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精选14篇)

发布者:馬儿部落 时间:2025-5-13 13:42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孩子们了解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饮食习俗。

2.吟诵立夏时节的古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立夏”的资料,制作PPT。

2.学生搜集有关“立夏”的来历和诗词。

3.茶叶蛋、各色线、剪刀、有关立夏饮食习俗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大家说立夏(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和意义吗?(出示课件)

来历: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意义: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中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3.四个小组分别上台交流、组长带领小组吟诵有关“立夏”的诗词,师生共同评议。

一组: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二组: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三组:立夏

作者:陆游朝代:宋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四组: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4.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传统习俗。

(1) 迎夏仪式

二十四节气教学过程——立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2) 尝新活动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鸡、腌鲜、卤虾、樱桃肉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3)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4)立夏节,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二、编织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茶叶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很开心。

三、斗蛋比赛(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班主任教学活动总结并宣布结束

同学们:快乐立夏主题教学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我们心中回荡,回味无穷。请你们用自己手中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下节课我们互相交流。

五、选出优秀习作作品做成展板。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

2、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默读课文,按要求圈划词句并完成填空。

5、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

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按要求圈划词句并完成填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示题读题质疑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三、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

1、根据拼音学习生字新词

义:锅灶(通过看图片让学生了解)

习俗:习惯和风俗

德高望重:道德高,名望重

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3、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四、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释疑

1、在多彩的季节里,立夏节到了:梅子青枇杷黄樱桃红

(有声有色)布谷鸟唱杜鹃花红

练习:照样子写:桃红____________

2、立夏节到了,一派热闹的景象:物:大米春笋韭菜茶叶蛋

人:孩子们大汉长辈

风俗:吃百家饭称人

练习:

a:照样子写:雪白的大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照样子写句子:小姑娘摘着肥大的豆荚。

(谁干什么)

——————————————

3、整篇文章流露出人们的一种欣喜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后一节(美丽)

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到了)

五、小结

六、拓展练习

1、读补充文章《腊八粥》作者:沈从文

2、在众多的传统节日里,选一个自己爱的,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七、教学反思

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能以读为本,兼顾听、说的训练。在这堂课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形式上根据学情及课文内容,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特别是重点语句的'反复朗读,有层次的朗读,大大增加了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进感情共鸣。在朗读过程中,实时进行了听、说、想的思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不足:

1、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备学生备的不充分。教学吃百家饭这段时,因为本地没有课文中描述的立夏节习俗,文本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复述是很不恰当的,我想如果把问题改为边读课文边填空,我相信多数学生会做得更好。

2、今后的课堂中还要多指导学生与学生间的评价。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3

一、教学背景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到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小朋友们将在本节课程中一起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亲身动手实践,感受立夏的趣味。

二、教学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清明的地理知识特点和下雨的原理;

(二)让儿童在斗蛋这一习俗中感受立夏的魅力;

(三)认识立夏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帮助儿童了解编蛋络或绘彩蛋的步骤,鼓励儿童自己尝试创作。

三、教学内容

(一)驱蚊小妙招

立夏到了,蚊虫季就来了,夏天这个穿短袖的季节,蚊虫带来的困扰也随之而来,那便是蚊虫的侵袭。每晚睡觉时蚊子在耳边夜夜笙歌,四处叮咬。早晨起来身上便出现了一个个红色小疙瘩,被蚊子咬了之后,叮咬部位慢慢肿起来,这是因为部分蚊虫体内本身含有毒素,毒液会导致皮肤局部发炎红肿。然后,我们会逐渐体会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瘙痒感。蚊子来势汹汹,如何才能赶跑它们呢?

小朋友们来想想怎么驱赶蚊虫吧!(与小朋友互动了解他们的驱蚊妙招)

在这里老师也给大家几个驱蚊小妙招:1.传统防蚊法:点燃晒干的橘子皮,既能驱蚊,还能驱除异味。或者燃烧烧晒干的'茶叶或艾叶,点燃后的烟味也能驱蚊。2.注意衣服颜色:蚊子比较喜欢叮咬穿深色衣服的人,特别是黑色。所以夏天尽量穿浅色衣服,而且穿浅色衣服也没那么热。3.盆栽驱蚊: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薄荷或天竺葵等,蚊子会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4.挂蚊帐:悬挂蚊帐作为物理防蚊效果最佳的方式。直接避免蚊子入侵你的领地。安全,环保且最有效。5.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在寝室内放几盒揭开的清凉油或风油精。蚊子会躲避这种刺激性气味而远离你。

要注意的是如果食用蚊香和驱蚊液这类产品,拿完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避免危害。

(二)斗蛋

我们都知道立夏要吃鸡蛋,但实际上在吃蛋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斗蛋”。“立夏蛋,满街甩”,斗蛋要用熟鸡蛋,一般是用白水带壳煮的囫囵蛋(蛋壳不能破损),经冷水浸过,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挂在脖子上。

斗蛋的方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般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一个一个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小强,被尊为“蛋王”。立夏吃蛋、斗蛋寄托着孩子夏季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如此好玩又健康的习俗,赶紧找到身旁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斗蛋,决一高下吧!

(三)立春传统

立夏有诸多习俗,如“迎夏仪式”“饯春”“尝新活动”“立夏秤人”“吃五色立夏饭”等。

1.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深层次上,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

2.饯春:在江浙一带,立夏时人们感慨春天的离去,于是备酒食享用,意为送人远去,是为“饯春”。因此,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3.尝新活动:立夏日,有些地方有“尝新”的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其中“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然后人们尝食。在上海,有着“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的习俗,在立夏当天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多地的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4.立夏秤人:立夏吃完中饭有称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5.吃五色立夏饭:在立夏当天,人们会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

(四)立夏活动

注:绘彩蛋相对简单可以让小朋友亲自动手尝试,编蛋络有一定难度可以仅作讲解,让小朋友知道编的步骤。

1.编蛋络

准备材料:五颜六色的彩线。

操作步骤:

(1)剪取一根挂绳(对折打结后能套过头,挂在脖子为宜),8根60厘米左右的网线;

(2)蛋络子的制作采用的是传统渔网制作中最简单的打结法。先将网绳挂在挂线上,在3厘米左右处打结;

(3)8根网绳全部都像这样打结;

(4)分别将临近的两股丝线打结,与上面的结相距1.5厘米左右;

(5)将第一根与最后一根打结,合拢成网兜;

(6)继续下一轮打结,都是1.5厘米左右打结,一般为5-6轮;

(7)扎辫子结尾。

2.绘彩蛋

鸡蛋壳的准备可以在鸡蛋的一头扎个细小孔眼,将蛋黄、蛋清沥出后,用针管注水清洗并晾干。接着,就可以用彩色卡片和彩笔进行创作。

准备材料:鸡蛋壳、彩色卡片、彩笔、贴纸、剪刀、胶水

操作步骤:

(1)用剪刀把彩色卡片剪成半圆形状,将它卷起来,再用胶水粘结成一个小帽子;

(2)将鸡蛋壳晾干之后,用彩笔在蛋壳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甚至是俏皮的小胡子,可以自由创作;

(3)等彩笔干透之后,在鸡蛋表面贴上贴纸,做成人偶的衣服,这样一个小彩蛋就完成啦!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4

主题名称:

寻找夏天的秘密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孩子知道关于立夏的知识;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了解夏季里的植物昆虫,发现具有夏天特点的自然密码。

活动内容: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时鸣;三候半夏生。夏至到来鹿角便开始脱落,知了鼓翼而鸣,半夏开生长,大自然的规律都与节气有关。然而在城市中看不到这些,只能去森林里寻找哦。不过呢,老师可以带小朋友们用放大镜去草丛里寻找夏天的秘密。

一、了解立夏

通过PPT课件、图片文字资料或植物角向孩子们介绍立夏节气,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和习俗;和幼儿互动讨论夏天的特点最后进行补充。

二、走进夏天

带领孩子们去操场或植物区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对比春天有什么不同;利用放大镜寻找草丛里的小昆虫,勾起幼儿观察学习自然的好奇心,同时走进夏天的怀抱。

斗蛋游戏

活动主题:立夏斗蛋趣多多

“立夏蛋,满街甩”,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而斗蛋呢,是立夏传统习俗中最受孩子喜爱的游戏,孩子们通常玩的乐此不疲,被逗得哈哈大笑。

活动过程:

一、制作与众不同的蛋

提前要求小朋友们带来煮好的白鸡蛋或鸭蛋,在课堂上进行涂鸦创作绘制彩蛋,画上萌萌的团制作一颗颗充满天马行空想象力的蛋吧~

二、斗蛋大赛

由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和过程,各位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清蛋头和蛋尾,知道“斗蛋”的时候需要头对头、尾对尾,一旦蛋碰在一起,就只能相互推挤,不能大力去敲击。

在推挤的过程中,最终一万完好无损的蛋,就是最后胜出的“蛋王”啦。

三、享用美味的蛋

除了获胜的孩子开心庆祝外,输了的孩子也不必气馁,一起薄开彩蛋的外套,享用美味的蛋吧,美味又趣味!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

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

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中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学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

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

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

二、交流预习

学习字词:篮、箩、灶、瓦

出示图片,认识箩、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

2、小结。

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

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

(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

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

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

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

句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

(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

(2)小结。

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还要——。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又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仔细得来读读文章。

二、学习课文2—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

1、自读第4小节,找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

交流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仔细)

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

3、再读第四节,找出年年吃百家饭的原因

交流出示:老一辈传下来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找到了关键的句子。)

指名读

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

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

(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准备了什么。

(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

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西都拿出来?

(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

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

(1)自读第3小节

(2)交流孩子们做了什么?(“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

(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

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

(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

板书:摘豆荚;垒锅灶

(5)借助板书提示说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交流)

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忙碌起来……

(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

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忙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来,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忙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交流)

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好的心愿。

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1、自读第5节,找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

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

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抬着,有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始。(指名读,注意读音)

(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

(2)根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大,很有名望的意思

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

出示: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的孩子唱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长成个小官人哪(长成个小娘子啊)……指名读

(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

(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

引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打着拍子唱一唱,(生跟随节奏先整体读一遍)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不好意思了,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啦,看清楚是秤男孩还是女孩,想想应该怎么唱哦?(生再读)这一次是秤女孩子了,想想该怎么唱呢?(生再读)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吃吃的笑着(做做动作)再也唱不下去了,看来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时候,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了。怎么样,你们觉得称人活动开心吗?

教师“训练评价”;学生”巩固练习”。

一、总结全文,再读课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是呀,立夏节的景色是如此美丽(指板书),各种活动又让孩子们如此快乐(词卡)每当作者回忆起小时候的立夏节就会想到那迷人的美景,还会回味起那些活动带来的快乐,重温长辈们美好的祝福,难怪他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抓住关键词再读)老师忍不住要在这里加上一个感叹号,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二、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几句话连贯地向家长介绍一种立夏节的习俗活动。

2、阅读《立夏风俗知多少》。

阅读提示:

自由读课文两遍,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并且多读几遍。

听、问、查:

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一段,一个读,一个听,读后评价。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6

活动目的:

通过和家长共同编织网袋、装饰蛋、和同伴碰蛋、剥蛋比赛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准备带三个蛋宝宝来幼儿园:

一个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创意蛋宝宝”。

第二个熟的蛋放在与家人一起编制网袋里,进行宝宝一日护蛋活动;

第三个熟的蛋宝宝是准备要与同伴碰蛋用的'(尽量挑选硬的蛋宝宝)。

教师准备:有关立夏节的知识,给幼儿的奖状和奖品表示鼓励。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创意蛋宝宝》

活动时间:

5月4日—5月6日

活动目标:

能用剪、贴、粘等多种手段,进行蛋宝宝创意活动,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活动二:

《我是蛋宝宝的妈妈(爸爸)》

活动时间:

5月6日一日活动

活动目标:

能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游戏、活动、吃饭和睡觉,并有意识地、轻轻地保护自己的蛋宝宝,不让蛋宝宝磕了、碎了,体验爸爸妈妈带宝宝的辛劳。

活动三:

《班级集体活动----在幼儿园过立夏》

活动时间:

5月6日早上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2、学会碰蛋和剥蛋的游戏,提高小肌肉的灵活性。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色丝线编织成的小网袋,装饰好的蛋宝宝。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蛋宝宝是什么蛋?被装饰成什么样子等?推选出最具有创意装饰奖的蛋宝宝。

二、碰蛋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进行淘汰制比赛,推出最最硬的蛋宝宝。

三、剥蛋比赛

每个幼儿一个蛋,看谁剥得最快。

四、品尝蛋宝宝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7

活动目标:

1.学会对所有信息进行整理。

2.用分类、筛选的方法,整理图像信息。

3.用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进行文献信息的整理。

活动重难点:

文献信息的整理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齐诵《二十四节气歌》

2.现在正值立夏节气,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立夏节气的信息,你们都搜集了那些?

3.各小组汇报。

4.根据汇报教师分别介绍图像信息、音像信息、文献信息。

二.信息整理

1.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些信息清晰地介绍给他人呢?

2.汇报交流。(先分类,在分别介绍)

3.小组合作,把小组内的信息进行分类。

4.小组汇报。总结出分类比较合理的方法。

5.其他小组按照这一方法把本组的信息再次分类。

三.图像信息整理

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了分类,下面就把你组的图像信息进行整理吧。

1.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把这些图像介绍给大家?

2.汇报交流。(分类)

3.启发:把图像进行了分类,你准备介绍哪张图片呢?为什么?

4.总结:整理图片信息的`方法(分类筛选)

四.文献信息整理

刚才用分类、筛选的方法整理了图像信息,那么怎样把文献信息进行整理,介绍给大家呢?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分类。

3.进一步整理:如果把你的全部信息一一介绍,效果不好,怎么办?小组讨论交流。

4.小组汇报(筛选)

5.小组讨论:现在老师要求把你筛选的的信息介绍给别人,你怎样做才又快又能让别人听明白?

6.小组汇报交流。(用极具简短的话把有用的信息说出来,这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就叫提炼。)

7.小组讨论整理。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来整理你筛选的文献信息吧。

8.汇报交流。哪个小组用一分钟介绍你组筛选的信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是呀,同学们用分类、筛选的方法,进行了图像信息的整理,用分类、筛选、提炼的方法,进行了文献信息的整理,这节课就叫信息整理方法指导课吧。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整理信息。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8

一、活动背景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四、活动内容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五、活动流程: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教学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1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教学重点:

1、正确地朗读课文。能说出立夏节“吃百家饭”和“秤人活动”的习俗。

教学难点:

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

2、预习: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

1、师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

2、提问:你知道哪些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习俗?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日。(出示图片)

3、师述:大家讲得很好。每年农历立夏,公历5月6日前也是一个节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4、出示课题:49、立夏节到了(读题)

5、质疑。

二、一读课文。

请在课文里找一找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

出示句子

梅子熟了,枇杷黄了,还有那红得像宝石般的樱桃已摆在竹篮里上市了,不知不觉立夏节到了。

布谷鸟在田野里鸣唱,杜鹃花开得正红,正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呀!

(1)学生字“枇杷”(出示图片)。

(2)指名读。比读。

三、二读课文。

1、指名通读课文。

(出示听的要求)

2、课文介绍了立夏节的哪些习俗?

3、分别是课文的那几节?

吃“百家饭”

吃茶叶蛋

称体重

4、学习2——4小节

(1)出示学习要求

1)、轻声读2——4小节,自学生字。

2)、用“”划出写“百家饭”习俗的句子。

3)、说说你的感觉。

(2)检查

a读生字(提示“蚕”的第一笔。)

b读词语。(出示)

c出示句子

立夏节,孩子们要吃“百家饭”,预兆着他们会长得健康、聪明,是种庄稼的好手,会给村里人造福。(读句子)

d交流感觉。

过渡:吃“百家饭”,预兆着孩子长得健康、聪明,那称体重又是怎么回事呢?

5、学习第5小节

(1)轻声读读第5节。

(2)质疑,解答。

如: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3)谁愿意来读一读。

四、再读课文。

1、师:文中有三句省略句,你能找到吗?请你读一读,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2、奖励做个游戏

春节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3、立夏节到了,一派热闹的景象,人们的心里充满了欣喜。谁能用欣喜的语气读读课题。(指名读)

4、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介绍有关立夏的小知识。(为什么吃蛋?称人的由来。)

2、在众多的传统节日里,选一个自己最爱的,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六、作业布置。

a:1、抄写字词。2、了解不同的节气。

b:1、抄写字词。2、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选一个介绍给大家听。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立夏的相关知识,知道立夏拼蛋的传统。

2.能有正确的握蛋和拼蛋的方法,体验胜利的喜悦。

材料准备:

人手两个熟蛋 拼蛋的相关视频

活动设计:

1.立夏节气知识的介绍。(课前准备)

2.观看拼蛋的相关视频,知道拼蛋的`传统习俗。

3.教师示范

①教师握蛋姿势的示范。(握蛋的姿势,方法)

②教师拼蛋示范,注意小头对小头,大头对大头拼蛋。(讲解)

③请两位幼儿上来示范拼蛋

4.幼儿操作

① 幼儿自己组队,与好朋友进行拼蛋活动。

② “蛋王”心得介绍。

5.活动结束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11

活动目的:

通过和家长共同编织网袋、装饰蛋、和同伴碰蛋、剥蛋比赛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准备带三个蛋宝宝来幼儿园:

一个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创意蛋宝宝”。

第二个熟的蛋放在与家人一起编制网袋里,进行宝宝一日护蛋活动;

第三个熟的蛋宝宝是准备要与同伴碰蛋用的(尽量挑选硬的蛋宝宝)。

教师准备:有关立夏节的知识,给幼儿的奖状和奖品表示鼓励。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意蛋宝宝》

活动时间:5月4日—5月6日

活动目标:能用剪、贴、粘等多种手段,进行蛋宝宝创意活动,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活动二:《我是蛋宝宝的妈妈(爸爸)》

活动时间:5月 6日一日活动

活动目标:能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游戏、活动、吃饭和睡觉,并有意识地、轻轻地保护自己的蛋宝宝,不让蛋宝宝磕了、碎了,体验爸爸妈妈带宝宝的辛劳。

活动三:《班级集体活动----在幼儿园过立夏》

活动时间:5月6日早上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立夏节”的认识和了解。

2、学会碰蛋和剥蛋的游戏,提高小肌肉的灵活性。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色丝线编织成的'小网袋,装饰好的蛋宝宝。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蛋宝宝是什么蛋?被装饰成什么样子等?

推选出最具有创意装饰奖的蛋宝宝。

二、碰蛋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幼儿进行淘汰制比赛,推出最最硬的蛋宝宝。

三、剥蛋比赛

每个幼儿一个蛋,看谁剥得最快。

四、品尝蛋宝宝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12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传统节气的习俗、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5月6日,启航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立夏民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独特的立夏气息。

活动流程

活动一:蛋艺创作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

活动时间:5月6日

活动目的:认识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立夏节,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这个活动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感受艺术的`气息。

活动方式:创意美术——画蛋

活动二:称体重

5月6日周一早上10:30分将由各班级老师在门卫处为孩子们称体重并做好记录。

活动三:学习诗歌《立夏》。

《立夏》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诗人左河水描写了刚刚进入夏季时,我国南方与北方及江淮地区气候与植物的不同状态,特别是大地气候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不同变化,给农作物带来的病虫害,及农民们相应进行的田间管理情况;同时还表达了此时的气候对人们的身体产生的巨大影响。

立夏节气来源于人们生活劳动中的节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从生活中挖掘内容,孩子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再把这样的习俗和文化长在自己的生命里,代代相传,这大概就是传承的力量!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13

一、活动意义: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交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对小班孩子而言走进“立夏”则需要有更多的具象操作,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夏天的到来,季节的变化,同时感受立夏的习俗才能真正的符合孩子特点。

自古以来立夏节的习俗就许多的活动。就以杭州为例据说,杭州特色的立夏饭分两种,一种是乌米饭(四个班以两个品种的立夏饭为线索开展相应活动),另一种就是豌豆糯米饭。女孩子呢这一天一定要吃豌豆糯米饭,因为豌豆荚形如眉目,立夏这天吃了,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老一辈的'人还有一种说法,立夏日吃了乌米饭,整个夏天都不会被蚊子咬。因此我们也将从两种小小的乌米饭开始迎接夏天。从材料的搜集到制作时的揉、搓、捣、蒸煮的活动都将是孩子们过程性的学习。同时我们也将以孩子喜爱的游戏:护蛋、斗蛋、称重、画扇等结合季节交替的节日节气特点,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季的到来。

二、活动目的:

1、走进初夏,进一步了解春夏两季交替,感受立夏节气、节日的特点。

2、了解立夏的来历,知道夏至一些风俗,乐于参与夏至节的活动,初步理解夏季的饮食和相关防暑工作

3、乐于参与各种综合活动,学习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对于春去夏来季节更替的感受,尝试动手制作、开口讲述做到乐在其中

三、日常教学中特色活动建构:

特色一:家园合作

夏日送清凉,各班以家庭为单位,制作夏至清凉扇,送给全园小朋友。

特色二:立夏饭系列体验

小一班、小二班:立夏乌米饭系列活动

小三班、小四班:立夏糯米饭系列活动

特色三:多彩课程

立夏节自编特色教学活动

特色四:保护蛋宝宝

画蛋后的护蛋行动

门厅布置

立夏节介绍

立夏饭系列活动(乌米&糯米)

护蛋系列活动

幼儿园立夏活动教案 1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孩子们了解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饮食习俗。

2.吟诵立夏时节的古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立夏”的资料,制作PPT。

2.学生搜集有关“立夏”的来历和诗词。

3.茶叶蛋、各色线、剪刀、有关立夏饮食习俗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大家说立夏(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和意义吗?(出示课件)

来历: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意义: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中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3.四个小组分别上台交流、组长带领小组吟诵有关“立夏”的诗词,师生共同评议。

一组: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二组: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三组:立夏

作者:陆游朝代:宋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四组: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4.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传统习俗。

(1) 迎夏仪式

二十四节气教学过程——立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2) 尝新活动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鸡、腌鲜、卤虾、樱桃肉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3)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4)立夏节,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二、编织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茶叶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很开心。

三、斗蛋比赛(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班主任教学活动总结并宣布结束

同学们:快乐立夏主题教学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我们心中回荡,回味无穷。请你们用自己手中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下节课我们互相交流

五、选出优秀习作作品做成展板。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