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

发布者:闲云悠雨 时间:2023-3-9 00:31

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1

一、积极准备,充分活动。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进行步法移动。

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听运动员进行曲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队列练习,在动作正确的同时感受正确的节奏。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慢跑,并进行步法移动。

组织:六列横队、自主分散

二、合作学练,掌握动作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尝试复习发球动作。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重点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发球的动作概念是击球点的掌握和手臂的挥动动作。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巡回指导。

4、组织学生实战运用,总结掌握情况。

学生活动:

1、在规定的地点自己体验发球动作,尝试着把球击出。

2、认真观看老师的示范,了解动作的要点是击球点和手臂的挥动。

3、按要求继续尝试发球动作,进一步体验协调用力的进行发球练习。

4、积极参加小组比赛,在实际的`比赛中体验发球的重要性。并在比赛中明白只有多锻炼才能把球发到有效的区域内,才能有一定的目标。

5、认真听老师总结,对照总结了解自己的差距。

组织:分组分散

场地^器木才:体育馆、小排球、录音机

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技能目标: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发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1)学生各叙己见。

(2)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课与课间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

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 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 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③ 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 恶性肿瘤;

⑤ 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为什么要做热身准备活动?(合作探究)

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损伤。

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动作失调等现象。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要正确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3、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1)认真做恢复整理活动

做恢复整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人体更好的从紧张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放松身心。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就会造成暂时性的贫血,产生心慌、晕倒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出现心慌、头晕,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调整与休息。

运动后经过合理的休息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

(3)适当补充能量

参加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运动后(运动前也应适当补充能量)要科学饮食,保证身体的需要,确保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①半小时至1小时后进餐

②避免喝含有KA啡因的饮料

③5至10分钟后饮水(含盐)

(二) 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知道多少知识?

2、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多。

3、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4、教师归纳总结

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3

学习目标:懂得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并知道如何排好体育课队伍。

学习内容:引导课——课堂常规

学习步骤:

一、歌舞交流性引导: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歌舞“找朋友”。

歌词:“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记住我叫x x x,再见!”

①集体学唱“找朋友”的歌。

②教师示范、讲解“找朋友”的方法。

③同座位同伴表演“找朋友”,相互介绍名字。

④请几个同学出来边唱边邀请同学跳“找朋友”的'舞,最后一句互换角色,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拍手、唱歌。

二、常规性引导:

1、讲解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

2、说一说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3、议一议怎样排好体育课队伍?

三、趣味性引导:

1、室内游戏:快快排队。

2、评价、小结。

课的设计思路:通过歌舞交流,认识同学,并通过常规性、趣味性引导,知道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排体育课队伍,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小学体育课教案模板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前一学期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柔韧成绩还可以,学生的体形练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为更好的服务于以后,要多做些速度练习。四、教学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丛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能了解站立式起跑、耐久跑和障碍跑的基本方法。

2.能做出站立式起跑,在快跑时能做到上体正,稍前倾;学会在跑动中通过障碍的'方法;学会跑走交替的方法,做到跑的姿势正确,呼吸自然。

3.知道后滚翻的动作要领与动作方法。4.能做出后滚翻动作,做到动作正确、熟练。

5.能做出站立式起跑,在快跑时能做到上体正,稍前倾;学会在跑动中通过障碍的方法;学会跑走交替的方法,做到跑的姿势正确,呼吸自然。

6.能做出两脚前后站立、背后过肩、转体挥臂的投掷动作,做到迅速转肩。,发挥腰部和蹬地力量,提高挥臂动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7.能做踵趾步、儿童马步和集体舞。五、教学措施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2.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4.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