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记作文

发布者:青山一角 时间:2024-1-27 03:02

游黄山记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黄山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黄山记作文

游黄山记作文1

之前我曾游历过一次黄山,至今黄山美景还镌刻在我记忆里,宛如刻入一抹艳丽的风景,久不能忘。

那年,我八岁左右,和我父母一起去的黄山。我们先坐缆车,从山脚升到要去的位置,等缆车进站停止后,便下了车。我幼时精力旺盛,像只小猴般迫不及待地攀爬着阶梯,在游客之间穿行,又像一匹脱缰似的野马,在人群里横冲直撞。我父母那时已到不惑之年,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虽说不上年老体衰,但也经不起这个折腾,只能慢腾腾地落在后面,时不时大喊,提醒我小心注意安全。

过了一段时间,我也有几分疲倦了,便站在一处落脚点休息,也好让父母跟上。我无意间瞟了一眼围栏外的景色,十分震撼,围栏外的景色是一座又一座小山,层层叠叠围着我们这中心山峰。一眼望去,生机勃勃的绿色,布满山野,间杂着几棵略显苍老的松树。更令我胆战的是低头往下望,看到下面是延伸到无边的黑洞,看不到尽头。

这时,父母跟了上来。我也不再留恋景色,快步爬到了顶峰。顶峰有一座酒店,我们早早订好了房间。我们吃完饭,再在卫生间洗掉了一天的疲惫。父亲用手机定好了闹铃,为明天一大早看日出做准备。

我对日出那是十分期待。第二天闹铃一响,我立刻弹起来,赶紧洗漱,然后,我们随着一大帮人来到了光明顶。

光明顶,顾名思义是有光明的顶峰,也说明了这里是看日出的.风水宝地。人群很吵,叽叽喳喳地聊着闹着,忽然有人激动地喊:“太阳出来了!”一瞬间,大家便禁了声,注意力全放在太阳那儿了。看着那充满朝气的红太阳,从茫茫云海中探出一点点脑袋,停了一会儿后,又大胆地将身体一点一点露出来。顿时,整片天,整片云海,都染上了金色,晃得刺眼,夺人眼目。接着,太阳缓缓往高处爬,整片大地因为太阳的照射而生机勃勃。万物繁荣起来,小鸟们婉转地歌唱,迎接新的一天。其他动物也开始从梦中苏醒。人们也从梦乡里回到生活中,活跃起来……

我爱那朝气蓬勃的旭日,我爱那惊险又雄浑的黄山,我难忘这次游历。

游黄山记作文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记得以前学过一篇关于黄山奇石的课文,于是之后便对黄山有了一丝期盼,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使我这一次去黄山如此的兴奋吧!

刚开始,导游介绍,我们要先去翡翠沟。一听这个名字,我就知道,那的景色一定非常美。果然不出我所料,翡翠沟是一条山沟,在仙都峰和罗汉峰的中间,迷雾沸腾,让人就像在仙境一般。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更显的独特!谷里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形状各异的翡翠彩池,就像一个个晶莹碧绿的翡翠。翡翠谷彩池,让人们梦绕魂牵的地方!它就像一幅画,各种颜色竟在眼前。

黄山的奇,奇在奇峰,奇松,奇石。

我爬啊爬,爬啊爬,黄山的奇,支撑着我,一定要亲自领略领略黄山的奇!爬到始信峰,黄山的奇景,就落落大方的地浮在了我眼前。一颗颗苍翠挺拔的`松映入眼帘,有的如一对拥抱的夫妻,有的如攀天的巨柱,一个个奇松,让我不禁为此而惊叹道曾经看到过的一首诗:“不到始信峰,不信黄山峰!”

接下来,我真正见识到了,原来黄山的“奇”字在石头中。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是画出来的一样,这真让我觉得,大自然果然是个不朽的鬼斧神工!我当时可是一边看,一边扶着连心锁,真怕会被黄山的奇给惊吓住。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是画出来的一样,这真让我觉得,大自然果然是个不朽的鬼斧神工!望着对面的一组组惟妙惟肖的奇石:天狗望月、乌龟爬山、老僧采药、仙女弹琴、狮子抢球、仙桃石、仙人晒靴、石猴观海、仙人指路、骆驼峰、金鸡叫天都……真的是说也说不完!我禁感叹道:原来黄山真正的“奇”字,在石中!!!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表达,于是我叫了一声:“好像啊!”

接下来我们到了观峰亭,看到了许多的奇峰,峰峰成奇,都各有各的特色,别有一番风趣!

黄山的美就美在,那是大自然的天然作品,不管是一池一境,一峰一姿,一石一态,一峰一画,都有别于五岳的古迹!

游黄山记作文3

七八岁那年,我随父母回安徽外公家,回来的途中路经黄山附近,便随父母痛痛快快地游了一遭。虽已时隔多年,当时的记忆已有些模糊,但黄山带给我的震撼之感,却在我心头历久弥新。

幼时的我无知浅薄,只爱一些热闹而嘈杂的公园、游乐场,对自然之美毫无概念,初见黄山,是在远处,只见一些红中带绿的大山,便觉索然无味,无心欣赏。

我满腹抱怨不满,在一路沉默中头也不抬地随父母走进了大山。在父母的赞叹声中,我不由得抬起了头。正是这好奇的一抬头,却让这山永远留在了我幼小的脑海中了。

壮观。无法描绘的壮观。一抬头,四五座无比雄伟的大山几乎把我们重重包围,它们是那么高大,几乎可以把天遮住。一股由心而发的神奇感觉直击内心,不知是敬畏还是震撼。无知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因为自然竟是那样伟大到让人无法想象。

大自然一定是豪放不羁的,因为它的作品是那样的雄伟、大气,但它同时也是细腻而精巧的,只从那高低交错、千姿百态的巧石便不难看出。踏上登山的石阶,虽然辛苦,倒也新鲜刺激。几番休息,终于到了半山腰。驻足此处,俯瞰山下,景则愈显壮丽,倒真有几分“一览众山小”的味道,心里暗暗有几分得意。

再往上,只觉云雾缭绕,美若梦幻。忍不住停下脚步,阖上双眼,贪婪地呼吸。凉爽的空气,仿佛含着一颗清凉的薄荷糖,令人心神俱清。本想爬上山见一见闻名中外的迎客松,却因我无法坚持,只能提早下山。

如今回忆起来,难免有几分遗憾。也恨当初自己的幼稚浅薄,不懂欣赏,若现在给我重游一次的机会,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如今闭上眼,似乎仍能看到那钟灵毓秀的黄山,似乎仍能闻到那带着松香的自然气息。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黄山!

游黄山记作文4

“黄山归来不看岳”,周末,我们到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游玩。乘坐缆车上山。当缆车缓缓上升时,望着一个比一个高的索道架,我的心悬了起来。随着海拔的增高,山也越来越陡,但是景色却越发壮观。那一座座高山巍峨雄壮,峥嵘险峻,一座紧挨着一座,连绵不断,光滑的峭壁令人魂飞魄散。

下缆车后,我们开始步行上山。灰色的石板路,直抵白鹅山庄。驻足观赏,在飘飘渺渺的云雾中,隐隐约约看见一些葱郁荫翳的树木,那便是黄山松。据说,举世闻名的迎客松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风霜雨雪,它依然屹立在悬崖边。来黄山,一定要看看这位“百岁老人”。

经过一个小时的艰苦爬行,我们终于来到了光明顶。这里海拔1860米。从山顶向下看,黄山可真高呀,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俯瞰山下,游客犹如一只只小蚂蚁,缓慢前移。黄山可真险呐,我从来没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悬崖陡似削,山石横如断,隔老远都让人心惊肉跳。

歇息好,我们就来到了熬鱼洞。从鳌鱼峰的绝壁间,由“熬鱼的嘴巴”钻进“肚皮”,穿洞而过,别有一番风趣。

再往前走就是“百步云梯”了。“云梯”旁边的.两块巨石,一石形如龟,一石状如蛇,故有“龟蛇守云梯”的美称。那里十分险要,仿佛一失足就会摔下去。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一步一台阶地移动脚步。爸爸拉着我,妈妈牵着妹妹,我们一家人互相鼓励着爬上了峰顶。妹妹真有毅力,别看她小,可她完全不害怕,硬是没让妈妈抱,自己走完了全程。

一路上,我们还遇见了不少工作人员。他们不惧辛苦,顶着烈日,攀着石级,有的一路上清理旅人留下的垃圾,有的挑着沉甸甸的担子,长年累月地为游客运送物资……看着他们汗流浃背的样子,我不禁肃然起敬!

这次旅行,我不仅欣赏到了黄山的美景,也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坚持才能胜利,更让我体会到黄山挑山工的伟大。美好风景,幸福生活,需要我们一起创造,共同珍惜!

游黄山记作文5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虽了解黄山,却不曾亲自参观。直到今年,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个久负盛名的地方。

来到大门,已是大汗淋漓,步入山门后,立刻汗消暑散,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抬眼望去,前方是一条山路。山路两旁翠竹成荫,遮天蔽日。群群山雀在竹间飞舞、嬉闹。

我们走在山谷中,不久看到一座寺庙云谷禅寺”。它在香炉峰、眉毛峰和钵盂峰的围绕之中。这里山峦重叠,溪流蜿蜒。那清洌洌的'溪水涓涓不息地流淌着,仿佛唱着一首绵绵不绝的歌谣。我深深吸了口气,感到那幽香的空气顺喉而下,顿时扩散到全身,浑身凉爽。抬头望去,那些山峰的顶端,云雾蒸腾,仿佛香炉峰冒出的香烟,让人误以为来到仙境中了。

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走,半路上见到“喜鹊登枝”、“仙人指路”、“鳌鱼驮乌龟”··黄山怪石果不输于其它“三绝”。

到了黄山三大高峰之首的莲花峰后。站在山脚下看,莲花峰巍然耸立,让人感觉自身渺小。接着,我们又向峰顶进军了。

顺石阶往下,到了“阎王沟”。这里花鸟皆无,全是石壁,光线阴暗。抬头见石壁间一条细缝射进一缕毫光,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一线天”。走了一会儿,到了最险的一段,相当于直上直下,我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突然,眼前一下子黑了,抬头望去,有块巨石卡在石壁中间,我不禁出冷汗。好不容易走完这段路,回想起那巨石,又是凉气升起。

穿过“百步云梯”,终于登上了峰顶,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一想到黄山美景尽收眼底,便不知疲倦,心里甜滋滋的。

一路游来,“清凉世界”、“狮子岭”、“猴子观海”、“丞相下棋”··奇峰怪石、古柏苍松,无数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我不禁赞叹大自然这位无与伦比的杰出艺术家。“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是对黄山的最好评价。

游黄山记作文6

早就听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是一个风景绝丽的好地方,但却从未曾见到。于是我们一家怀着好奇的心情,奔赴安徽,来到了这闻名天下的黄山。

此刻,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远远望去,那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好像是亲密无间的大家庭。再仔细一看,眼前的山峰又变得独立起来。尖锐的山峰,像利剑一般直刺苍穹,表现出了一种非凡的气势,连黄河的气势也无法与之相比,我不由感叹:“黄山可真奇啊。”

按捺不住内心的急迫,我背上包,大步踏上了台阶——上山去。

走黄山的路,就要留一个心眼,这里山势险峻,稍有不慎,就要滑倒,一路上却没有什么好看的,直到我登上了山腰。

从山腰往下看,才忽然明白苏轼所说:“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眼下我虽身在黄山中,却见一片片云海缠绕着每一座山峰,如真似幻,扑朔迷离,乍一看好像万马奔腾,等你回过神,又若气浪排空,冲击山峰。

往上看便是著名的黄山松。低一点的松树成片成片的,抱团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四面八方的朔气,在云雾中像一群隐藏黑夜里的狼群。中间则是山崖,山崖上的松树像一面一面悬挂着的旗帜,它的根深深地扎进岩石的缝里,好像一不注意就会掉落山崖,摔得粉碎。可它还是昂扬地抬起了头,生长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很难想像,曾有一颗细小的松树种子随风直上,落入岩缝中,要成长起来得经历多少苦难,烈日、暴雨、风雪它都挺了过来,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毅力,自强。

黄山,你坚强,你团结,你有不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拼搏精神,自从遇见你,我便明白:邂逅你是我生生世世的宿命,而你,就是我人生苦海中最美的遇见。

游黄山记作文7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跟前旅游团去黄山游玩。

坐了三四个小时的汽车,终于到达了黄山脚下。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曲而上。眼前的公路像一条盘旋在大树周围的巨蛇,几乎呈300角上升。车越开越高,车里的人都不敢往下看,感觉看一眼就马上会跌落到万丈深渊似的。

下了汽车,我抬头朝山顶望去,只见云雾弥漫,根本看不到山巅。眺望四周,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横亘在我眼前。此情此景,激发了我无限的感慨,我产生了一种要把它翻越、征服的冲动。

登山的一路上,形态各异的奇松怪石令我目不暇接。但凡我们见过的、听说过的事物,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一棵松、一块石与它相似。

看哪,那不是天下闻名的“黄山第一松”——迎客松吗?以前只在电视和画片中看到,今天亲眼一见,自然觉得特别亲切。那名松,颇似一个好客的主人在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一行怀着朝圣般的`心情,驻足瞻仰这棵名木,惊叹声此起彼伏。

十几分钟过去,大家拍完照,便继续爬山。爬到半山腰,有一个折点,愿意继续爬的就上去,爬累了的就此下山。而我此时兴致正浓,岂有不上去的道理?

我跃跃欲试,旁边也有几位游客蓄势待发,这当中还包括几个老外。

这时,我们所处的地方海拔高度已达三千米左右,天气骤然变冷。我们的前方是一条悬在几千米高空的绳索桥,以前只听说红军长征途中过“铁索桥”,没想到当年的“铁索桥”我们今天在黄山也遇到了。我们无不心惊胆寒,但下山的导游早已离开,我们已没有了退路,

只好小心翼翼地跟着众人上了桥,在不断的尖叫声中走到另一端。

终于登上了莲花峰,我站在峰顶俯瞰山下,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仿佛来到了天堂,脚下是一片云海,云海中偶尔冒出几座山尖,像大海里的礁石。

哦,黄山的美,我终于领悟到了。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