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发布者:姑苏一狼 时间:2022-11-18 20:27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1

凌晨四点,飞行结束,回到营区,看到家属临时住宿的三楼,灯还亮着,心中就倍感温暖。这些年,“家”对我来说就是平安落地后,发的第一条短信,也是这深夜里的一崭灯火,点亮了每一个有家人的未来。

这是平常的一天,听爱人不经意地讲着,这几天家里的大事小情,其中有一项是本周末,要一起听听家庭教育的公开课。

和多数军人一样,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好家庭教育,让“家”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看了专家系列授课和讲座,我能深刻感受到国家、学校、老师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关心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有幸与爱人一起聆听了孙云晓和刘可钦两位专家的主题公开课《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他们从孩子视角细致入微的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应该具备的四个特点。一是家人相亲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二是儿童优先,父母要特别重视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教育和有质量的陪伴;三是自立自强,要培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业自己负责,从小鼓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四是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既是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跟随讲座,慢慢回忆,十几年身为军人角色的“父亲”,似乎也没有想像的那么无力,在难得的父子时光中也不乏“有质量的陪伴”。每周我都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孩子通过视频方式,一起读他喜欢的书,读我喜欢的书;我们会在寒暑假一起制作刀剑,一起运动,一起分享不让妈妈知道的秘密……这种陪伴不是陪同,不是说教,不是物质的交换,而在一个安全、放松和亲密的陪伴氛围中,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

此外,部队艰苦的训练任务磨练了军人意志,严格的条令条例规范了军人的言行,集体生活培养了军人团结合作意识,日常的教育管理提升了军人学习的能力……自信果敢、利落洒脱的品格,厚重深沉、使命担当的家国情怀也成为了我与孩子相处的底色,通过一起看、一起做、一起说,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让这些品格和情怀成为一笔丰厚的财富,留给我的孩子。

家庭没有标准化、生活也没有格式化。也许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自我反思,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家庭、自己孩子的苦口良药。教育的本质也没有终点,希望在我们认真守护的“家”中,都能成就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未来!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2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22年的暑假中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家长我认真的参与了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在这里我受益匪浅。立德大讲堂中的一位位名师为我们家长深入浅出的讲述实例、交流心得,让我了解教育孩子不仅仅只有学习与考试,如何使孩子身心健康地走向未来,这才是关键。

其中第二讲家庭教育公开课,给我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在第二讲《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中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慧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李宁两位老师讲到这样几点。

一、了解孩子的表达方式

在家长课堂中我了解到孩子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有情绪请感的表达、外在行为的表达以及语言上的表达。

语言和外在的表达比较直接,在孩子情绪情感上的表达我们尤为要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表达是多方面的。对孩子来说情绪情感是最能表达他的内心的,孩子的语言表达也不是直来直去的,外在行为表达我们也要多关注,在孩子不会表达时我们也要关注努力去学习关注他,与孩子沟通,找到正真的问题,帮助孩子慢慢改变。

不同的孩子对于需要的满足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哭闹的,有的是挤压在心理的,有的孩子就会对人冷漠,有的孩子会从其他渠道去满足自己的缺失。

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不会表达,有的孩子说的并不是家长理解的。有的时候家长自己表达自己舒服了,但给孩子压力和不舒适的感觉,内在的感觉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内在的压力是矛盾的。作为家长如何做好这样的磨合,不只是看重快教育,而是要警惕自己的做法,方式简单粗暴。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一点,我们今天的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我们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生活的环境接触的社会已经不一样了,我们除了好心还要有好的做法,用好的方式沟通,得到好的结果,做智慧的父母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专家老师还向家长展示了一个情绪转盘,教会我们运用这样一个有趣的道具去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表达自我。我们可以运用情绪转盘的游戏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定的引导。这不失为一个与孩子互动的好方法。

二、读懂孩子的表达

作为家长我们要读懂孩子对我们所说的和没有说出来的话。多思考多观察他们到底在向我们传递什么,问一问孩子到底想要什么,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与行为,不忘初心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思考自己是想以始为终还是以终为始。

例如:有的时候我也会出现将自己的经历附加在孩子的身上的情况,当孩子对学习出现倦怠的时候,我没有好好的去观察他出现倦怠的原因在哪里,是身体的不适造成的,还是与同伴发生矛盾造成的,还是学习中产生挫败感引起的,没有好好的读懂孩子肢体、语言和情绪的表达,就一股脑的给他讲道理,方式上简单又粗暴。并且还会想当然的认为我的所有行为都是为孩子好,我们会依然按照我们的认知经验去要求孩子,但过程中忽略了孩子到底要什么。

三、以积极正确的情绪影响孩子

在这次的教育公开课中两位专家老师提到家长要用正面情绪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家长面临着工作上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有时常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家里,在家人尤其是孩子面前诉说种种社会不良现象。

而很多家长更是会把自己的境遇与孩子的学习很自然地联系起来,把自己作为一个例子,告诉孩子学习上应该如何努力才不至于重蹈家长的覆辙。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家长们时常因为孩子的一点波动就紧张、不安、焦虑。家长的这种情绪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孩子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一种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过度关注,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另外一种孩子对于家长的这种情绪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用冷漠和无所谓来对待家长的督促和指责。

人的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主要空间,孩子的身上总是不可避免地继承和延续了家长身上的部分情绪和性格。所以作为家长们我也要好好反思,在我一味挑剔、担心孩子情绪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情绪与自己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作为家长我要放正心态,自己做一面多棱镜,把生活的阳光折射给孩子,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家庭的空间里感受到—片晴空。

四、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就像刘老师所说: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多和孩子互动时多问孩子,多听听他说什么,引导孩子表达感受和情感,比如:“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对自己两个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时候,他总是能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的错误,更多的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去想办法解决,目的就是为了不伤孩子自尊心。这样的方式既让孩子克服了缺点,又调动了孩子的自觉性,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很难达成良好的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课堂学习中让我反思,如何做好家长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名家长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时,不能忘了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3

笔写下这篇浅谈的时间大背景是女儿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学期的网络学习,步入暑假休整的时候。此刻,窗外骄阳似火,蝉鸣声此起彼伏,但我的内心是平静不焦躁的。因为家庭教育公开课给了我一股无形的力量,给了我家长深刻的启迪。

我的女儿是上海市向东中学的一名准高二学生。高中阶段的孩子,正经历着他或许懵懂不知的叛逆,是社会化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与此同时,作为家长的我来说,也是最直观能体会与触碰到这种包裹着自我的面具下的反抗、叛逆与冲突。所以较幼年时期来讲,许多时候看似平静的家庭生活中经常暗流涌动,小冷战,小争吵现象频生。

来说一说上学期末的“手机”事件吧:上学期即将结束之前,女儿经常被我发现半夜不睡,偷偷寻找被我没收或者藏起来的手机。为了应对我的措施,她悄悄准备了一台模型手机,用来蒙混我对他的没收行为。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没过两三天,这事便昭然若揭,东窗事发了。知道这事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仿佛一股气愤的火焰在熊熊燃烧,甚至揍她一顿的心情都有。但是,班主任夏老师在找女儿谈话时候的一句话深深影响和触动到了我。夏老师是这样说的:老师觉得你一定在游戏的过程中尝到了胜利的喜悦;一步步冲关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突破自我的成就感;游戏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队友间默契的技术战术支持。那么老师觉得你不妨转换一个角度,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生活技能的掌握中,这种成就感也一定会因为你花时间与精力来让你深刻抓住体会到。用打游戏的态度尝试来对待一下生活中的别的你需要去掌握和面对的事情。

话音刚落,女儿紧张矜持的表情转变为了释然与神往的微表情,而一旁的我也被夏老师真诚的话语所引领了。是啊!如果我劈头盖脸骂一顿女儿,或许她也会为自己的欺骗行为感到羞愧,但是也许她的委屈就被压抑和无视了,也不能从这个事件中汲取到一丝一毫的正能量了。

其实上面这个小插曲,在我听《家校共育以德树人》公开课的时候,再一次如电影回放一般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就如客座公开课的首都师范大学刘慧教授所讲的那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那么首先我们自己要先成为情绪稳定的家长。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应答关系。正如诺丁斯所说的那样,关心就是一种关系。而不要让关心成为一种枷锁,成为一种良好关系的牵绊。班主任夏老师从女儿错误行为中寻找到的良性引导和指引,非但没有让女儿感到打压与否认,相反,让她看到了娱乐与学习生活上的共通之处,让她更直观体会到,自信感与成就感是可以通过努力与尝试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

公开课上,主持人与两位专业、资深、优秀的老师用了许多深入浅出的事例。小到电影电视的某个桥段;具体到一些带有性格或生理缺陷儿童家校共育圆满成功的事例;大到国内外心理学家与智慧老师家长的成功经典案例分析。作为家长的我,在听课时反思学习,甚至感动的情绪也一次又一次的被带入与升华了。就像文章开头我说的那样,窗外骄阳似火,但此刻我内心平静、踏实、有力量。

2022年的这一次疫情,大一点来讲是整个人类与新病毒的一次战役。就小一点来讲,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老师们、莘莘学子们都经历了新的有挑战性的学习模式。其实,作为家长的我们,此刻必须更加坚强、智慧,要与电脑另一端的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筑好自己学习、生活、健康的屏障,让怎样成为一名更合格的父母成为我们家长成人世界后的第二堂课。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4

今天很荣幸,参加了由安陵镇西街小学组织的马玉娟教授演讲《行为习惯与学习能力培养》视频,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和亲人们的关心、爱护,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呵护与帮助。

看完马玉娟教授讲解《行为习惯与学习能力培养》,我想到孔子的一句话“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那么对他以后高年级学习知识肯定会起推动作用,反之也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养和育同样重要。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还需要父母的耐心培养,因此我们也制定了一个计划,奖惩共用,严格督促,直到孩子良好习惯的日渐养成!

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注意力集中。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能一边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做作业,自己做在一旁心无旁骛的玩手机或看电视,不能打扰孩子分心,让孩子认认真真完成学习!

二、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

走进小学校门,踏入教室老师就告诉我们:上课前擦桌子,爱护公共设备,下课记得收凳子,捡自己身边制造的垃圾等。看似很简单,很容易,但又有几个同学能长此以往的做下去?

三、孩子养成独立处理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犯错自己承担,勇于尝试,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出现问题,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如若解决不了可以引导他自己去解决。

四、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知识的好习惯。

让孩子学习一节新课之前,自己先认真预习,然后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课后让孩子养成知识的巩固,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嘛!

五、让孩子养成助人为乐,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在学校同学有困难要积极主动上前去帮助!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六、家长应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悉心教导!

很幸运,能和王老师、张老师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王老师经常在学习家长交流群中,精心为孩子们准备很多古诗,好的文章等让同学们培养读书的好习惯。王老师经常提到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语文只有在大量阅读中尝试到甜头,有了甜头就会产生读书兴趣,有了这种感觉好的习惯就形成了。

再者,我想到了二年级时,一次数学测试,考试成绩出来了,张老师连夜把卷子改出来,牺牲自己晚上的休息时间,把每个小朋友哪道题做错,标注好各个小朋友的名字,好针对性的让小朋友更改,看着老师更改的一张密密麻麻写的卷子,我就想认真检讨自己:对于自己的孩子我做到了像张老师这样认真负责吗?很显然,我没有。张老师对孩子认真负责的'事迹还有很多,比如:为孩子们编写数学歌谣、编写简记口诀、每日两练动脑筋题型等等。对于老师,众多孩子只是他其中的一个孩子,但对于家长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所以老师都如此认真负责,那我们家长哪还有推卸责任之说?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此我愿携手与老师们学校一起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为孩子们的努力喝彩,为孩子们的成长喝彩!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5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健康成长的源泉。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的健康;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不只是物质资源的提供者,做到成才之前必先成人。

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让孩子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订一些小目标,鼓励孩子一步一步地达成目标,收获成功的体验,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往往我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视家庭生活的仪式感。其实家庭仪式感会让孩子更加热爱家庭,通过家庭融入的过程,让孩子心中充满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动中,坚持让孩子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升家庭责任感;同时,家长应重视陪伴,有效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而是帮助孩子在小挫折中不断成长,直面问题,克服自身的不足,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活动,鼓励孩子正面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劳逸结合,让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次学习,让我在家庭教育方面受益匪浅,感觉需要学习提升的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相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6

这一期家庭教育公开课,主要是围绕“家长要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这一话题展开,我也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指导着我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家长容易产生一个狭隘的观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学校,这样的观念干扰着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较低下的效果。自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对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专家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发展阶段揠苗助长,或者一直把孩子当作长不大的儿童哄着教养,或者总是用“邻居家的孩子”来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都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和成长特点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们家哥哥读六年级,妹妹四年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论是学习需求还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经过讲座的指导,我明确知道家庭教育的规律是儿童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个性,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动参与的,对于哥哥的培养,是发展坚强、勇敢的品质,妹妹的培养上,是发扬妹妹爱跳舞的特长,让他们的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

此外,要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还要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积极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们作为家长也能多吸收理论知识,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长。

家校同心共育英才观后感7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