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发布者:看进人间 时间:2023-12-16 06:14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重点和难点

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形态特征:

3.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探究)

方案一:观察CAI课件(衣藻、水绵、海带等及其生活环境、藻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等),观察模型、实物,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小组探究、讨论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方案二:将课前采集的实物课上观察(根据地区差异有选择的采集海水或淡水中的.藻类植物),也可观察装片以及衣藻的模型。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思考交流、达成共识。探讨课本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方案三:有表情地朗读课本中的优美诗句,请见过诗句中景象的同学向大家描述介绍一下。观看挂图或书上的彩图。发散性思维,讨论书79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2

1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为两课时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和初一学生特点,将本两节课设计成一节室外课和一节室内课。

第一课时为室外课,组织学生到室外(校园及周边林区)采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标本,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为第二课时的开展作准备。

本课例仅是该课题室内课的教学实施情况。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e,R.M.)的“教学事件”理论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皮连生的“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型,将室内课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完成教学内容,其逻辑图表示如下:

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②分组活动实验探究③表达交流知识建构 ④拓展创新规律探究⑤归纳总结情感渗透⑥检测反馈引导发展

(1)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片,引出新课,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2)组织和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分小组将所采植物标本归类,并通过查资料,讨论归纳出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特征,完成表格。

(3)学生先组内后组间交流,讨论和分析探究结果,教师评价学生作品并作补充,使学生在体验基础上完善知识建构。

(4)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进化规律,树立生物进化的思想。

(5)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生举例说明三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促使学生建立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6)布置课堂练习,并适时反馈矫正和提供一些课外探究活动课题,注重过程、结果与发展。让学生自主选择,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人格健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①归纳藻类、苔藓和蕨类三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②比较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形态特征,探究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

③了解三类植物的与人类的`关系。

2.2 能力目标:

通过分小组活动进行植物归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②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表格比较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并分析和归纳,完成表格,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通过学生活动探究植物进化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明确三类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从而使学生主动关注这些植物生存状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课型

新课

4 教学重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和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5 教学难点

5.1 植物归类和比较三类植物特征的方法。

5.2 比较分析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及形态特征探究植物进化规律。

6 教学方法

观察、探究、对比、讨论、讲导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7 教学设备

材料:藻类:水绵、海带、石花菜、裙带菜、紫菜、鹿角菜、马尾藻、石花、苔藓:墙藓、苔藓、蕨类: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

(不易采集到的植物用幻灯片代替)

用具:剪刀、放大镜、米尺、白纸、陶瓷盘、多媒体与相关影片资料

8 教案

8.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 播放影片资料:①地球的森林生态系统;②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中的藻类植物;③乡村古井旁的苔藓类和蕨类;④千奇百怪的种子植物世界。

(学生观看影片资料,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播放影片后提出问题:“你认识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展示本课题目和教学目标

(学生看书并思考,初步建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知识)

8.2 分组活动 实验探究

(1) 简单介绍植物分类和分类的依据、根据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将它们分为四个主要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2)分组活动准备:

① 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

② 给每小组分发一份植物标本;

③利用展示平台和多媒体简单介绍植物标本的种名。(学生组建探究小组,落实人员分工各小组长领取植物标本和辅助材料。)

④组织学生设计表格,每个小组各设计两个表格。

要求:

①第一个表格包括种名(藻类、苔藓和蕨类)和代表植物等项目;

②第二个表格包括种名(藻类、苔藓和蕨类)、生活环境、形态结构、与人类关系和意义等项目。

(3) 分组开展探究:

1)组织学生探究;用多媒体展示并描述要求;

①将植物标本归为三类,藻类、苔藓和蕨类,并填写表格;

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类;

③植物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并结合书本知识完成表格;

1,2组完成藻类一栏; 3,4组完成苔藓一栏; 5,6组完成蕨类一栏。

2)教师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重点指导归类和观察等探究的方法。

8.3 表达交流 知识建构:

①组织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点评并重点突破孢子与种子的差异,多媒体展示表格内容(见板书一)

②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质疑提问(教师辅助解答)

8.4 拓展创新,规律探究:

①介绍三类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藻类苔藓蕨类,分别引导学生比较三类植物生活环境关系,发现什么规律?

②比较形态结构关系,发现什么规律?

(提示:由水中到陆地,某些器官或组织由无到有等方面考虑)

8.5 归纳总结,情感渗透:

① 教师和学生一起系统总结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进化规律;

②组织学生举例说明三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和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③教师点评补充。

8.6 检测反馈 引导发展。

(1) 课本P82 :1 、2 、3 、4、5题。

了解各组学生作业情况,在个别辅导的基础上,作集体评讲,指导规律方法技巧。

(学生课后选题自主活动,写课外创新活动方案和调查报告,提交教师参加学校创新大赛成果评选。)

(2) 提供学生课外探究参考课题:

课后设计一个“调查或研究社区藻类或苔藓或蕨类植物的活动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或研究报告,并提交过程材料。

(巩固运用知识,学生个性发展,达到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更重将来的目的。

9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三类植物特点比较

二、植物进化规律

水生陆生;简单复杂;低等高等。

三、三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意义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案 3

教案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植物,很多同学见过却并不知道是什么植物,这节课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几种绿色植物。介绍三种植物展示三种植物的图片,让学自由讨论,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活环境、形态特点…)列出比较三种植物的表格,让学生阅读书本,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学生根据老师的图片作出判断,初步了解三种植物的不同点练习利用本节课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2、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

3、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长着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这是为什么呢?

4、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为什么?

总结:这三种植物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人类再无视自然界的天然作用,很快使我们的家园受到破坏。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要求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植物,并且了解这几种植物的作用,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使同学们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很多地方现在看不到苔藓?看不到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引起学生对我们生物圈环境反思。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