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公文写作层次和段落

发布者:留在记忆中 时间:2024-5-23 11:45

公文写作基础:公文写作层次和段落

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或呈现因果关系,或呈现主次关系,或呈现并列关系,或呈现表里关系,各部分互相弥补、互相协助,而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拆台。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公文写作层次和段落,请大家认真阅读!

公文写作基础:公文写作层次和段落

公文写作层次和段落

公务文书结构的主要环节公务员写作在安排结构时,要把握好这样四对八个环节: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主次和详略、开头和结尾。

1、层次

层次是结构诸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主要通过层次安排得以实现。

层次又称“部分”、“大段”、“逻辑段”等,是小于篇、大于段(有时也可以等于段)的结构单位。在公文中,它可以像篇和段一样,有明确的外部标志,如章程、条例等法规类公文,由“总则、第一章、第二章……附则”来构成,清晰地显现出层次来。它也可以没有明确的外部标志,但人们在阅读时,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因为不同层次承担着文章内容展开的不同步骤。

公文的层次安排,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并列式,一种是递进式。

开头通常是总述或总论,它自成一个层次。主体部分的各层或分述或分论,不是呈现并列形态,就是呈现递进形态。

对事物几个不同侧面的考察,对事件发生的几种不同原因的分析,对法规中不同条文的陈述等等,都将形成相互并列的不同层次。

如果是从事物的表象逐步深人去探索其本质,每一个深化的阶段就形成一个层次,各层次之间就是递进形态。从原因出发推导结果,或者反过来从结果出发寻找原因,也会有步步深人的过程,也是递进形态。另外,文章在偏重于记述事件或过程时,按照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表述,事件的阶段性也必然会形成层次,各层之间也属于递进形态。

2、段落

段落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段,它是小于层次(有时也会有一个段落自成一个层次的情况)大于句子的结构单位。段落的划分使文章的结构更明晰、醒日。

相对于层次的安排,段落的划分比较容易一些。只需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保持段意的单一性。一篇文章只能办理一件事务,只能有一个中心话题,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一个层次也是如此。对于一个段落而言,当然要遵循相同的原则。除过渡段承上启下,内容可以不单一外,意义段都不应违背这一原则。

其次,注意段意的完整性。只有单一性还不够,如果一段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就煞了尾,读者不知所云,也是结构的严重失误。

其三,段落安排要长短适度。段落多长才合适?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如果一段文字有七八百字还不分段,读者就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的步骤了。相反,段落都只有一两行文字,那又将思路切害J得七零八碎的,读者也难以接受。一般说来,长到三四百字,短到三四十字,都是比较合适的长度,特殊情况可以例外。

公文写作要搭好框架,写好提纲

一、公文结构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浅层结构。通过公文的基本要素来体现,比如密级、文号、签发人等,因为有这些要素的存在,使我们一眼就能识别出这篇文章属于公文。

第二层次是表层结构。通过语言因素,包括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要素来体现。其中层次是指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表达顺序,是划分思想内容的标志。段落是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

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等,根据作者的思想或者文章的线索来决定。段落的划分,更强调集中、完整和匀称。

过渡和照应可以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前后相关的两个层次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照应可以使文章前后内容相互呼应,结构严密,脉络连贯。

开头和结尾要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各部分之间的和谐。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好的开头和结尾,是写好文章的一半。

第三层次是深层结构。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问题体现出相应的逻辑关系。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脉络,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文章表达要分清先后顺序、轻重缓急,做到有条不紊;语言表达要合乎逻辑,符合思维习惯,气息流畅、文脉贯通;思想脉络要逻辑清晰、周密严谨、滴水不漏。

二、拟定写作提纲

围绕主题设计结构,是起草文稿的重要一步。文章结构的设计,要通过列提纲的方式进行细化并固定下来,为写作指明方向。

拟定公文写作提纲,就是要搭建起构成公文的基本结构框架。这个框架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具体体现,有助于理清写作思路,形成公文的基本雏形,在动笔写作时做到胸有成竹,避免出现丢三落四、前后矛盾、主次不分等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把握写作意图和目的。就好比修房子,只有把结构框架搭好了,再去砌砖和装饰,就能一气呵成。

对于一些重要的公文,在起草出写作提纲后,还可以征求单位领导的意见,让领导针对提纲提出更多的意见和指示。

有的公文在起草前还要召开专题会议,由起草人汇报写作提纲,有关人员参加进行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或写作的具体意见。

三、公文写作提纲的分类

公文写作提纲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时限和文种要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粗纲。只是粗略地标示出公文的段落层次和各部分之间的大致关系,所用语句也不一定是最终文稿的语句。对于一些内容简单的公文,只需要打个腹稿就可以。

第二类是细纲。把文章的大小标题,各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各个段落的大意,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详细地排列出来。这样的提纲不是简单地列出条目,已经基本具备了文章的形式。

第三类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有的地方详细列出,有的地方只是进行简略概括,这样有详有略,使得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四、公文提纲的写作步骤

一是确定公文的主旨,就是要找出公文想要反映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文的主标题上。写好公文的主标题,是写好提纲的关键所在。

二是精心提炼各层次标题。在全面罗列写作素材的基础上,精心归纳和提炼出各个层次的标题。对于标题,可以大题小做,也可以小题大做,最关键的是要让标题涵盖所有需要表达的内容。提炼标题多采取“对称”“排比”等写法,尽量使用短语,以便加强记忆。

三是细分写作层次。公文提纲越细,写作质量就越高。写公文提纲时,要尽量具体到三级标题以下各层次的内容,并把每一级标题下想要表述的内容一一列出。安排妥当各层次、各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做到相互衔接,前后贯通,转折过渡自然,结构严密完整。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