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和翻译

发布者:小老鹰爱小马 时间:2025-5-15 13:57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和翻译

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下面是《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和翻译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注释:

(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8)尝:曾经。

(9)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10)或:有时。

(11)简札:信件,书信。

(12)少:通“稍”,稍微。

(13)易:改换,更换。

(14)不厌:不嫌烦。厌:嫌麻烦而讨厌。

(15)故:所以。

(16)益:愈加,更加。

(17)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8)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言知识

1.“易”与“更”:“易”与“更”再解释“改”时是相同的。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意为必定再三改动它而不感到厌烦。“三易其稿”意为三次改动原稿。上文“必再三易之不厌”,也可写作“必三更之不厌”。

2.书:上文有两个“书”字,解释不同。“书遂大进”中的“书”。指“书法”;“平生于书”中的“书”指“写字”。

启发与借鉴

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