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7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多幅画面里的阅读顺序以及各个画面与整个故事的认识。
2.观察与情节有关的形象、动作的变化,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讲述故事的发展。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整个故事过程的认识
难点:培养幼儿有观察能力和情节中的形象动作变化描述
活动准备:
课件《花头巾的故事》,白鹅、小猫、小公鸡、头饰各一,小黄鸭三个,头巾一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体活动。
师:出示课件。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它的名字叫《花头巾》。(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如:大白鹅摇摇摆摆来到小河旁。教师看图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
二、进行部分
1.提问:谁知道我刚讲的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幼儿回答)
2.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
(1)大白鹅在河边发现了什么?(花头巾)
(2)他捡起来大声说什么?
(3)这时,谁来了?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4)大白鹅把花头巾系在哪?
(5)岸边的小黄鸭看见了以为是谁?
(6)大白鹅对小黄鸭说什么?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4.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故事《花头巾》。
师扮演大白鹅,分别找幼儿扮演小花猫、小公鸡、小黄鸭。
三、结束部分
教师把幼儿分为四组,和幼儿一起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随着冬天的到来,孩子们发现人们的穿着有所改变的同时也产生许多迷惑:“为什么看不到小蚂蚁出来搬食物?树上的小鸟不见了,它们都到哪去了?”孩子们对动物的生活习性的改变产生了好奇,因此为了顺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的需要,我通过活动《冬天是什么》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冬天对动物们生活习性产生的影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对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了解一些动物在冬天里的特别活动。
2.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感受冬天的快乐。
难点:知道动物过冬的几种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课件《冬天是什么》。
活动过程:
1.教师:冬天里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取暖呢?
吃热的东西,戴围巾、戴手套、穿棉袄、戴棉帽,烤火或用取暖器、做运动等方式取暖。
2.教师:原来,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有好多方法来取暖!但是,小动物们又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
一、倾听故事《冬天是什么》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
二、理解故事,交流讨论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
2.教师:冬天,燕子、杜鹃和大雁有什么特别的活动?(飞到温暖的南方—迁移过冬)
3.教师:青蛙、小熊和蛇又有什么特别的活动?(美美地睡觉—冬眠)
4.教师:松鼠、兔子和绵羊身上出现什么特别的现象?(长出更多更厚的毛御冷—换毛过冬)
5.教师:蚂蚁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躲在窝里,不出门—躲藏过冬和储粮过冬)
6.教师:冬天里的小朋友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坐雪橇、堆雪人、打雪仗)
7.教师小结。在冬天里,小动物们就是通过迁移、冬眠、换毛、躲藏和储粮等过冬方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8.让幼儿操作幼儿用书《动物过冬》,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能运用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同时能引导幼儿理解一些动物不同过冬的方式,从而丰富幼儿对各种动物过冬的科学知识。活动中,教师注重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和有效提问来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彼此不同见解,在说中学,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丰富了知识,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认知空间。但本次活动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练,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结束较快,没能很好的小结等。但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角色和情节,分析出为什么长颈鹿、河马、大象都称赞熊猫百货商店真好。
2、学习词语:合适、皮尺、皮带。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教学挂图。
2、围巾、口罩、帽子、手帕、鞋子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什么是百货商店?百货商店里卖些什么?"
二、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的特征并学说形容词。
熊猫百货商店里卖些什么?谁来这里买东西?他们的身体有什么特点?他们需要买什么样的东西?学说句子:长颈鹿要买很长很长的围巾、河马要买很大很大的口罩、大象要买很长很长的皮带。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提问。
(1)"长颈鹿、河马、大象为什么都不高兴?"(初步理解词语:合适。)
(2)熊猫伯伯是怎么做的?他想出了什么办法?(鼓励幼儿学说熊猫伯伯的话)
(3)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办?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讨论:为什么长颈鹿、河马、大象开始都买不到合适的东西?后来,他们为什么都称赞熊猫百货商店真好?
2、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四、体验买卖游戏的乐趣。
游戏中,引导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学说:"请问你要买什么?" 指导扮演顾客的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如:"我要买一顶帽子。"或者"我要买一顶红红的帽子。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提供故事中动物角色的头饰,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表演使用。
附故事:熊猫百货商店
树林里有一家百货商店,熊猫伯伯是商店的售货员。
长颈鹿到商店里来,熊猫伯伯问他:"您好!您想买点什么呀?"长颈鹿说:"我想买条围巾。"熊猫伯伯抱出一大堆围巾,可是一条也不合适。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一想就想出来了,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很长,商店里的围巾都太短了。长颈鹿买不到一条合适的围巾,心里不高兴,熊猫伯伯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请工厂给您做一条很长很长的围巾。这条围巾要做多长,先得把您的脖子量一量。"熊猫搬来一张梯子,爬到梯子上去,才量出长颈鹿的脖子有多长。后来,工厂就做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围巾。长颈鹿可高兴了。
河马到商店里来,熊猫伯伯问他:"您好!您想买点什么呀?"河马说:"我想买个口罩。"熊猫伯伯抱出一大堆口罩,可是一个口罩也不合适。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一想就想出来了,河马的嘴巴很大很大,商店里的口罩都太小了。河马买不到一只合适的口罩,心里不高兴。熊猫伯伯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请工厂给您做一条很大很大的口罩。这只口罩要做多大,得先把您的嘴巴量一量。"熊猫拿来一根很长的尺子,围着河马的.嘴巴量了一下,才量出有多大。后来,工厂就做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口罩。河马可高兴了。
大象到商店里来,熊猫伯伯问他:"您好!您想买点什么呀?"大象说:"我想买条皮带。"熊猫伯伯捧出一大堆皮带来,可是一条也不合适。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一想就想出来了,大象的腰很粗很粗,商店里的皮带都太短了。大象买不到一条合适的皮带,心里不高兴。熊猫伯伯说:"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请工厂给您做一条很长很长的皮带。这条皮带有多长呀,先得把您的腰量一量。"熊猫拿来一条很长很长的皮尺,绕着大象的腰走了一圈,才量出大象的腰有多粗。后来,工厂就做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皮带。大象可高兴啦。
长颈鹿、河马、大象高兴的说:"熊猫百货商店真好啊!"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梗概。
2、感受故事的'风趣。
活动准备:
1、红灯笼一盏,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带,故事中人物头饰。
2、《语言》下p.2~3
活动过程:
一、漂亮的红灯笼
--教师出示红灯笼,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教育内容。
二、听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红灯笼跑到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小动物跟着红灯笼?为什么?老奶奶找到红灯笼了吗?
--出示教学挂图,边看边听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故事中那些地方很有趣?
三、学讲故事
--幼儿边看图边跟教师学讲故事。
--请幼儿阅读画册,练习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
--请幼儿戴头饰,教师旁白,幼儿按角色分组自编动作表演故事--听故事录音,教师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故事:红灯笼元宵节快到了,老奶奶扎了一盏漂亮的红灯笼。
外面真热闹啊!调皮的红灯笼一跳一跳地来到了大街上。哇!小汽车、小轿车看见了红灯笼,都"嘎"地一声停下来!警察叔叔急得吹起了哨子:"快抓住红灯笼!"红灯笼赶紧逃呀逃,它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红灯笼走呀走,来到了树林里。咦,它身后跟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后面跟着一只小胖猪。嘿,小胖猪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黄狗。喵喵喵!小黄狗后面又跟着一只小花猫。原来,小动物们正准备过节,联欢会上正好少一盏红灯笼,大家一起说:"红灯笼!我们都喜欢你。"老奶奶半夜醒来了不见了红灯笼,真着急呀!她出门去找红灯笼,一5边找一边喊:"红灯笼,你在哪里?"小花猫听见了,告诉了小黄狗。小黄狗听见了,告诉了小胖猪。小胖猪听见了,告诉了小白兔。小白兔听见了告诉了红灯笼。
老奶奶终于找到了红灯笼。在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老奶奶还和红灯笼一起表演节目呢!
红灯笼又回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用一根黄绳子把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上,红灯笼真快乐!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各种感官去发现花园里的秘密。
2、感受春天花园的美丽,萌发爱护它们的情感。
重点:
能够仔细观察画面,用完整的语言说说花园里的秘密。
难点:
能用各种感官去发现花园里的各种秘密。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扇子、香水、花瓣若干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小花园(环节意图:运用已学的好听歌曲帮助幼儿回顾已有经验,引发活动的兴趣)
师:还记得我们学的一首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唱:春天。
(幼儿集体到中间歌表演:今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儿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重点提问:歌里唱得花园那么美丽,我们也经常去散步的,那幼儿园的小花园里有些什么美丽的植物呢?
过渡:有个小哥哥跟我们一样,他也要到小花园里去瞧一瞧,他要去找秘密!
二、哥哥的小花园(环节意图:观看课件,理解故事的内容,乐意用各种感官发现自然的秘密)
1、封面
师:上面有几个字,小哥哥在说“花园里有什么”,让我们跟着小哥哥一起去花园里玩一玩吧。
——出示画面1
重点提问:小哥哥找到什么了?
小结:小哥哥在花园里找到的是美丽的小花还有小小的树,还有,还有,哎呀!太多啦!我们再跟着小哥哥去看看哦。
2、画面1、3
重点提问:小哥哥找到了美丽的`花和小小的树,你们还能找到别的什么吗?再仔细找找!
小结:原来花园里还有蝴蝶和小虫,他们都躲了起来,不仔细看还找不到他们呢。
重点提问:这些秘密是小哥哥用什么发现的?
追问:是用我们身体上的哪个器官啊?
小结:对!用我们的眼睛可以找到很多美丽的东西!
3、画面2
师:小哥哥说我还要去找?他说现在要我们遮住眼和他一起去找,让我们先来遮住眼睛!
出示画面2(放背景音乐风,教师用扇子向幼儿轻轻扇风)
重点提问:这是什么呀?你感觉到了吗?
小结:小哥哥又找到秘密了!花园里,看不到的是——轻轻的微风。呼!呼!呼!
重点提问: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感觉的?
小结:是呀,小哥哥闭起眼睛,感受着花园里的风,他的表情也告诉我们风吹在身上很凉爽,很舒服。
4、画面4(直接播放声音,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师:瞧!小哥哥在听声音,让我们也闭上眼睛,仔细听听。
重点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呀?
小结:原来耳朵也能发现秘密的,那耳朵还能听到谁的叫声呢? (幼儿发散思维)
5、画面5
师:小哥哥要夸夸我们小朋友的耳朵可真厉害,现在他要跟我们说句悄悄话,仔细听!——“小朋友,这次我不用耳朵,不用眼睛,也能找到了东西?”
重点提问:老师有一个特别的味道,请你们闻一闻,(请孩子捂住耳朵和闭上眼睛,同时老师喷香水,让幼儿闻)你们闻到了吗?是什么?
(引导看画面)看,小哥哥也闻到了花朵的香味,香气飘在空中,好香啊!再来闻一闻!
小结:原来不用耳朵和眼睛,还可以用鼻子来闻啊,又找到新的秘密啦。鼻子也可以帮我们找到秘密的。
三、花园秘密真正多(环节意图:通过对完整的绘本欣赏,激发引导孩子乐意观察、发现身边不同事物的兴趣)
1、完整欣赏故事
师:我们和小哥哥今天在花园里找到了许多秘密,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有哪些秘密哦。(师完整讲述故事)
2、其实美丽的花园里还有许多秘密呢!我们下次再去请这些朋友帮忙再去找更多的小秘密,好吗?
3、分享环节:小哥哥今天准备了礼物给你们呢,好看好闻的花瓣,放在身上可以一天都是香喷喷的呢,大家一起闻一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懂得为别人做事是愉快的。
2、能大胆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的句型说出自己的相法。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与散文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散文朗诵磁带
2、水彩笔、卡纸
3、视频台、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鸟、大象、小兔图片,引导幼儿思考他们能为朋友做什么,导入主题
师:图片上有谁,你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
他们都想为朋友做事,让他们高兴,你觉得他们会为朋友们做什么呢?
二、分段欣赏散文,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1、学说句型,了解小动物为朋友做了什么
提问:小动物为朋友做了什么?让他们怎么样?
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说的话
2、引导幼儿思考小蜗牛为朋友做了什么
提问:小蜗牛怎么了?它为什么好着急?
它能象小鸟一样给打家唱歌吗?像大象给大家干活吗?像小兔给大家送信吗?
小蜗牛给大家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3、倾听第二段散文,了解微笑能给人带来愉悦
提问:小蜗牛送了什么给它的朋友?
它的朋友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都怎么样?
请小朋友也学学小蜗牛的微笑,把你的.微笑送给你的朋友
老师也将微笑送给小朋友们,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微笑,微笑是最简单的事,可确能让别人开心、高兴
三、完整欣赏散文,懂得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
提问:你喜欢散文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他们为别人做事,让别人高兴,他们自己也觉得怎么样?
小结:为别人做事,自己也感到很愉快
四、请幼儿用“我愿意为朋友做……,让他们高兴”的句型说出自己的想法
1、你愿意为朋友们做事,让他们高兴奥妙?
2、你愿意为朋友作什么,让他们高兴?
3、扩展幼儿思维,除了为朋友,还可以为父母,为老师或其他人做什么
五、请幼儿将自己所想到的画在纸上,讲给同伴或老师听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调皮的太阳》这篇散文幽默诙谐,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活泼调皮的太阳形象,散文的长短适中,适合中班幼儿学习。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具体的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句子。”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太阳“调皮”的表现上。但往往幼儿对理解散文内容会有一定的难度,光听老师念或图片示范,并不能充分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大家都知道,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并在幼儿的记忆、注意等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这种特点在中班幼儿身上表现最为典型,于是我将传统的跟读,转换为幼儿自己看图谱帮助理解记忆,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欣赏学习散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理解、感受散文的诙谐幽默,渗透情感教育。最后,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表演散文的环节,让每一位幼儿以边学念散文边表演的形式参与到活动当中,动静结合,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感受散文的诙谐幽默,体验语言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太阳“调皮”的表现。
2、通过欣赏散文,表演散文内容,体会散文的幽默、诙谐意味。
活动准备:
太阳手偶一个,散文图谱一份,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以拟人化的方式出示太阳手偶,引出活动。
小朋友们看看,谁来啦? 太阳来和我们做朋友了,你们觉得这个太阳怎么样?
演示太阳调皮的样子,提问:现在你觉得这个太阳怎么样?(初步感受调皮)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欣赏散文
提问:散文的题目是什么?
散文里讲了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再次欣赏散文
提问:调皮的太阳做了些什么事?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逐句出示图片,形成散文图谱。
3、幼儿看图谱学念散文
4、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5、放录音,幼儿边看图谱边跟念散文。
提问:你觉得太阳调皮吗?为什么?
你喜不喜欢这个调皮的太阳?听了散文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三、游戏《调皮的太阳》
1、教师与幼儿共同商讨游戏中的表演动作
2、 教师与幼儿边念散文边玩游戏
四、活动结束
我们去外面看看太阳还有哪些调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