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日记(精选21篇)

发布者:韭菜哥哥 时间:2024-5-23 01:40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精选21篇)

导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四年级上数学日记3篇,欢迎借鉴!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精选21篇)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

今日,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假如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五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2

“χ”这个数长得很有特别,它长得很像“X”。

有一日,“1”、“2”、“3”、“4”等几个数字好朋友在一起比大小。

突然“χ”出现在它们面前,说:“你们不要再比啦!你们谁也不是我的对手!”“1”说:“你怎么能和我们比呢?你连自己是几都不知道,还敢来这里和我们比赛。哼,真是自不量力的家伙!”

“χ”非常不服气,就跳到“1”的面前,大声说“我才是最大的':“χ-1=9,χ=9+1,χ=10,看,我比9还大!”

“0”在洞里听见了,就滚了出来,拉着数字“1”,跑到“χ”的旁边,说:“χ×1=0,χ=0÷1,χ=0,这不,比谁都小。”

“χ”听了“0”的话,从此就不再骄傲了。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3

暑假时,妈妈找来装修公司把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客厅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铺地砖,正在计算面积时,我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我已经会算面积了,我来帮你算。”我用卷尺测量了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8米,它的面积应该是5*3.8=19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诉妈妈,买19平方米的地砖就够了。妈妈笑着问我:“我要买的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你能告诉妈妈大约需要多少块吗?”我一下子愣住了,平静了一会,我想到:我先计算出妈妈需要每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客厅面积除以它的面积,不就能得到数量了吗?于是,我先计算出每片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我再用19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约等于52.78,那妈妈客厅的'地砖应该买53片就够了。我骄傲地告诉妈妈:“妈妈,买53片就行了。”

妈妈夸奖我知道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了。可是买单时,我却看到妈妈买了56片,我奇怪地问妈妈:“不是计算好了53片了吗?你为什么要多买三片?”妈妈告诉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存在损耗,假如不小心在切割时尺寸不合适,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购买时要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她还告诉我,生活是具体的,在有效运用数学方式时,还必须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才能让数学真正贴近我们的生活。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4

今天,我从书上看到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现在介绍给小朋友。

小x、小x、小x分别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只知道:

(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

(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

(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你能推断谁是教师,谁是律师,谁是医生吗?

根据(1)小赵比教师年纪大和(3)小赵和律师是朋友,可以推断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所以小赵是医生,再根据(2)小张和教师不同岁和小赵是医生可以看出小张是律师,所以剩下的小丁是个教师。

这道题目很简单,我运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据条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赵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律师。以次类推就可以得出答案。在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想不到从数学中也能得到乐趣。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5

通过上个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我发现数学基础部分学得不是很扎实,于是我在暑假里认真学习,努力复习数学基础知识,使我有所改进。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给自己订了一个目标:每天做一张口算和应用题,做完让爸爸审阅。过了没多久,我的计算速度就变快了,让我更有自信了。有时去逛超市,我会注意身边的数字,我真可以说成了“数学迷”。

兴趣班中,老师教我们学奥数,我们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询问。学奥数,使我开拓了思路,学到了解题的捷径。

学数学是件快乐的事情,它使我的.大脑转动起来,让我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只要生活中有关于数学的事物,我都会尝试着去完成,所以我认为学数学是一种乐趣。

在许多人眼中,数学是件很难的事,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认真、用心地去学习它,那么数学对你来说,一定不是问题。在这个暑假里,我要认真地复习数学,这样我的数学才不会落后。只要认真、细心、仔细地去做任何事情,一定会成功的。

张熠诚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6

今天天气很冷,爸爸带我们去吃肯德基,店里人许多,好不容易等到一个大位置,因为我们有6个人,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还有我和琪琪姐姐。一会儿,我和爸爸端来二份全家桶,姐姐数了一下有24个鸡腿,鸡翅,问我怎么分。我笑笑说:“这太简单了,24÷6=4,每一个4个呗。“爸爸问:一个全家桶119元,二个全家桶多少钱?要用你们学过的简便方法解决。”“这也难不到我们,119+119=(119+2)x2-2=238,一共要238元。“

吃完饭,妈妈给了我10元钱,让我们去买水果,我和琪琪姐姐到了超市阿姨告诉我们,苹果3.2元一斤,梨2.5元一斤。琪琪姐说;买2斤苹果,剩下的钱买梨,你算一下能买多少梨吧?我小声地算起来。

10(-3.2x2)÷2.5=(10-6.4) ÷2.5=3.6÷2.5=1.44, 很快我知道结果了,我们还可以买1.44斤梨。

别看那么简单,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这小小的数字呢!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7

今天,家里来了一位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人称”诸葛老师”的叔叔。我拿起茶叶筒,正准备泡茶招待他,忽然灵机一动,就问他:”叔叔,你知道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 叔叔反问我说:” 你先说说,这是为什么啊? ”我不想让叔叔小看我,真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找到正确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急得我满头大汗,但就是找不到答案。这时,叔叔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 你不妨从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 ”入手,再想想。听了叔叔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明白了这一点,我又联系实际生活,结合画图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我把这一想法滔滔不绝告诉了叔叔,叔叔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动脑筋思考解决。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诸葛老师’。”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8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乾隆皇帝便赠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知识性。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9

终于放假了,终于可以回老家见爷爷奶奶了!一大早,奶奶就打来了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家,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挂了电话,我赶紧去问妈妈。

妈妈说:“我考考你!从西安到回家距离是180公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跑120公里,在不是高速公路的路上每小时跑80公里,我们如果是十点出发,你说几点能到?”

没等妈妈说完,我就开始计算:“120+80=200(公里),200/2=100(公里),汽车在路上平均每小时跑100公里。180/100=1(小时)……80(公里),要1小时还要余80公里才可以跑完全程,余下80公里,汽车在1小时内就能跑完,可是要考虑到在镇上或村上汽车跑不快,所以大约2小时就能到家。10点钟出发,10+2=12,我们12点就能到家!”

妈妈点了点头,我赶紧给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你12点就能见到我了!”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0

那一天我看了《小学生周报》,从一个版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一只小猴子从30米的地方搬香蕉,一次只能搬30根,而每往家走一米就要吃掉根。现有60根香蕉,小猴搬到家剩几根了呢?如果是120根呢?

题后已经是给我们示范了一题60根的'题,就是小猴搬30根到15米只剩下15根,返回,到原点时又剩下15根。15+15=30(根),再将30根一齐搬到家,就不会空空如也,至少还剩下15根。我看得津津有味,也想一展身手,便试解一道搬120根的题:

小猴就先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回头至起点再搬30根,到15米剩下13根,加上前面的15根一共30根。再回头搬30根至15米,加上以前的,一共45根,以此类推,最后一次也只剩下15根,合起来共60根。离家15米时再分两次搬,每次剩下15根,合共30根。这样,还有30根。

从这我明白了,一个人只要肯动脑,什么都可以做成。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1

周一,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199元3罐的买21罐要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元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2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3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点评】:阅读、思考、质疑、验证,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拥有这一切你一定能走向成功。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4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上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上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上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5

今天,数学课后,老师布置我们预习除法估算。

预习是什么呢?老师为什么叫我们预习呢?我带着惊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资料,问爸妈。原来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自己先把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做上记号,等上课时,再认真听。)这样,就能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识。

我好奇地预习着除法估算。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估算538÷62时,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来,预习可以帮助我扫除数学学习的障碍,我对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听课时,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即使有疑问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课前预习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为成功的预习,可以使听课质量更高,学习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作文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6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建邺区少年宫组织的“星光杯”科技冬令营活动,我们的任务是做航空模型飞机,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地方用到了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先将机翼用尺子刻三条平行线,线要求和边垂直,再把它放到桌子直角处,用力折一下,使两端上翘与水平部分呈120°角,这个地方就用到了“角”的知识,我偷偷地乐着。老师告诉我们,角度把握的好能使飞机飞的时间更长一些。

做尾翼时,先把它的一头粘上双面胶,再把它粘到水平尾翼上面。一定要记住,粘的时候垂直尾翼要垂直粘在水平尾翼上,要不然飞机就飞得不高,飞得不稳,很快就会掉下来了。

飞机很快就做好了,老师带领我们到学校大操场上试飞,我的`飞机在测试过程中飞了12秒04,老师表扬我的飞机做的很好,我太高兴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制作动力模型飞机,在制作过程中它不仅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让我发现了数学无所不在。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7

今天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题,是行程问题的数学题,同学们一定也做过这方面的数学题吧!题目是这样的:某人沿一条与铁路平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46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84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和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了42秒。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这段路的长度=630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知,接下来是630÷42=15,所以,火车速度是每秒行15米。同学们你们算出来了吗?数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8

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爸爸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爸爸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爸爸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爸爸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爸爸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元元元。总共元。”爸爸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爸爸。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19

1月20日星期三多云

错中求解

四年级的举一反三中,有一种题型是“错中求解”。我来举个例子:王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2,但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171错写成117,而商比原来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数2。这下除数求出来了,就简单了。题目说余数相同,那么我用求出的除数分别去除错误的被除数和正确的被除数,如果余数相同,且两商的差是2,题就做对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这下余数相同了,两商的差也是2,答:正确的除数是27,余数是9。

错中求解真好玩!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20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今天又经过一片大森林。走着走着,一阵怪风吹来,把师父和猪八戒抓走了。悟空经过再三寻找,终于发现了妖洞。悟空开始砸妖精的洞门,怎么砸也砸不开。突然悟空抬头看见,妖精门口有一道题。只有解开了题才能进去救师傅。

题是这样写的:洞长25米,宽11米。悟空题仔细地想。终于他明白了。长方形的面积不是长x宽吗那就应该是25x11=275平方米。悟空准备写密码的.时候。发现题变了。长增加了15米。悟空又开始计算。(25+15)x11=440平方米。就在悟空准备填密码时,题又变了。宽又增加了19米。悟空迅速计算出来(25+15)x(11+19)=1200平方米。立刻把密码填上。门终于打开了。悟空和沙僧冲进洞。把妖怪捉了起来。烧了洞。救出了师傅二人。

四年级上数学日记 21

今天,妈妈带我到文具店买文化用品。

来到文具店,妈妈让我自己挑选文具,我满心欢喜的跑到柜台前,很有礼貌的'对售货员说:“阿姨,您好,我要买一个书包,一本作文书,一个文具盒,一支铅笔,一个橡皮擦。”“好的,请稍等一会儿。”“嗯,请问一共多少钱?”我问到。阿姨说:“书包35元一个,作文书15元,文具盒8元一个,铅笔1元一支,橡皮擦2元一个,小朋友一共多少钱?”35+15+8+1+2我算了一算,答道:“一共61元。”回头望了望妈妈,妈妈一共给了101元钱找回40元钱。我不解的问妈妈:“为什么要多给1元钱呢?”妈妈告诉我说:“这样,她就可以找整钱给我了。”喔,我明白了。这不就是运用数学中的凑十法吗?

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