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知识点考点

发布者:宝贵光阴 时间:2023-12-30 09:13

有关八下历史知识点考点

学习是把知识、能力、思维方法等转化为你的私有产权的重要手段,是“公有转私”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八下历史知识点考点,欢迎参阅呀!

有关八下历史知识点考点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__届中国人民_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

(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_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

(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②巩固人民政权

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成功的探索

1、“一五计划”(1953——1957)

(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

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

(3)成就①工业方面:

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B、形成东北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工业基地、在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②交通运输业方面:武汉长建大桥、川藏、新藏、青藏公路(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工业化开始起步。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颁布:1954.9第__届全国人大

(2)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意义: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反映人民利益。

3、三大改造1953——1956底

4、中共八大1956

(1)内容:①主要矛盾②主要任务(要知道具体内容)(2)意义:良好开端(详见课本27页)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1958年开始评价:

(1)积极: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建成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

(2)消极: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严重失误,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第三单元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

1、改革

(1)农村改革(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2)城市改革(1985年开始,重点是国企改革)措施如下:

①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②管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开放

(1)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目的(也是意义):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民主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平反刘少奇案)

2、法制建设的加强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团结

1、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1)背景、原因:

①民族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②民族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3)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民族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我国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要知道是哪五个)

(4)意义:

①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2、民族发展:各民族共同发展

(1)西藏:重要牧区

(2)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二、祖国统一

1、港澳回归(香港-1997澳门-1999)

(1)政策(构想):一国两制

①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_

②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意义:洗雪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海峡两岸的交往(阅读本节课课文了解即可)

学好历史的五大技巧

一、要对历史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觉得历史年代、人物、历史事件比较难背,把学历史当做一种负担,那么,永远学不好历史。只有真正融入到历史长河中,认真阅读每一个历史故事,去感受历史人物的状态,对历史产生兴趣,才有学习历史的动力,才能更好的学习历史。

二、学会读历史材料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三、关注历史年代

如果没有历史年代,就根本无法考察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更不能发现历史时间的内在联系及找出历史发展规律。由此可见,历史年代对于历史学科的意义。想要掌握历史年代,就必须要通过恰当的方法来记忆。

常见的方法有:分类记忆法,就是把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按内容、性质、特征归纳分类,使本来分散的历史知识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更多的记忆、如:6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然后注明各自的时间,这样就能一目了然。

化简记忆是把复杂的历史基础知识内容,删掉复杂,遵从简单,理出提纲。用简单的文字或抓准本质性的语文,以便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如: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概括为“苛税”、“重役”、“酷刑”6个字,就掌握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掌握了化简记忆的技巧和方法。

四、勤于复习巩固

“温故知新”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五、整理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怎样记历史的人名、地名、年代

(1)记人名

记人名可用串字法和谐音法,用这两种方法记外国人名字尤为适用。谐音法就是将外国人的名字按照它的同音汉字去理解,使原来无意义的音节成为有意义的名词或词组,便于记忆。有些人名不妨给它取个雅号,使用谐音法(雅号)记人名尽量要能顺口、生动,防止低级和粗俗。对历史人物不仅要记住读音,还要书写正确,若写错别字,则前功尽弃。如把齐桓公的“桓”写成“恒”,把“赢政”写成“嬴政”等等。

(2)记地名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记许多地名,尤其是古今异名和外国地名,更使同学们感到头痛,成为学习的拦路虎。如何记住这些地名呢?

首先,在学习有关历史地名时,一定要借助地图册来加深理解和掌握地理方位,以形成正确的空间表象。如学习《中国古代对外经济交流》一章,要记的地名较多,一定要对着书本或图册,弄清它的位置,才能记住;学《隋朝大运河》,只有看着地图册,才能记住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点(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个段(自北而南),否则就会把方向搞错。对于中外史上有关军事的地名更应借助于图册和其中的各种标记,才能记住。

其次,要记住地名还要仔细看课本中历史地图下列的古今地名对照表,才不会将古今名称相同其实并不是同一地方的地名弄错。如南宋赵构在“应天”称帝,课本注明“应天”是“河南商丘”;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在“应天”,这里的“应天”则是在江苏南京。两个“应天”不是同一地方,不看课本注释或图册,就误认为是一个地方了。

(3)记年代

时间概念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外历史绵延几千年(若从原始人群算起则有两三百万年),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年代也有一两百个,牢记这些重要年代既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最使同学们感到困难的一个方面。

学好历史的五个“必须”

1、正确阅读教材的三种方法:粗读,浏览教材,知其大意(第一遍预习);细读,精读课本,掌握时间、地理、人物等基础知识,并作出勾画(第二遍预习);精读,能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课后复习)。

2、正确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符号笔记,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符号。如用“ ”标明重点,用“。。。”引起注意;用“ ”表示重点,用“?”表示疑问等;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不同的内容,如用黑色标记上课笔记,用红色标记复习笔记。

3、哪些是学习的重点:①凡是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②凡是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③凡是和当今世界时政热点、社会焦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知识;④凡是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课后有思考题、讨论题和练习题的内容。

4、学习历史的方法:①学习每个历史事件要掌握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②分析历史事件的三步曲,原因、经过和结果;③完成练习题。

5、科学的记忆方法:把握教材,化繁为简,理清线索;在理解的基础上,搞清因果关系,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和同类知识的拓展延伸。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