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夏天故乡的作文3篇

发布者:不虚此行 时间:2022-11-17 00:15

【精华】夏天故乡的作文3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天故乡的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夏天故乡的作文3篇

夏天故乡的作文 篇1

故乡的夏天总缘金灿灿的阳光而来,一到就驻足在稻梢上。那时,凉飕飕的风步步退却,像稻梢一样一天天泛黄。乡亲们此时再也不能睡安稳觉,或编鸡笼修猪圈,把春日未干完的零碎活儿干完;或匆匆赶到集市,更新镰刀、木锨、扫把;或急急地清理粮仓,缝补麻袋。就是那冷清多日的打禾场,也随处可见忙碌的人影——填坑补洼、转移草垛,搭起新的草垛脚架。

那时,田野也说变就变。前几天还是滚滚稻浪,过几天就只剩静立的稻桩。使路人总疑心走错了方向,或立住脚迷茫回顾,或愕然着开口询问。就是在校园里几日未回家的小老乡们,也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竟是事实……

因而,故乡的夏天总是显得短暂。短暂得乡亲们把夜也搭上——一轮圆月下的田野,总有人影晃动,人语流淌,很难分辨哪一些是起早,哪些是贪黑。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一个个打禾场上,也常灯火通明,一片闹嚷,让近处的公鸡们长鸣着误以为天快亮了。

因而,故乡的夏天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夏天的雨一样,一阵乌云翻滚过,狂风雷电就随之而来,让乡亲们大呼小叫着手忙脚乱。平时扛不动的,也能扛起;平时跑不动的,也能跑动——可是,当乡亲们还没收完该收的,还没垛完该垛的,那雨却突然远去,让从云层里钻出来的太阳把乡亲们的狼狈相瞧个正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像在稻糠里滚过,像在泥田里跌过,甚至只穿一只鞋子,甚至手里攥着别人的草帽……

但是,故乡的夏天毕竟不同于其他季节,毕竟可以让乡亲们付出一分汗水和心血就有一分收获。

于是,故乡的夏天就有耕牛在刚割过的稻田里奔走,就有青青的稻秧疯长,就有壮壮的玉米苗拔节。让乡亲们走近另一个季节时,心里总实实在在啦!

夏天故乡的作文 篇2

江南的夏天,

酷热而又漫长。

每当倍受煎熬的时候,

常会想起故乡。

那凉爽的夏夜啊!

尽管是童年的记忆,

却总是梦境般,

让我心驰神往。

曾记得,

每到夜幕降临,

寂静的山村,

就会被黑暗笼罩。

惟有农家的小屋,

透出点点昏暗的灯光。

远处是朦胧的山影,

地上的月色,

淡如薄霜。

炊烟散尽了,

空气里,

弥漫着田野的芳香。

劳作了一天的人们,

匆匆吃完晚饭,

夹着炕席,

拿着蒲扇,

还有艾蒿拧成的蚊香,

来到空旷的街上。

几家人凑在一起,

席地而坐,

消暑纳凉。

女人们窃窃私语,

神秘地拉着家常。

男人们,

光着脊梁“侃大山”,

火红的烟袋锅子,

抽得吱吱作响。

小孩们有自己的乐趣,

不是捉萤火虫,

就是“捉迷藏”。

疯够了,

跑累了,

才能安静下来,

依偎到大人的身旁,

听他们唠叨白天的见闻,

憧憬丰收的渴望。

我常常把头,

枕在妈妈温柔的腿上,

仰望天空,

看月亮在云里穿梭,

享受晚风吹来的凉爽。

寂静中,

也有喧闹。

蟋蟀在低吟,

河边的蛙声,

忽远忽近,

在耳边回荡。

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划过夜空,

显得格外高亢。

那是乡村才有的交响曲,

让人陶醉,

永远难忘。

记忆中,

天空是那么蓝,

星星是那么密,

月儿是那么亮。

在无数个夏夜,

听着大人的讲述,

懵懂知道了,

嫦娥玉兔,

织女牛郎。

那些古老的故事,

美丽的传说,

让我幼小心灵,

常常萌生很多幻想,

对天堂充满着向往。

我曾好奇地问爸爸,

嫦娥玉兔,

是怎么上天的?

我们人类,

能不能也登上月亮?

爸爸总是搪塞我说,

将来会的。

我也不止一次地问妈妈,

天上有多少个星星?

妈妈说,

自己数数不就知道了吗!

于是我就数呀数,

怎么也数不清。

每次数着数着,

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走过大江南北,

无论走到哪里,

总忘不了,

远方那个古老的村庄。

尽管当年,

它是那么贫穷落后,

有过不堪回首的,

风雨沧桑,

可我从未抱怨,

那些苦与乐,

还有忘不了的味道,

化作乡愁,

铭刻心房。

对它的眷恋,

就像门前那条小河,

一直在心中流淌……

我,常常站在露台上,

向着深邃的夜空凝望,

回忆着,

曾经的快乐,

童年的梦想。

多么希望,

能够穿越时空,

再回到那个年代,

像儿时那样,

躺在母亲的身边,

闻一闻,

故土的芬芳,

听一听,

久违的乡村夜曲,

看一看,

夜空上那满天星光。

可我知道,

逝去的梦,

已经不可复制,

只能永远留在心中,

成为一生的念想。

夏天故乡的作文 篇3

故乡在湖区,河沟,池塘,溪流随处可见。一到夏天水涨起来的时候,仿佛水里的万物都活起来了,荷叶撑着小伞脑袋挨着脑袋在池塘里窃窃私语,荷花悄悄地在青绿的小伞丛中露出花骨朵儿。

等荷花开得差不多的时候,孩子们也有事干了。家里的大人就会允许孩子们划上垂涎已久的`小舟到自家的池塘里采莲蓬。这时候采的莲蓬是最嫩的,是可以生吃的,但不允许采太多,因为大人们还要等莲蓬长老了做莲子汤喝。

父亲说,那时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刚下堤,坐到小舟上就可以闻到扑鼻而来的荷叶的清香。轻轻划着小舟,看着一波接一波的水之鳞片簇拥着,而后破碎散开,水草的身影如同鬼魅,耳边蛙声起伏,却不会觉得聒噪。不过,在享受这般美景可不能忘了使命。父亲在一团团清香中穿行,拿着长篙,眼睛仔细地盯着荷叶丛中,有时候莲蓬在荷叶下探出头来,父亲就会伸出长篙将莲蓬下的荷叶梗压弯,再慢慢低下身子往前倾,但是眼睛却不能离了这个莲蓬,可能稍不留神它又躲了起来。等莲蓬离自己的手足够近的时候才能用力将梗掐断,这可是门技术活儿,要是距离没把握准,稍一用力向前倾去,却又扑了个空,身体便会失去重心,一头栽进水里,惊得荷叶也打着小伞避让着。不过这里的孩子都是习水性的,有时也会跳下小舟,在荷叶丛中游泳和小鱼儿捉迷藏。摘了莲蓬就趴在小舟上享用,将莲蓬轻轻掰开,可人的莲蓬米就会乖乖地朝你眨眼睛,用手指轻轻一掐,莲蓬皮就会裂开,露出青绿色或是淡黄色的莲蓬米。父亲说他一般会先放一颗到嘴巴里细细品,既甜又嫩的莲蓬米在唇齿之间,顿时感觉芳香馥郁,流畅肺腑,而后是一丝淡淡的苦味,让人回味无穷。每当这时,父亲就会仰面躺着,享受和煦的阳光,将留于齿间的清香融入温暖的阳光,让太阳也尝尝这人间美味。

有时候,摘莲子也会有意外收获。父亲说他曾经有一次看到过一只貌似鳝鱼的生物,头上长着似鸡冠般的鳍,却飞似的游走了。

对于父亲那个年代的孩子来说,夏天不仅仅可以摘莲蓬,还可以捕鱼。那时候孩子们手中是没有鱼网的,也是不准捕自家鱼的,通常他们都会找一条“野沟”,选一块水流较缓的不到半米深约莫一米长的河沟来捕鱼。

捕鱼的必备工具是铁锹和瓢。先找一些大石块垒在一米长的河沟上游,用铁锹挖较硬的泥土将上游的来水大致堵住,就像修筑一个小型大坝,再在下游修筑同样的“大坝”,捕鱼前期工作就算完成了。趁着“大坝”还没被冲垮,要迅速用瓢将河沟里的水舀尽。渐渐地,随着水的减少,鱼儿们也现了身,快活地扑腾着,游动着,这时候抓鱼也就容易多了。

在小河沟里抓的鱼大多是鲫鱼,刁子鱼,有时也会也草鱼,泥鳅等等,而大个头的柴鱼则是要到大池塘钓的。在鱼钩上挂一只青蛙,远远地抛出鱼线,待青蛙沉入水中后也不能坐享其成,而是要上下晃动鱼竿,水里的青蛙也会上下跳动,父亲说只有这样,柴鱼才会以为这是活的青蛙,才会上当。

父亲说完,我便吵着要在夏天回故乡一趟。可没想到父亲叹了口气说:“现在哪比得上以前啊,野生的莲蓬米和鱼早就看不到了。”我不禁有些扫兴,可眼前却似乎有接天莲叶在夏风中撑着小伞摆动着,鱼儿们在莲叶下快活地嬉戏,孩子们挽着裤腿聚精会神地盯着水里游动的影子,嘴里还留着莲花青青的香味。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