、洗碗才行,等全村每户人家都请一遍正月都过完了。

这几年爸爸都是在部队过的春节,我和妈妈一直都没有回老家过年,等爸爸回来后我一定要回家乡过春节,感受一下热闹的场面。

家乡的习俗作文13

厦门翔安是我的老家,过春节时我总从那鞭炮的喧嚣、灯火的阑珊,还有炸枣香味儿里嗅到一股如火如荼的热情。

爷爷奶奶是土生土长的“爱门”人,过春节时,我们从市区赶回老家,时间总被安排的满满的。一回农村,我总不忘给邻居的牛送上新年的“青草礼包”。奶奶严肃地告诉我:走路时一定要小心,可能时不时哪家的大串鞭炮就在你旁边开“花”。七大姑八大姨手揣着闪亮的红包早早的来到家里,熟悉地进行“红包拉锯战”,我看着却不亦乐呼。

夜晚,终于盼来了除夕的大围炉,这绝对是过年的最重要时刻。能上团圆饭的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佳肴,满桌子鸡鸭鱼肉,一火锅的好料,红酒杯一摆,家里一下子热腾腾了起来,吃着喝着……不知不觉我们都站不起来,只能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扶墙而行。吃完年夜饭,正准备看春晚时,又是一阵热聊:今年考试怎么样?吃胖了啦,长高了啦,一转眼变成大姑娘啦……长辈们一句句嘘寒问暖,令人难以招架,却让人心里倍感温暖!

春晚接近尾声了,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整个村庄仿佛瞬间被点燃了,礼炮齐鸣、烟花四溅、流光溢彩照亮了整个夜空,随即而来的爆竹声、礼炮声震耳欲聋,一浪高过一浪。不知过了多久,才逐渐平息下来,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浓的“硝烟年味”!

大年初一,爷爷奶奶起了大早,依照习俗摆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炸枣等贡品祭拜天地,说到炸枣很多人都知道:是翔安特产,每当逢年过节或者结婚嫁娶,家里总要做很多招待客人。炸枣已是翔安老家最有特色、最传统的代名词,却鲜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的!而从爷爷奶奶那得知:做炸枣,首先准备好煮熟的.地瓜泥、磨细的糯米粉、炒花生、芝麻和糖,再将煮熟地瓜和糯米粉混匀,加适量糖揉成不软不硬的团块,接着再将芝麻糖或者花生糖馅包在其中,最后用文火下锅油炸,直至变成金黄色的、香喷喷的成品。

家乡的春节处处充满特色年味,洋溢着喜庆气氛,虽远没有市区的繁华、喧嚣,但它的朴实同样令人难忘!

家乡的习俗作文1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将至,草木纷纷凋零,窗外的柚树早已光秃秃的,像一个孤苦老人站在那里,似乎冥想着什么,似乎在等着什么。

此时恰逢凛冬,枯黄的树挺立在园中,光秃秃的杆子上只有零星几片叶子,对比着身旁四季常青的香樟,真像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一样,然而春节常来的却总是热闹,喜悦,尽管冰天雪地,大街小巷仍就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万物都在等待它的到来,湖里的鱼,土中的虫,空中南飞的大雁,每逢春节,小小的屋檐下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包围着一个个温馨和睦的家。

寒冬里的'春节从不缺席,清晨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早餐铺。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羊肉汤,家家饭馆都卖。羊肉汤色香味俱全,品尝时须先喝汤再吃肉,味道甚好。抄手比羊肉汤略贵,是极美味的,薄薄的一层饺子皮里包着鲜嫩肥美的肉丸,滑,嫩,鲜,香,很好吃。要是再在鲜汤里加上一勺辣椒油,一捆细粉丝,一把白芝麻,入口便会让你张目结舌:这东西竟这么好吃!

论春节,最令人心动还是晚上放烟花的时刻,乌黑的天空中,绚丽多彩的烟花与黑暗中的明星在对话,五颜六色的大球重叠在一起,五彩斑斓,闪闪发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过了一会儿,又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最后,渐渐变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坠落下来,漂亮极了。

老家的春节还有着一个老北京的习俗。院子里洒满了芝麻秸儿,我们在上面踩的咯吱咯吱响,这叫“踩岁”,闹得筋疲力尽,睡前给大人请安,这是“辞岁”;大人们就要拿出钱给我们,这是“压岁”。

我想念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习俗作文15

精彩的生活,有着精彩的习俗!我不知道我的认知是否正确,但我丝毫不认为我的家乡的习俗比不上别地,我一直相信,家乡的民俗有着我无法形容的精彩!

在春节,有着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大年初一至初五会制作酒酿蛋同家人、客人们分享。自家酿造的香甜的米酒,加上蒸熟的乌鸡蛋,再添上又甜又大的蜜枣,撒上有着调味作用而又有营养价值的枸杞。一碗香甜的酒酿蛋便成功出场了!相信没有客人能够抵挡那香甜的诱惑……而在这时,即使不是客人的我,也忍不住先尝下一口,看着家人与客人那慈爱而又带着哭笑不得的眼神,就感觉这才是春节的最大享受!

还有就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每次拜佛的时候,我都淘气地对着佛像做鬼脸,虽然总是被家人制止,但我相信,在这一年一次的盛会中,佛主是不会介意我的小小举动的'……

在春节之后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麻琪(一种油炸汤圆,里面通常会放慢豆沙等香料。)糯米制的汤圆,在晶莹的汤汁中放射出迷人的华光。轻轻咬一口,酥脆而又可口的香芝麻糊或者豆沙就从汤圆中流出来,令人回味无穷!而在吃完汤圆后,又有绚烂多彩的烟花欣赏,所以元宵节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划龙舟也是在赣南地区非常盛行的,龙舟的代表队都以乡、公司集团等划为参赛单位……虽然在我的身边无幸见到这种盛景,但我一直很向往这样的比赛,等今年有机会,有一定要见识见识!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精彩的习俗,精彩的文化;这就是精彩的我的家乡——精彩的江西赣南!

我以此为荣!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