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想

发布者:华南佬头 时间:2023-11-7 11:38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想

这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体会,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听课感想

xxx老师为全校数学老师执教了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这个这节课,x老师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听课后我特别对x老师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新课这一环节印象深刻,应该说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与这个环节的处理十分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这一环节作简单评析与思考:

教学片段: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吗?(课件出示图形)

生:(准确说出每题答案)

师:你能把任意2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合起来,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师:(师有选择地将算式板书成2类)你觉得怎样给这些算式分分类呢?

生:同分母的算式算一类,异分母的算式算一类。

师:什么是同分母的算式呢?它们有哪些?其他呢?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算式是同分母的算式,它们有1/4 +2/4,3/8 +4/8 ,其他的都是异分母加法的算式。

师:3/8 +4/8 你们是怎么思考的?

生:3/8 +4/8是同分母分数加法,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1/8,4/8就是4个1/8,3/8就是3个1/8,合起来一共有7个1/8,就是7/8 。

师:对,相同的分数单位我们才可以相加,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

生(齐):同分母分数加法。

师: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

生: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

师:同分母分数减法呢……

生: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减。

师(指着异分母加法这一类算式):这些是……

生(齐):异分母分数加法。

师(板书并揭题):异分母分数加法(留下“减”的空当,为下面完整板书打下伏笔)。

评析思考:

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x老师的引入正是遵循了这样的理念:让学生从简单的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填写起,设计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然地说出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这两类不同的算式;教师适时的选择板书成两类,引导学生准确自然地分类:同分母加法和异分母加法;在叙述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的同时补充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自然地引入课题——异分母分数加法。这样的情境创设来源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五年级刚学过的内容,分数(包括同分母和异分母)加法算式来自于学生的口述,分类的精确结果也源于学生的算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复习也显得水到渠成。

同样这样的引入还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伏笔: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式来源于学生的口述,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究的问题来源于自己的发言;用分数表示图形的阴影部分暗藏着把异分母分数通分的启示;异分母分数加法也要是相同的分数单位才可以相加;课题中的留白预示着……

马云鹏教授说过:“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淌的课”。x老师的引入就是这样的,在简洁中显得清晰、流畅,水到渠成,同时在简洁中蕴含着课堂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追求——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丰富儿童的学习情感,达成全面的课堂目标,彰显老师的教学智慧。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几点不足:

1、在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还做得不太够,仍然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层面上。

2、 在某些教学环节的设计,考虑得不够细,每个环节的衔接也不够流畅。如:在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后,可让学生猜一猜异分母分数加法可以怎样计算,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

3、 在讲解1/2+1/8的算理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还没有讲透为什么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如果我在教学中设计添加这样一环节,就是出现二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两个图形时,把它们重叠合并成一个新的图形,并提问学生现在这个图形可以用什么样的分数来表示,学生自然是无法对这个既有二分之一又有八分之一的图形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反过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分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的道理,从而也就更加深刻的掌握了先通分再计算这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了。

4、 在学生自主探究1/2 +1/8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利用正方形纸,通过涂一涂、折一折,看看1/2 +1/8=?但是就没有下文了,其实我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在涂一涂、折一折的基础上交流折纸的方法,并让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交流,重点让学生观察发现,通过操作,原来的1/2变成了4/8,它的分数单位变成了1/8,4个1/18加1个1/8就是5/8。

5、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由于学完通分这个知识已有一段时间了,有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了,不知怎样进行通分,另外在通分时,老师应强调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这样计算时会比较简便。

总之,如果我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有准备地计划和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直接抛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那肯定比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发现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