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知识点总结
高考议论文知识点总结
议论文又叫 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议论文知识点总结 ,欢迎阅读。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论点的特点:
①正确
②鲜明
归纳论点的方法:
(1)、标题
(2)、文章开头
(3)、结尾(
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概括议论文论点类一:
方法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
①标题、
②开头、
③篇末、
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概括议论文论点类二:
1、论点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明暗两种。前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寻找到能明确表达论点的语句(包括文章题目),后者在文章中没有直接表述,需要读者在读懂文章后进行提炼概括。
2、正确把握论点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抓文章的标题。议论文多以论点或议论的话题为标题,也就是说,标题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抓住标题有助于正确把握文章论点。
(2)关注文章首尾段。作者常常在首尾段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3)捕捉段落中心句。段落中心句通常在文章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这些中心句大多能表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常是分论点。掌握了这些中心句,就能比较快地理情文章脉络,从而把握论点。
(4)把握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议论文非常注重段与段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如果在阅读中把握各段的中心句并进而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就能提练出文章的论点。
3、正确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但围绕着中心论点的常有多个分论点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我们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题型: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类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例证法(摆事实):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3、喻证法(讲道理):使说理更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论证了论点。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使说理更鲜明,给人印象深刻,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把握中心论点
1、 从题目入手
①题目即为观点。例:《抱着长不大》、《孝心无价》;
②有的题目是论题,从文中找出直接回答这个论题的语句,就能把握论点。例:《美的断想。》
2、从文中运用的论据推断出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也能把握论点。
例:《什么是自制力》[先说明自制力是什么,再引用狐狸的事例论证是怎样的自制力,最后提出反问以结尾。]
3、 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根据论点常见位置[一般在篇首或篇末,也有在篇中的]来寻找。[篇首]例:《论事业成效及艺术修养的关系》[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谈骨气》审视开头是不是中心论点,也要慎重,必须通读全文,才可确认。[篇末]例:《论各类老师》[举了四个不同老师类型的例子后,进而总结。]
放在结尾的,往往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4、 借助理清论证思路来把握论点。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
先分析、后归纳的结构,论点常出现在篇末;总、分、总结构,论点一般是在开头。[先分析、后归纳]例:《不应该压制大胆的设想》[总分总结构]例:《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来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例:《不应该压制大胆的设想》
论点:论题+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的判断]
6、有的文章中心论点在中间提出。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辩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好采取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