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寄李之问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寄李之问原文翻译及赏析1 鹧鸪天·寄李之问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 ...
子规原文翻译及赏析 子规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慙自束,为尔忆家园。译文春花都已凋谢,杜鹃啼声还一声比一声凄厉!你有千古奇冤藏 ...
子规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子规原文翻译及赏析1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赏析/鉴赏【注释】:此词作于词人 ...
行苇原文翻译及赏析 行苇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肴脾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通用1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清明节的古诗,仅供参考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合集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 ...
描写清明节的古诗精选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 ...
古代文言文及翻译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 ...
灵台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灵台原文翻译及赏析1 集灵台【其一】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其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古 ...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10篇)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 ...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古诗简介《怨歌行》是西汉女诗 ...
瓠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瓠叶原文翻译及赏析1 瓠叶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 ...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怨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怨歌行朝代:唐代作者:虞世南原文:紫殿秋风冷,雕甍落日沉。裁纨凄断曲,织素别离心。掖庭羞改画,长门不惜金。宠移恩稍薄,情疏恨转深。香销翠羽帐,弦断凤凰琴 ...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原文翻译及赏析1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漂渺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 ...
灵台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5篇) 灵台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集灵台·其二唐代:张祜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译文: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 ...
对雪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4篇 对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古诗简介《对雪》是晚唐诗人高骈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通 ...
题都城南庄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4篇 题都城南庄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译文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 ...
对雪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4篇 对雪原文翻译及赏析1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古诗简介《对雪》是晚唐诗人高骈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通 ...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